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三鹿“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唐骏学历“造假门”事件等各个领域诚信危机现象愈演愈烈,已演化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刘福利的文章,近日,某知名论坛就评出了2009年度网络10大炒作事件,躲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网络炒手”们也逐渐露出水面,被评的事件也大都广为人知,比如“艾滋女”事件、“贾君鹏”事件、曾轶可事件、“晕机女”事件等。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视域下的执政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金山 《新东方》2009,(3):42-4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其特殊作用正日益显现。从2007年的重庆“钉子户”事件到山西“黑砖窑”事件再到陕西“华南虎”事件,从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到“娄烦事故瞒报”事件再到年底的“天价香烟局长”事件。在这些事件中网络舆论正成为舆论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使执政党、地方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4.
1976年4月6日凌晨,中央政治局部分委员听取了关于“天安门事件”的情况汇报,会议将“天安门事件”定为“地地道道的反革命事件”。4月7日上午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诬蔑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是“反革命活动”,“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政治事件”,说“‘天安门事件’公开打出拥护邓小平的旗号,  相似文献   

5.
李冰 《中国减灾》2011,(10):38-3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几年前的“苏丹红”和“三聚氰胺”事件还未淡出人们的视线,不久前的双汇“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毒豆芽等事件相继被曝光,“五一”前又爆出重庆涪陵火锅馆染色鸭肠事件。这些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6.
白龙  李鹏 《辽宁人大》2008,(11):40-41
“人肉搜索”,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名词,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新宠”。从“网络虐猫事件”到“很黄很暴力”事件,从女白领的“死亡博客”到“赤裸特工”事件,成千上万的网民集体发起大规模的“人肉搜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对这些事件的当事人进行“调查”“审判”。结果往往是公布的个人信息令其无所遁形,有时更伴随过激性攻击言辞与行为,令这些“搜索对象”的身心遭晋恶性压力。  相似文献   

7.
王萍 《中国人大》2011,(11):15-18
2009年,在惩处“三鹿奶粉”事件的强大民意声中,食品安全法高调出台并实施,食品安全着实好了一阵子。然而继去年爆出“毒豇豆”事件后,今年“瘦肉精”、“染色馒头”事件又接踵而来。中国食品安全为何频频“按下葫芦浮起瓢”?  相似文献   

8.
事件·人物     
《创造》2009,(8):20-20
处置“6·17”事件不力石首市委书记被免职 7月25日,湖北石首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石首市委书记钟鸣、市委常委唐敦武因处置“6·17”事件不力被免职。会议决定指出,鉴于石首“6·17”事件因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演变成重大的群体性事件,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中共石首市委书记钟鸣在“6·17”事件发生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并报告情况,错过了事件处置的最佳时机,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经中共荆州市委研究,免去其中共石首市委书记职务。对“6·17”事件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唐敦武,决定免去其中共石首市委常委职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一些社会矛盾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从“瓮安事件”到“石首事件”的一年间,各地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在国内外造成很大影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问题,2008年1月30日,国务院组织召开了“全国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和指导这一事关改革开放大局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岸文 《台声》2007,(1):118-120
陈明忠先生是“二·二八事件”亲历者,他眼中的“二·二八事件”是怎样的呢?他又是如何看待“二·二八事件”呢?在台北,笔者有幸聆听了他的的回忆和见解。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停水”事件,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酿成政府诚信危机。事件暴露了政府在应对危机传播时的“保守”与不足。反思对“哈尔滨停水”事件的传播教训,政府、媒体面对此类公共危机事件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爱知世博会做到了“五个零”——死亡事件、实际恐怖事件、重大踩踏事件、恶性犯罪事件、重大的外交纠纷事件的数量都是零。这就为上海世博会树立了一个“高标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10年188起中国“门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门事件”所涉对象在“平民化”与“大众化”的同时,也向“女性化”与“年轻化”转变;所涉内容最突出的是性爱与色情问题;“他人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传播效应平均放大24万倍,越往中西部地区放大效应越大.文章通过揭示“门事件”的传播特征与规律,力图为社会及政府的引导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仪和蒋介石在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及其善后过程中,有许多电报和信函往来。本文在介绍这些电文的基础上,从陈仪对“二二八事件”的判断、蒋介石和陈仪对“二二八事件”处理的原则、陈仪在台湾驻防兵力问题方面的反思、陈仪的辞职和对继任人选的推荐、陈仪对“二二八事件”的善后以及对台湾前途的看法等方面,分析他们是如何处理“二二八事件”及其善后的,以及他们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态度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10,(5):88-92
从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事件,到令人震惊的“三鹿奶粉”事件,一段时间以来,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让人触目惊心。作为消费者,作为食品安全的直接关系者,我们在怀着忐忑心情的间隙,却迎来了“地沟油”。  相似文献   

16.
从红十字会“天价餐”事件到“郭美美事件”,再到河南“宋基会”事件……一连串慈善事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信任风暴。向来被认为是社会良心和仁义的慈善募捐事业,处在前所未有的风口浪尖上。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募捐的法律规范,使制度及时跟进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7.
钟来全 《传承》2013,(4):18-18
1942年7月9日,国民党江西中统局与广西当局在桂林共同发动了反共“七·九”事件,中共广西省工委和桂林市委遭到严重破坏,10月初,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决定将广西省工委机关由桂林转移到今天贺州市钟山县英家镇白沙井村。1943年1月继桂林“七·九”事件之后在广西再一次发生玉林“一·一三”反共事件和南宁“一·一五”反共事件。  相似文献   

18.
徐娜 《中国减灾》2011,(9):32-33
近日,我国接连发生了多起涉及政府或企业组织的公共危机事件,包括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7·23”动车追尾事故、味千拉面“骨汤门”事件等,这些都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和网络热议。危机事件发生后,牵涉其中的部门以不同的方式向公众做出了解释和回应,效果也各不相同,体现了危机事件后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9,(3):62-63
互联网上总是热点不断,这边“华南虎”事件在此起彼伏的呼声中总算尘埃落定,那边“天价烟”、“躲猫猫”等事件又迅速升温,成为网民们竞相追逐激辩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杨俊红 《半月谈》2005,(8):59-59
最近一份财经类杂志刊登了《亨氏“苏丹红事件”与新闻公关渡危机》的文章。文章透露了在“苏丹红事件”中。亨氏公司如何渡过“危机”的一些内幕。这篇文章“兴高采烈”地说。“在这起危机事件中。亨氏玩了一招金蝉脱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