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3,(21):24-25
2013年以来,天津市民政局救灾处按照局党组构筑民政三大板块和8个体系的总体部署以及"三创、三求"的工作要求,在提高应急水平、强化基层能力上下功夫,着力破解薄弱环节,推动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天津市救灾工作加快发展、争创全国前列奠定基础。取得的成绩一、有序推动基础性政策创制。防灾减灾救灾体系骨架和核心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均进展顺利。《天津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经天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已正式出台;《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暨三年实施方案》完成征求意见工作;《天津  相似文献   

2.
周萍 《中国减灾》2013,(11):18-23
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关心支持下,在天津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科学防灾减灾理念,理清新时期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思路,完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并在政策创制、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冬春救助、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灾害信息员培训、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方面成效显著.近日,本刊记者就天津市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专访了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长金海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防备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减灾救灾能力逐步加强.但是,在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应对过程中,减灾救灾政策的执行实施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和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研究,并结合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对理顺防灾减灾工作体制、促进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必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周萍 《中国减灾》2013,(21):20-23
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关心支持下,在天津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科学防灾减灾理念,理清新时期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思路,完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并在政策创制、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冬春救助、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灾害信息员培训、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方面成效显著。近日,本刊记者就天津市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专访了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长金海龙。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十二五"期间天津市自然灾害发生的总体情况。金海龙:"十二五"期间,天津市自然灾害总体趋缓,2012年突现极值。无论是发生的频率,还是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近年来天津市的自然灾害都呈现稳中有降趋势,但2012年,天津市连续遭受特大暴雨灾害的袭击,不论从致灾因子(如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和频次,还是影响的范围、造成的损失,均为近年来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多年来,我国的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国家的综合减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一、建立了国家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国家减灾委员会是国务院领导下的部际协调机构,  相似文献   

6.
徐娜 《中国减灾》2012,(5):10-14
2012年2月14日,全国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民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罗平飞出席会议并就2011年减灾救灾工作取得的成绩,努力做好2012年的减灾救灾工作,以及着力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减灾救灾工作科学发展三方面内容作了重要讲话。福建省副省长陈荣凯到会并致辞。  相似文献   

7.
王潇烨 《中国减灾》2013,(12):30-34
近年来,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民政救灾部门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履行职责,开拓进取,使海南省的救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自然灾害紧急救援机制基本建立,救灾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得到全面提高,救灾工作的动员机制初步形成,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海南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近日,本刊记者就海南省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等方面的问题专访了海南省民政厅副厅长苏远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省安丘市民政局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重点,着力从健全救灾体系、加强设施建设、开展减灾宣传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水平,不断开创安丘民政救灾工作新局面。加强减灾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救助能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安丘市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灾害预警、灾情会商、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安丘市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精心编制市镇村三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救灾网络体系。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在县级,抽  相似文献   

9.
徐娜 《中国减灾》2012,(15):27-30
湖北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全省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75%,自然灾害作为湖北省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近日,本刊记者就湖北省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等问题专访了湖北省民政厅厅长、省减灾委副主任谢松保。  相似文献   

10.
乌格 《中国减灾》2011,(5):46-47
中国和日本距离不远,都属于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都在防灾减灾方面有着自己的体系。日本的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3月11日的9级地震,更充分显示了日本的防灾减灾能力。而中国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之后,对防灾减灾工作也有了更好的认识。那么,中国和日本在防灾减灾方面有何差异呢?记者从防灾、救灾和意识三方面进行了对比,且看这场有关防灾减灾的PK战。  相似文献   

11.
李慧莹 《中国减灾》2013,(12):35-36
海南省始终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亟需建立健全减灾救灾法制体系,把抓好减灾救灾工作作为保障民生的“防火墙”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平衡器”,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安全阀”,切实狠抓应急救助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社会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为推进海南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2.
以防为主抢防并重1998年以来,全军部队始终把减灾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军地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筑起了一道减灾救灾的钢铁长城。积极参加防灾救灾工作。近年来,为防范全国各地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军队减灾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抢并重”的方针,先后投入50余万人次和10余万台车,参加了全国各地的水利、防火、防震、防台等减灾工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军各部队参加各类抢险救灾行动约1.1万次,累计动用兵力202万人次,投入民兵、预备役部队3659万人次,抢救和转移群众631万人,抢运各类物资上千万吨。为维护国家社会稳定,保护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山东省安丘市民政局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重点,着力从健全救灾体系、加强设施建设、开展减灾宣传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水平,不断开创安丘民政救灾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2013年年底以来甘肃省减灾委办公室组织省减灾委专家和主要涉灾部门历时4个月,深入7个市、35个县(部门),开展了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调研。调研组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新要求,在综合分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深入剖析存在的9个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高甘肃省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多灾地区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是一个多灾易灾省份,近年来救灾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国家出台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着力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为了加强陕西省防灾减灾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居民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陕西省于2007年对全省农村居民危房进行了普查,并在全省实施农民安居工程。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高屋建瓴地为全国减灾救灾工作明确了原则和目标。各地应以此为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同时必须和本地的实情相结合,才能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最终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7.
徐娜 《中国减灾》2014,(9):36-41
正3月7日,江西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景德镇乐平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减灾救灾工作视频会议和江西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部署2014年工作任务,全面深化改革、真情服务群众,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上推动减灾救灾工作科学管理。会后,本刊记者就江西省减灾救灾相关工作专访了江西省民政厅副厅长刘立松。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吉林省通化市抓备灾、减灾和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加强救灾减灾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北京市将救灾减灾工作作为建立"民生政府"、发展民生事业的重要内容,逐步形成了以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为核心、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统筹协调发展的良性运作机制,特别是在社区减灾工作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2,(5):17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创新务实,开拓进取,以深入实施民政基础建设、民政项目建设、民政信息建设、民政法制建设、民政规范管理建设等"五个民政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狠抓基层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和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实现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