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察己今 《政协天地》2008,(12):61-61
据新京报10月18日载,国家审计署法制司副司长彭华彰16日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演讲时透露,2006年至今年8月,审计机关共审计近31万个单位,查出违规问题金额7739亿元。他表示,审计整改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少数被审计单位主观上不够配合,整改不彻底,造成一方面被审单位屡审屡犯,一方面审计部门又屡犯屡审。一些地方的党委、人大、政府对审计整改工  相似文献   

2.
正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综合性经济监督部门,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通过审计,确保单位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但在每年审计中仍会出现一些类型相似的问题,也就是说虽然年年审计的单位不同、相关单位年年也在不断整改、但仍会有不同单位出相似的问题,即本文的"屡审屡犯"问题。一、"屡审屡犯"问题类型"屡审屡犯"问题主要表现在收入、支出、资金、  相似文献   

3.
遏制屡审屡犯现象,不仅仅是审计机关一个部门的责任,更不是一件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事情前不久刘家义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舆论在对审计工作报告进行多角度解读、给予赞赏和肯定评价的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和地方能够重视审计反映的问题,加强纠错和整改,避免屡审屡犯。社会各界对于审计工作报告的强烈反响,说明审计工作契合公众呼声和期待,说明社会更加民主进步,公众参与意识增强,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愿望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4.
任伯年 《中国人大》2010,(24):46-46
一直以来,甘肃省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相关报告作出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因没有一定的跟踪措施作保障,往往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多年来审计报告跟踪监督机制不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不力且屡审屡犯的问题,将2007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审议,加大跟踪监督,加强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5.
《创造》2017,(7)
正"这次审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可以说是每年'屡审屡犯'的'顽症'。所以我们不光要对这些问题坚决整改,更要认真研究,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李克强总理在7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当天会议部署整改审计查出的预算执行等问题,推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此前,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已向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5,(6):36-37
审计署9月28日公布了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32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这次审计发现,四大问题屡审屡犯。  相似文献   

7.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6,(1):9-9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监督,目的就是要纠正这些年来长期存在的年年审、年年犯、屡审屡犯的顽症,主要目的是三项:一是追回违规违法资金,二是查处违规违法人员,三是健全长效机制。现在对比这三项工作,是不是可以这样评价,追回违规违法资金比查处违规违法人员做得好,查处违规违法人员比健全长效机制做得好。希望在明年的审计...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2016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满意44票,基本满意6票,不满意0票,弃权0票,无效0票,应到满意率86.21%,按实到满意率100%,测评结果为满意。"2017年11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着力解决"屡审屡犯"顽疾。这仅是本届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监督方式的有益尝试之一。回眸过去的五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创新、务实成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提升  相似文献   

9.
《公民导刊》2007,(11):26-26
审计是政府对其组成部门及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查的一种经济监督方式。针对“审计风暴”频频刮起之后出现的“屡审屡犯”、“犯而不纠”的现实,“纳税人”将目光转向人大。“让审计部门隶属于人大”的呼声此起彼伏。然而,目前在各级人大常委会都已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再去设立审计机关不合适。那么。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才能解决中国“审计风暴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6,(5):76-76
9月11日.审计署发布的2006年第5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的审计结果。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违规投资、虚报多领预算等问题依然严重,也是近年来屡审屡犯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审计是政府对其组成部门及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查的一种经济监督方式。针对"审计风暴"频频刮起之后出现的"屡审屡犯"、"犯而不纠"的现实。"纳税人"将目光转向人大,"让审计部门隶属于人大"的呼声此起彼伏。然而,目前在各级人大常委会都已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再去设立审计机关不合适。那么,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才能解决中国"审计风暴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200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要求对审计工作报告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整改,市政府将于今年11月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整改情况报告。为此,现就做好有关整改工作通知如下:一、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200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对照附件所列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予以整改。对未汇入审计工作报告的问题,按市审计局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执行。请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抓紧进行整改工作,于9月15日前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市政府,同时抄送市审计局。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3.
正"屡审屡犯"是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顽疾。翻开历年审计工作报告,骗取、套取、挤占挪用、截留滞拨专项资金,超标准支出会议费、培训费,结余结转资金过大且部分未纳入年初预算,项目实施进度缓慢,政府采购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部门的二级预算单位成为了产生问题的重灾区,问题多而全,年年审、年年有,禁而不止、整而不绝。  相似文献   

14.
牟新生 《中国人大》2012,(13):36-36
我认为,现在党和国家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关键性问题有两个:一是人管不住,二是钱管不住。很多问题是屡审屡犯,不管哪个部门在现行的制度下都可以审出问题,甚至问题会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审计报告透露,审计发现违规问题金额1.4亿元,占审计金额的0.27%;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24.46亿元,占审计金额的4.66%。委员们认为,有些老问题存在上升趋势,年年在揭示、年年说整改、年年有屡犯,要克服“老毛病”需要做到三个落到实处,一是责任主体要落到实处:二是监督机制要落到实处;三是责任追究要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日前,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审计厅和15个厅局关于201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的整改报告。这一始于2011年审计和被审计部门"一把手"同步报告整改情况的模式,在2013年11月写入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此举在全国具有开创性意义,呼应了延续多年的审计报告、整改结果公开、整改报告前后三次"上会",表达了湖南省人大常委会跟踪监督、看好人民"钱袋子"的韧劲。  相似文献   

17.
王萍 《中国人大》2013,(13):33-33
每年一次的审计报告,就好比给国家经济运行做了个体检。审计不仅要诊断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探讨应对之策、采取解决之道,提出国家经济运行自我完善和健体强身的建议并落实整改,让国家的每一分钱都能花在刀刃上。近年来,每年一次的审计工作报告,都会带给人们足够震撼,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细读报告不难发现,今年的审计报告延续了近年来注重全过程跟踪审  相似文献   

18.
沈计 《浙江人大》2012,(10):28-29
审计报告针对历年"屡审屡犯"的问题,提出树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理念,防止用行政权力干预土地市场,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的问责力度等建议。9月25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省审计厅厅长陈荣高受省政府委托,报告2011年度浙江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全省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一年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单位4019个,查出违规金额100.15亿元,损失浪费金额12.78亿元,应上缴财政金额21.51亿元,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3.54亿元,核减政府性基本建设投资33.79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和事项58件,涉及人员62人,已追究刑事责任、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5人。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査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请审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査出问题的整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跟踪推进,以有力有效的审计整改促进完善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要求对照查出的问题逐项整改,并完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20.
政府治理体系中包含着不可缺少的政府审计,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根据"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的要求,政府审计必须向政府治理发力,政府治理的重点是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政府审计也就始终要跟进政府治理的这些重点领域。政府治理决定政府审计,政府审计服务政府治理。这种"决定"与"服务"的关系说明政府审计与政府治理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