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目前学术界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已有研究及其成果: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及意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实现方法及策略等;分析了既有研究的不足:缺乏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和就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展望了今后研究走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借鉴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系统地从引导意识、事前引导、引导工作管理、引导保障等方面发现制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实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极容易变成网络舆情,对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增强新形势下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探明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包括生成、爆发、稳定、终结四个阶段。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都处于动态变化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频发之势,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规制。对于我国而言,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倡导网民道德自律,注重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研发和升级等等,才能有效提升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政府应及时对其进行控制、治理。当前相关网络法律不完善,对网络舆情缺乏有效监控评估,导致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难以根治和管控。为破解困境,政府需尽快推动网络专项立法进程,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多元化网络舆情快速干预机制,彻底整治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时有发生,需要制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总体预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和快速响应机制、网评引导机制及问责机制,有效预防及化解突发事件网络危机。  相似文献   

6.
基于尖点突变的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谌楠  王恒山  武澎 《电子政务》2012,(12):70-75
简述了基于尖点突变的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状态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突变理论的概念及其特性;将尖点突变理论引入到舆情传播模型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舆情指数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突变模型多准则评价方法对三类非常规突发事件进行了实例分析,实例表明,不同类型非常规突发事件的舆情指数不同,采用突变理论可以较好地描述非常规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状态的变化,突变理论方法适用于网络舆情指数评价。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脉络、作用主体和特点,并以方舟子遇袭事件为典型案例,描述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随着事件出现、衍生、审判、终结而孕育、喷涌、转向与衰减的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过程;剖析了当事人、网民、媒体、警察与司法机关、利益或声誉相关者等多方主体在舆情演变中的作用;并揭示和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重要特点:新媒体引领、当事人作为、媒体聚焦与同化报道、舆情指向变换等。  相似文献   

8.
诸多突发事件在网络的参与下演变成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的“草根性”使得每个普通网民能够参与到各项社会议题中,从而形成网络舆情。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通过作用于非常规突发事件所涉及到的媒体、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网民和事件主人公五大主体,来实现对整个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探测流程和方法,及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开展有效引导和管控,已成为公安部门值得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解析其产生原因和社会影响,提出了具有程式化和可操作性的探测模式,并从多视角阐述了管控对策,使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0.
国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实践起步较早,形成了三种主要模式,即致力于彰显个人自由核心价值的自律导控模式、力求个体自律与国家调控相协调的均衡导控模式和凸显政府强制介入作用的东亚导控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模式,需要树立正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理念,立足中国具体国情,不断推进导控的法制化进展,并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和道德引导的辅助导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陆锦冲  陈婷 《人民论坛》2012,(36):62-63
近年来,高职院校突发事件频发,给维护教学秩序、构建和谐校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校园安全管理上讲,可以从教职工、学生群体、学校环境、校园管理制度四方面分析;而在突发事件背后,网络舆情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应从管理团队、学生思想教育等各方面强化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使得网络舆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种网络舆情事件层出不穷,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产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当前应在剖析突发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热点原因的基础上,直面政府及其官员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上的诸多困境,着力探寻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事件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由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演变可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走势预估、应对突发舆情事件、完善舆情应对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推进互联网立法工作,发挥权威媒体和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网络发达、信息传输迅速的当代社会,突发事件可谓"和平年代的战争"。处置突发事件的相关政府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同时,往往还要注意应对"战争"中的舆情。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作为一种公共关系,其阶段划分为预见规避期、危险控制期、紧急应对期、  相似文献   

15.
谈突发事件中公安机关对网络舆情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给政府的社会控制提供新手段的同时,网络舆论也给现有的社会管理和信息控制模式带来了挑战。在各种突发事件爆发时,如何对网络舆情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一个崭新课题。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容易失控的原因,并结合公安工作和网络媒体的特点,针对公安机关在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51.张文祥:舆情记忆不只有七天经验地看,似乎网络舆情"七天传播定律"是存在的,但现实中影响舆情热度和持续时间的因素又是多元的,因此,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定律。网络环境、政府对突发事件的态度、媒体行为、网民自身因素等,都会影响舆情的周期演进和热度持续时间。"七天传播定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生命周期较短的现状,是一种经验性的观察结论,而非有学理支撑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黄洪 《公安教育》2010,(8):8-13
<正>互联网是现实社会的晴雨表,是现实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放大器。网上舆情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网络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能力和水平,既是公安机关在信息网络领域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又是一个不容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和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复杂化,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群众关注的热点、各种政治观点和社会思潮、社会上的突发事件等,一经网络传播,立即就会引起网民关注,形成网络舆情热点。面对突发事件,各级公权力机关如何及时收集网络舆情热点,研究其形成和发展规律?如何迅速了解和把握网络这种新型信息载体的脉搏,及时回应公众的疑问?如何依法依规向民众提供最新、最快、最全的真实信息,引导舆论,掌握主动,消除谣言和误解,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19.
黄洪 《公安研究》2010,(4):51-55
加强网上舆情引导,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处置网络突发事件的关键。公安机关务必增强舆论先行理念,切实做到突发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同步推进;务必增强先声夺人理念,主动快速抢占话语权;务必增强参谋预警理念,积极开展舆情研判;务必增强治本理念,切实抓好源头治理;务必增强大局理念,真正形成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20.
黄燕 《中国减灾》2014,(11):22-23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网络发达、信息传输迅速的当代社会,突发事件可谓“和平年代的战争”.处置突发事件的相关政府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同时,往往还要注意应对“战争”中的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