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政府应及时对其进行控制、治理。当前相关网络法律不完善,对网络舆情缺乏有效监控评估,导致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难以根治和管控。为破解困境,政府需尽快推动网络专项立法进程,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多元化网络舆情快速干预机制,彻底整治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目前学术界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已有研究及其成果: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及意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实现方法及策略等;分析了既有研究的不足:缺乏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和就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展望了今后研究走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借鉴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系统地从引导意识、事前引导、引导工作管理、引导保障等方面发现制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青 《岭南学刊》2014,(5):113-116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可以为潜伏、生成、高峰和回落四个阶段,提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置水平和健全预防机制,应从建立法律规范、完善管理机制、善用预前处理和加强媒体自律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陆锦冲  陈婷 《人民论坛》2012,(36):62-63
近年来,高职院校突发事件频发,给维护教学秩序、构建和谐校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校园安全管理上讲,可以从教职工、学生群体、学校环境、校园管理制度四方面分析;而在突发事件背后,网络舆情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应从管理团队、学生思想教育等各方面强化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实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极容易变成网络舆情,对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增强新形势下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探明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包括生成、爆发、稳定、终结四个阶段。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都处于动态变化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频发之势,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规制。对于我国而言,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倡导网民道德自律,注重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研发和升级等等,才能有效提升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由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演变可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走势预估、应对突发舆情事件、完善舆情应对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推进互联网立法工作,发挥权威媒体和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8.
基于尖点突变的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谌楠  王恒山  武澎 《电子政务》2012,(12):70-75
简述了基于尖点突变的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状态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突变理论的概念及其特性;将尖点突变理论引入到舆情传播模型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舆情指数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突变模型多准则评价方法对三类非常规突发事件进行了实例分析,实例表明,不同类型非常规突发事件的舆情指数不同,采用突变理论可以较好地描述非常规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状态的变化,突变理论方法适用于网络舆情指数评价。  相似文献   

9.
国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实践起步较早,形成了三种主要模式,即致力于彰显个人自由核心价值的自律导控模式、力求个体自律与国家调控相协调的均衡导控模式和凸显政府强制介入作用的东亚导控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模式,需要树立正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理念,立足中国具体国情,不断推进导控的法制化进展,并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和道德引导的辅助导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实践中,面对舆论压力,涉事城管单位在舆情响应及引导处置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观念、方法、机制与互联网络、移动通讯高速发展的"自媒体"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构建并完善城管执法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探测流程和方法,及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开展有效引导和管控,已成为公安部门值得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解析其产生原因和社会影响,提出了具有程式化和可操作性的探测模式,并从多视角阐述了管控对策,使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2.
诸多突发事件在网络的参与下演变成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的“草根性”使得每个普通网民能够参与到各项社会议题中,从而形成网络舆情。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通过作用于非常规突发事件所涉及到的媒体、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网民和事件主人公五大主体,来实现对整个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脉络、作用主体和特点,并以方舟子遇袭事件为典型案例,描述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随着事件出现、衍生、审判、终结而孕育、喷涌、转向与衰减的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过程;剖析了当事人、网民、媒体、警察与司法机关、利益或声誉相关者等多方主体在舆情演变中的作用;并揭示和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重要特点:新媒体引领、当事人作为、媒体聚焦与同化报道、舆情指向变换等。  相似文献   

14.
林竹 《前沿》2007,(6):164-167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近些年出现较多的社会现象。舆情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反映舆情的窗口,它反映了群众的情绪,集中表达了群众的社会政治判断,表现了民众主体与国家管理者客体的利益矛盾,具有深刻的舆情内涵。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反映出表达机制不完善,社会安全阀机制失灵,监督和参与机制不健全,市场经济管理与政府公共管理之间存在真空的舆情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使得网络舆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种网络舆情事件层出不穷,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产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当前应在剖析突发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热点原因的基础上,直面政府及其官员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上的诸多困境,着力探寻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事件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辽宁省网络舆情现状的剖析,深入探索辽宁省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及应对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为进一步研究辽宁省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及应对机制建设提供真实全面的素材。  相似文献   

17.
舆情视角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各地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体现了党中央对舆情研究的重视。以舆情为视角,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应急和预防机制进行研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意义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东方》2017,(2)
伴随微媒体在高校应用的全面普及,微媒体舆情的管理和调控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微媒体舆情引导方面还显得相对滞后。特别在自媒体时代,这种矛盾集中以各种突发事件爆发出来。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微媒体舆情引导,一方面要注重对突发事件中舆情引导的应急机制,另一方面则需要关注舆情引导的日常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孙随根 《传承》2011,(18):50-52
我国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存在着管理主体多元、机制不健全、理念滞后、队伍素质低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设立专门的网络宣传与网络舆论的管理引导机构,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上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机制等,形成网络舆论引导的合力。要健全网络舆论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法制教育和网络舆论引导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治理,事关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和国家安全体系的完善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当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呈现出新特征:舆情信息供给稳定,官方发布和移动端成为舆情走势主推力量与渠道;舆情演化模型与事件发展阶段、事物认识过程一致,舆情热点在多元主体之间互动以及网络与现实交互下有所分散;社会整体关注之余凸显“不对称”特征,以往同类事件被再度热议。相应的舆情治理要略包括:官方发布积极引导,正确处置化解危机;媒体报道保量增质,新媒体运用加强规制;秉持协同治理理念,掌握重点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