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的特殊时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对改革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提出了总体要求,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制度安排,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确保最困难的群体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地脱贫,是各级民政部门服务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大局、推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救助是基本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推进社会救助法治化进程,是保障和维护困难群众基本权利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的关键阶段,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设计,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未来5年我国发展的方向。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  相似文献   

5.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是民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获得感导向,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一、坚持目标导向,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效应。一要加强工作统筹。为消除政策盲区和死角,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以制度运行有效衔接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确保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提升和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当前,我国实施残疾人社会救助在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农村残疾人扶贫等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可从完善社会救助相关立法、规范社会救助的相关制度、整合救助相关资源、优化社会救助相关机制、积极推进扶贫开发事业、加大对特困残疾人的扶助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救助网络这六个方面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我国脱贫攻坚进入了更深层次和更为复杂与艰难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任务和形势十分严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救助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底线公平、促进可持续生计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反贫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兜底性保障作用。根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城镇低保对象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5,(6)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立足各地实际践行好群众路线,尤其是要抓好践行群众路线的着力点,巩固与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广西作为沿海、沿江、沿边的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抓好践行群众路线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好地发挥了兜底性民生保障作用,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托底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条件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救助制度面临防止返贫和解决相对贫困任务叠加、人口老龄化、走共同富裕道路、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等带来的挑战。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合理的覆盖面,构建全面的救助体系,达到恰当的救助水平,形成精准的救助效果等。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整体效能取得新突破,较好的发挥了“稳定器”、“安全阀”的作用。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为例,经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完善,社会救助实现了由城区居民为主到城乡救助并举,由原来的社会临救到基本生活的全面保障,由政府单一救助到社会力量整体联动的救助,由单项制度向制度体系方向发展的转变,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仍需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三农"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依然是"三农"问题。进入新时代,要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要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正"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全面的救助保护,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结构性组成部分。2016年,反家庭暴力立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等法规政策先后出台,未成年人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的全面保障。在一个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快速发展变化的历史时期,要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原本依托各级民政部门开展的"补缺型"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全面的未成年人保护迈进,就必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7,(5)
<正>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更要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通往全面小康的路上,如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织好民生保障的托底"安全网",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社会救助正是这样一张"安全网"。作为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促公平的一项基础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法治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利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中国建设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价值实现方式、重要制度保障、治理最佳路径和强大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5)
2016年恰逢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我国的发展处在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民族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难点,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的团结稳定。政府应加强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引导,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以确保整个国家的安定。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不仅要完成推翻"三座大山"的人民民主革命,创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而且要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仅要开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独立自主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正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脱贫攻坚最后一役的嘹亮号角。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及蔓延,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面临严峻挑战。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担负着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是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最后防线。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政治保障和引领,统一意志、全力以赴、应"兜"尽"兜",确保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兜底保障不  相似文献   

19.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了的实际。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新特点,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点工程。党的十九大做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并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强调"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要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