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交往话洛阳张书田洛阳,对日本的专家学者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众所周知,京都在日本史上曾经沿用过“洛阳”的名字,有千年古都之称。今天的日本人仍习惯把京都叫“京洛”,进京都谓之上洛,离京都谓之下洛。标方位仍是洛东、洛南、洛西、洛北、洛中。以“洛...  相似文献   

2.
中日邦交正常化30年来,特别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日两国的经贸交往逐步扩大。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对华投资迅速增加,出现了贸易与投资互相促进的局面。2002年,日中双边贸易额达到1115.37亿美元,其中日本从中国进口额高达616.70亿美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3.
徐焰 《同舟共进》2012,(10):3-6
“两千年交往”、“半世纪仇怨”,这两句话曾是中国人与“一衣带水”的东瀛邻国关系的概括。处理同日本的关系,在中国对外政策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国人——特别是不大熟悉复杂国际关系的人——看待中日关系,容易出现情绪化倾向,而现代化社会对思维的要求恰恰是理性化。在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下,如何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处理好对日关系,真是需要大手笔、大智慧。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6,(6):37-37
10月8日-9日.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这是安倍担任首相后的首次出国访问,也是5年来日本首相对中国的首次访问。 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顽固坚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13亿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导致两国领导人交往的中断。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07,(1):50-50
据《环球时报》报道,日本内阁府2006年12月9日发表的“外交舆论调查”显示,认为日中关系“良好”或“基本良好”的比率达21.7%;对中国有亲近感的占34.3%,较前上升1.9%。日本媒体在其报道中纷纷惊叹这是“时隔4年日本国民对华好感首次出现上升势头”。《日本时报》10日的报道直接将这个结果与首相安倍联系起来,称“民众对中国的情感有了一些好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首相安倍10月的北京之行”。两国专家认为,这无疑是两国关系向“良好”转化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据文献记载,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据《史记》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曾穿过木屐,因而有了“足下”一词。此外,1989年在宁波市慈城湖原始社会遗址中出土的文物里人们也曾发现了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木屐。然而在今天的世界里,穿木屐最多的当属日本人。在日本传统的节日里,在婚庆、祭典等仪式中,日本人穿着传统的和服,而木屐在整套的和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看惯了日本人穿木屐,多数人会以为这是日本人的传统服饰,然而循着木屐之声,回到久远的过去,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日本服饰中的木屐是在唐朝时由日本来中国的留学生带…  相似文献   

7.
借用一个日本间谍的话:看一个民族要“洞其心腹”。甲午战后50年,中国受日本之累,其原因要追溯千年以上的历史。然而,当下中国是否认真总结过中日两千年交往史的真相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之败,实为意识之败,而非力量之败。  相似文献   

8.
一位朋友问我:日本有没有像“3·15”这样的日子?我自认到日本的时间较长,比较了解日本,便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说:“没有!”结果我错了,一查资料,像中国“3·15”这样的日子,日本是确定在5月30日的。这一天,被称为“消费者之日”。但我要说,日本每年的这一天并没有像中国的“3·15”那样搞得声势浩大,没有各种媒体的集中曝光,也没有那种企业面临此日时的危机感,而是平稳和谐,与往日依然。从这种静谧之中,可以感受日本消费者已经不必为权益去大声疾呼了。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警察”一词,不仅文字完全相同,而且词义也没有差别。《说文解字》中对“警”字的注释是“戒也,从言从敬,敬亦声”,意为戒之以言,谓之警,即是有言在先,不得违戒。“察”的注释是“覆也,从一祭”,意为祭天求示,得神意而明白,反复详审谓之察。察之为明。有些中日语言学者认为,“警察”一词来自日语,如中日关系史、中国近代语言文学和日本语言学专家、日本文学博士实藤惠秀在其著作《中国人留学日本史》(日本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3年8月第一版)第七章《现代汉语与日…  相似文献   

10.
素以实行强硬国策著称的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在19世纪下半叶.对于中国搞“洋务运动”与日本搞“明治维新”竞相发起向西方学习的现代化运动,进行分析和评论,直言不讳地断言:“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因为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的.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但是.当时很多欧洲人看好的却是中国而非日本。在中日甲午海战前,英国老牌《泰晤士报》认为:“日本敢和世界第七强舰队.清朝的北洋水师开战,几近于疯子。”欧洲还有人判断:日本海军如具备起码常识的话,决不敢与中国海军开战一然而.可悲的事实不幸为“铁血宰相”所言中,“天朝大国”的北洋水师根本不堪一击.被打得落花流水.全军覆没,清廷还赔上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给日本。  相似文献   

11.
“十年后在亚洲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是哪国?”回答“是中国”的日本人有47%、韩国人有53%、中国人有73%。这是日本朝日新闻社和韩国东亚日报社最近对中、日、韩、美四国进行舆论调查得出的一个结果。 这项调查分别在日、美、韩全国范围和中国的北京市实施,主要探寻四  相似文献   

12.
《人大建设》2010,(4):54-55
《世界新闻报》3月9日刊发蒋丰的文章说。1955年-1975年,日本平均每年有72.5万“农民工”进入城市,转入非农产业部门工作。与中国今天的情形类似的是,日本当初的“农民工”也面临着从工资到保险与城市工待遇不平等的问题。日本用20年时间完成了“农民工”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知识纵横     
知识纵横中国古代发明中的世界之足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热气流推动机械旋转的装置,是中国的走马灯,在北宋时期就有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早在3000多年前即被中日祖先“阳陵”首次实践过。世界上第一个记载滚珠轴承的人,是中国元什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世界上最早的测...  相似文献   

14.
杨鹏 《求索》2013,(6):60-63
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主义”主体意识的上升,在“文明开化”思潮的影响下,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实现了近代化的学术转向。不少日本学者对中国历史进行了认真系统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支那史、东洋史教科书及作品,许多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中日学术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然而,随着日本“大陆政策”的实施,愈来愈多的研究家抱有日本国体神圣论、民族优胜论而轻蔑中国。在日本东洋史、支那史学者及一些反动的日本文人论著里.充斥着大量的侵华史论,并且一个特殊课题——“满洲学”也由此发达。这些研究成果大多背离了历史科学的客观主义原则,有的甚至任意捏造和曲解有关历史.遭到历史的唾弃。  相似文献   

15.
王卫红 《春秋》2009,(3):27-30
日本著名作家高弘木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了日本和中国真正的和平而作出贡献的人,就以历史上曾有记载的为限,为数是不少的吧。但到近代,在不幸的中日关系状态中,献身于两国的亲善而尽力的人就减少了。何况,反抗‘祖国’日本,为日中人民真正友好而进行活动,把自己的骨头埋在中国的日本女性,除长川谷照子外,  相似文献   

16.
中日文化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中国各类史书中 ,都记载着一些从日本远度重洋 ,“冒万里而至者” ,其中不乏来华学习者。他们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为中日文化交往所起的重要作用 ,将对跨国、跨民族文化教育交流研究 ,对今后开展国际合作留下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安华 《台声》1998,(11)
日本颇有影响的政论性杂志《文艺春秋》月刊10月号刊登了对台湾当局领导人的专访稿《日本!请勿接受江泽民“三不政策”》。该文恣意评点中日、日台、中美、美台关系和两岸关系,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应。笔者阅后,甚感荒唐,兹择其要者,简析一二。其一,抹杀历史,丑化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谴责。当采访者故意提到“中共始终要求日本为过去的种种向中国人民谢罪”时,这位台湾当局领导人不但将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仅称为“大东亚战争”,而且劝告日本“很多人土”不要为此“一直”进行“自我批判”;甚至“笑”谈中国大陆之所以“…  相似文献   

18.
中日文化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各类史书中,都记载着一些从日本适度重洋,“冒万里而至者”,其中不乏来华学习者。他们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为中日文化交往所起的重要作用,将对跨国、跨民族文化教育交流研究,对今后开展国际合作留下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举行开国大典时,到底有哪些人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很多文章和回忆录里面或者没有记载,或者记载不确切。有63人、200余人、600余人、1000余人之说。到底哪个数字符合实际呢7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那么,举行开国大典时,  相似文献   

20.
中塚明教授是日本颇有影响的学者、历史学家,曾三次当选为日本学术会议会员。我与中塚明教授的交往已有10余年,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我对他的学术生涯也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学术生涯与丰硕成果 中塚明教授从事历史学研究已有50多年了。自1953年大学毕业至2003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他主要研究了日本自明治以来,对韩国、朝鲜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