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的神秘性,不仅仅在于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它的魅力我不说你也知道.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此话已够酷的了,但一个很另类的女孩说出的话更具杀伤力: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母狗.所以,在网上她叫络腮胡子.  相似文献   

2.
<正>开设网上"社情民意直通车",向全市群众征集社情民意线索,6次对政协常委会议协商进行网络直播,开设"参政议政堂"网络访谈互动节目8场,邀请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与网民面对面交流互动……南京市政协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传统工作方法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网上搜集、网上审批、网上报送和网上展示等优势,提高了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网络互动中收集社情民意南京市政协成立了18人组成的信息员队伍,与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既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流的载体,也成为了网民情绪宣泄的主渠道,消极情绪在网上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如果不加以疏导,化解矛盾,易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某国有特大型企业网络论坛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对加强信息网络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进行探讨。一、网络消极情绪的危害网络的匿名性成就了自由宣泄。但如果任由这些情绪肆意泛滥,将会对企业稳定和改革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一是加大不稳定因素。网络信息的公开化和快速化为网络消极情绪的扩散提供了条件。企业某些改革措施出台前,员工总会…  相似文献   

4.
田野 《求索》2013,(5):247-249,18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围观作为现实围观在网络上的延伸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其特殊形式而具有围观主体隐蔽、多元特性,围观形式开放特征,以及围观行为互动、持续等特征。网络围观对当前的社会发展既有建设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由于网络围观的匿名性特征,容易造成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的现象。极易使围观对象受到伤害,引发网络的信任危机和网际社会道德关系异化.同时也使网络围观道德调控机制很难建立。网络围观伦理规制的建立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可能性。笔者认为网络围观的伦理机制的构建应从加强围观主体的自律.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网络围观预警机制,优化网络疏导机制,提高网络社会的管理水平,加强社会舆论导向的管理这几个方面做起,从而使得网络围观服务社会。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为宣传思想教育开辟了新领域,也为宣传思想教育提供了新的阵地。宣传思想教育工作要做人的工作,交流是基本的要求。而网络恰恰能够使上网者通过网上交流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而且由于它的匿名性,使交流者之间更容易畅所欲言。这种交流在网络时代以前,却只能靠面对面的形式进行,通过促膝谈心来解决个人的思想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现在网络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上网者之间可以便捷地进行交流。所以,网络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阵地和新的交流手段。网络语言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特点这种信息表达方式,可为人们提供真实…  相似文献   

6.
廖艳娟 《传承》2009,(14):54-55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网络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渠道,建立网上德育阵地,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学校、社会、家庭互动,构建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社会体系。  相似文献   

7.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网络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渠道,建立网上德育阵地,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学校、社会、家庭互动,构建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社会体系.  相似文献   

8.
互动平台     
<正>百姓网上当"代表"是一大创新编辑同志:你好。不久前,我在网上看到网友"爱我中华"留言说,"百姓在网上‘参与’十七大,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通过网络,全国的老百姓都是‘代表’,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次党的十七大不仅对传统新闻媒体更加开放,且还有"一大亮点",即老百姓在观看直播报道的同时可以参与评论,并实现网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百姓  相似文献   

9.
不可否认 ,网络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但同时对青少年的成长也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其交互性、匿名性、个性化、无地域的限制和无中央控制及多媒体化等特点 ,就好比一把“双刃剑” ,在目前还缺乏明确的或不完善的网络法律规范的情况下 ,容易导致青少年负面使用网络。结果使成长中的、控制力还不强的青少年误入迷途 ,引发一系列对其成长不利的问题。认识这些问题有利于有关方面及时采取措施 ,加以正确引导 ,使青少年在网络的新时代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倪义福 《公安研究》2012,(10):14-18
“网上警局”是公安机关利用互联网资源在虚拟社会搭建的与现实公安机构职能相对应的网络民生警局,具有警务公开、办事服务、交流互动、监督评议等功能。构建“网上警局”关键在于突破网络全流程办事服务瓶颈,并以此为核心,创新网络警务机制,拓展网络民生警务,实现网上管理全流程、网上服务全实现、网上警务全覆盖,进一步提升警务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满足群众足不出户的全时空、个性化办事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1.
警察网络形象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网络形象是警察组织及其成员基于网络平台、置于网络空间带给网络公众的直观、具体、形象化的总的印象、看法或感受,是警察组织的特征与表现在网络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是网络公众对警察组织及其成员的概括认识和主观评价。警察网络形象建设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网上警民关系、有助于警察组织内部建设、有助于良好政府网络形象的形成。警察网络形象建设由警察网络理念形象、警察网络行为形象和警察网络视觉形象建设等几部分构成。应当高度重视,切实加强。  相似文献   

12.
<正>在网络时代,"政府—媒体—公众"三元关系增加了新的内容,公众可以在网络上较为自由地表达意见、建议、评论和诉求。因此,科学管理网络舆论,必须建立"政府—媒体—公众"的良性互动机制。随着网络的普及,公众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意愿,网上言论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很重要的舆论形式。如何使公众有效进行舆论监督、有序参与公共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化步伐的加快,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呈现蓬勃之势。从当前来看,网上青年自组织作为青年网络社会生活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对社会和青年发展产生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网络舆论动员方式、网上青年自组织成员优化组合方式以及网上网下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课堂式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利用已经建立的校园网或其他相关网站,开设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借助网络科技将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拓展到网上,是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有:开展网络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行网上舆论引导、设立网上主题论坛以及组织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15.
在最近召开的“网络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现场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形成一条共识:思想政治工作“网上做”与“网下做”必须相互结合,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我曾在去年市政协全会上提过一件提案,内容是不赞成北京设立食用狗养殖场,缘由是看见《北京日报》上载有关于已建立这个场的报道。后来有关同志努力查找,既没有找到这张报纸,也没有找到这个场及其主管部门,于是这件事就搁浅了。但是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众所周知,许多动物是被人们食用的,但我认为,对待狗应当有所不同。在战争中,狗能帮助人同敌人斗争;在和平年代,狗能帮助公安人员捉拿凶犯;在地震及其它自然灾  相似文献   

17.
龙楠 《今日浙江》2020,(6):50-5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必须学会在网上体察民情,在网上解决问题。为破解基层网络治理盲点,从2017年开始,台州市推出“网络理事长”制度,以村居为基础网格,按照“一村一理事长”的基本要求,建立“网络理事长”队伍。  相似文献   

18.
倒春寒     
这是一个真实的网络故事。大凡进过网络聊天室的人,都会对那些网上昵称的奇形怪状叹为观止,小丫后来觉得自己的霉倒就倒在这个不雅不俗的网名上了,小丫,一听就知道是个土气未尽傻里傻气的小姑娘,轻易被人哄得团团转,后来又莫名其妙地被那个云杉抛弃。正值岁尾,大家忙着备年,20岁的公司业务员肖娅倒闲情得很,听说网络的聊天室如何如何热闹,平时忙于业务不能上网,电话里与往日的同学说起来,听她们满口都是网络昵称,她觉得自己有种落伍的感觉,总想找机会上上网,现在,机会来了。初次登录虚拟社区并取得进入聊天室的资格,是必…  相似文献   

19.
新词典     
《时事报告》2006,(1):59-59
博客:博客是指那些经常泡在网上,大量浏览网络信息,精选或创作内容,并张贴在自己网站上供人阅读的人。由这些人建立的论坛或网站称为博客论坛或博客网站。博客现象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开始只是一些网虫的个人爱好,并不受人关注,但“9&#183;11”事件是个重要转折点。当时,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不作为犯罪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彩霞 《求索》2007,(2):96-98
能够成立网络不作为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在客观上对网上信息拥有实际编辑控制权的ICP,而IPP因对网上信息的接触程度低于ICP,所以只在能够知悉或有理由知悉网上信息违法的情况下才应负上移除该信息的义务。但由于网络服务商同时还负有保护用户言论自由和著作权自由行使等义务,所以并不是一旦某些用户于网上发表或传输的内容被第三人指责为诽谤、侵害他人著作权等并通知了网络服务商时,网络服务商就应该无一例外地履行移除信息的义务。究竟其能否构成不作为犯罪,还要结合具体情况衡量义务的价值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