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秦汉的户籍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户口版籍制度,是统治者控制社会人口的手段。有了它,就有了制定政令、征发徭役、课取赋税和分配权力的依据,更有了加强控制、防乱止暴和彼此监督以巩固统治的基础。因此,治秦汉史实有研究其户籍制度之必要。且户籍之制,殷周之制,已经渺茫。后世历代行之者,大都上属商鞅变法后之秦制。因而研究秦汉户籍制度,更有明历代户籍制度渊源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7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之趋势。但是,户籍改革多年来进展不大,甚至有反复,正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性所致。户籍制度改革涉及非  相似文献   

3.
本刊综述 《创造》2014,(8):72-73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人口流动给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一些人"扎根城市却不是城里的人""住在城市却难享城里的好",种种新的矛盾对户籍制度形成了倒逼机制、提出了改革要求。酝酿数年,备受关注的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终以面世。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起跑之年,户籍新政如何落地生效,仍有诸多难题待解。  相似文献   

4.
不破除各种壁垒,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难以全面稳步推进,真正落实户籍公平也就成为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但就户籍制度改革而言,  相似文献   

5.
徐祖荣 《新东方》2008,(8):30-32,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比较严格的户籍制度严重束缚了人口流动,成为人口流动的双重壁垒,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体制转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空前活跃的形势面前,现行户籍制度特别是其中的迁移制度,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已很不适应。二十年来,国家虽做了一些改革,但迁移制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许多问题尤其是与迁移制度改革相关的政策问题仍值得探讨。  一、迁移制度改革及其局限  在计划经济时期,户籍制度演变的核心问题是日益严格地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焦点在于迁移制度改革,调整不合理的迁移政策。…  相似文献   

7.
刘伟 《公安研究》2014,(2):33-36
科学稳步推进城镇化,保障农民工群体利益是关键一环,与之关联最为紧密的,即为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与城镇化推进节奏不同步,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阻碍了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结构以及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改革户籍制度是促进我国城镇化稳步推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科学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应当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弱化以户籍为牵引的利益分配作用;适当放宽户籍迁移政策,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人口增长与城镇各项基础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消除户籍制度对利益分配的影响;不断提升流动人员服务管理水平,强化公安户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的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推动圈内的经济发展及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间的户籍制度存在差异、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公民的许多权益难以保障,城市化进程受阻,因而应从渐次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健全以居住地为主的户口登记制度,推进城市圈内人口信息现代化的进程,使武汉城市圈户籍制度改革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以下简称"我省")曾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农业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地区。通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省的人口分布状况和产业结构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逐步成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受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束缚,现行的人口结构已反映不了我省实际人口转移需要,城镇化进度也由此受到制约。为加快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加速我省现代化建设进程,改革我省现行的户籍管理体制,调整我省现行的户口管理政策,促使人口合理、有序转移,必须尝试与之配套的户籍制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微头条     
《小康》2015,(16)
<正>#20省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农业与非农户口统一#@环球时报: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一年来已有至少20个省份出台省级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户口转移政策看,不少省份出台的户口迁移条件比国版宽松;在人口管理方面,建立或完善居住证制度已成为共识,但依照当地不同情况,居住证的"成色"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杨宁宁 《思想战线》2006,32(3):131-139
食客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旧的社会体制被打乱,人才选拔呈现多元化,促使食客大量出现。食客具有不稳定性,有的经权贵举荐或自我推荐,有的主动更换投靠的权贵或是因一些意外事件,造成食客身份角色的转换。食客成员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性格的复杂多变,甚至出现二律背反的性格倾向。随着秦汉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食客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玉器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考古学观看,我国史前玉器分布广泛,各地区的玉器业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既有交流,又有各自特点。至周代,各地区玉器型制差异减少,秦统一至汉代,各类玉雕几乎都已大同。中国古代玉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秦汉奸罪考     
秦汉时期,已经有了一套关于奸罪的认定、量刑的标准及原则,并为后世法律所继承、发展;与后世法律(主要是唐律)相比,秦汉时期对奸罪的处罚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上博《孔子诗论》简的问世,不仅为我们研究先秦《诗》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也为我们研究汉代《诗》学提供了难得的参比材料.把上博《孔子诗论》简与《毛诗序》进行比较,探讨它们《诗》学阐释的差异,可以为我们研究《诗》在秦汉之际的衍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薛瑞泽  张志红 《思想战线》2000,26(2):132-136
魏晋南北朝时期寡居女性有的受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熏陶而不愿再婚,有的受先秦两汉以来寡妇再婚以及北朝少数民族婚姻开放风气的影响而再婚.由于受门阀等级内婚制约,再婚双方都较为重视对方门第.男姓再婚虽然在礼法方面有许多限制,但在实际生活中礼法限制则形同虚设,但也有受传统礼教观念影响较深的男子终身不再娶.  相似文献   

16.
覃主元 《桂海论丛》2004,20(6):71-73
文章对广西壮族习惯法的起源、产生、发展与运行进行了探究,认为壮族习惯法起源于宗教禁忌,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春秋末期的部落联盟时代,稳定于秦代,成熟于汉代,成文于清代。并依靠大小头人制度传承运行。这些习惯法对于保证壮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维护壮民族地区的共同利益,促进壮民族地区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代的《礼记》,尽管它是解释先秦古礼的作品,但由于社会结构和社会思想发生了变化,其所表达的妇女观与先秦礼仪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关于婚礼意义和三从之义的解释尤与先秦古礼不同,阳唱阴和、男主女从、夫死不嫁、从一而终成为婚礼的主题,女性的服丧原则三从成为女性的道德规范,三从中的从夫成为汉代礼学家重点强调的内容。这些变化反映了战国至两汉时代夫权的加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信访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于西周至秦汉,基本完备于唐代。它所体现的"无讼"、"人治"等传统法律思想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一直影响至今,当今社会信访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本文拟通过对信访的追根溯源,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对当今中国信访制度产生的影响,以期从中找出促进现代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秦汉时代之西南夷以夜郎、滇、哀劳、邛都、艹作都、冉夷、白马氐等为其重要部族。就史料所显露的道德生活特点而言,首先,功利主义已成为普遍奉行的道德原则。其次,部族间的利益斗争不同程度地伤害了他们相互之间团结的道德感情。其三,由于首度成为秦汉统一国家的构成部分,他们的道德生活也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官方以及汉民族的强烈影响。第四,面对官方的压迫和剥削,他们还程度不同地显示了勇于反抗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陈保亚 《思想战线》2006,32(2):105-116
滇僰古道始于僰道(今宜宾),经昭通、曲靖到滇池,沿途保留了比其他川滇古道更多的遗迹和文物,是古代连接四川和云南的第一通道。中原商周青铜器和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多采用滇僰古道上今永善、昭阳、巧家的铜矿,证明滇僰古道最早形成于殷商时期。滇僰古道和公元前2世纪横贯云南东西的铜鼓分布线路的衔接,证明了滇僰古道是蜀身毒道最重要的必经之路,是古代中国沟通西域的重要路段,也是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的一条主干道。秦开五尺道、汉开南夷道、汉魏晋以来的墓和碑刻、唐袁滋的出行路线、西南官话的渗透,证明滇僰古道一直繁荣到近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