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石静 《人民论坛》2010,(7):226-227
社区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领域,而社区居民参与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长久动力。研究居民社区参与状况对进行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居民广泛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社区问题得以解决,社区整体得以发展,居民的民主和权利意识得以提升,参与能力得以培养。  相似文献   

2.
"安全社区"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基层治安管理的一种模式,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建设阶段。社区参与是安全社区的一个主要特征和必要条件。但目前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参与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安全社区乃至社区建设的发展。为此,应使居民利益社区化,增进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建章立制,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加强社区居民自身素质建设,进一步促进社区各类组织的完善,增强其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3.
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在于政府引导、社区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系统包括政府机关的组织系统、社区内的自治组织系统和社区内的外来治安防范力量。  相似文献   

4.
蔡强 《求索》2005,(10):94-96
本文首先从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出发,分析了公众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中所需的必要条件;借鉴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模式和机制运行经验,针对社区公众参与意识、公众参与微观基础以及相应的组织和制度建设、政府职能等公众参与微观过程的关键性因素,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区公众参与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区参与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区作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离不开社区人的共同参与。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参与的现状 ,社区建设应注重以人为本 ,培养社区意识 ,疏通参与渠道 ,完善参与机制 ,来提高社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是检验地方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社区治理的绩效。当前农村社区村民参与公共产品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有序参与意识贫困化,参与行为的边缘化、非制度化和无序化,不仅严重影响了公共产品的建设成效,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的稳定与和谐。所以,必须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建设中参与制度,提高村民的制度化参与水平,保证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建设成效和社区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社区公众参与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化社区公众参与机制和组织形式的创新,意味着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社区这一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本质性规定的回归。当前国际化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与否,最终取决于社区参与机制的制度化与政府治理体制的转变。为此,必须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通过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破除体制障碍不断推进国际化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以政府为行动主体的社区建设,政府在社区发展中居于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削弱了社区发展方案实施的主动性,降低了国家在满足穷人需要、发展和协调社区发展方案上的效率,难以真正推动社区发展。实现社区发展,需要实现社区参与,并通过社区参与重建社区权力结构,向穷人赋权;需要适当的社会动员,将社区建设或社区发展视为一项社会运动;需要把社区建构为国家治理单元,真正实现国家权力运作模式由统治向治理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社区参与不足的一种理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荣英 《求索》2010,(3):83-84,39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践行政府推动型社区建设以来,我国的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在社区参与渠道、参与形式和参与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深度扩展。但从现有研究看,我国城市社区参与度不足,且社区参与主体呈非常态分布,严重约束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本文借助布迪厄实践社会学“场域、惯习和文化资本”的关系主义方法论透视我国社区居民参与动因。研究表明,居民社区场域的客观存在消解了凝聚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导致了社区参与的冷漠;单位人惯习制约了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社区居民的文化资本差异影响了居民社区参与的价值取向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金红磊 《湖湘论坛》2009,22(5):109-111
城市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目标。应认真分析国外社区管理模式,提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构建科学的社区管理体制;注重社区参与,强化自治意识,提升居民社区归属感;培育和扶持民间社会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促进社区工作的规范化;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促进社区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1.
社区参与作为社会资本测量维度的理论依据,为研究社区参与和社区治安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北京两个社区的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参与存在此高彼低的问题,在活动参与、社区组织参与及社区组织成员参与等社会性参与方面,两个社区的参与水平均较高,而在决策参与、表达意见建议等政治参与方面,两个社区的参与水平普遍较低。社区参与水平与社区治安之间显著相关:社区参与水平越高,社区治安状况越好;反之,社区参与水平越低,社区治安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12.
建构认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题中应有之义。近代以来,现代性外力的形塑不仅加速了乡村的衰败,而且导致乡村社区认同日趋式微。重建乡村社区认同是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价值旨归,必须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增强社区的吸引力和归属感;再造社区公共空间和符号资本,强化人们对社区的文化和心理认同;发挥社区成员主人翁意识,大力开展社区参与和志愿服务活动,发扬光大社区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3.
社区社会组织是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实践社区良性治理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社区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协同力量,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的基础平台。社区社会组织促进了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着一个地区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按照民政部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部  相似文献   

14.
冯朝亮  潘晨璟 《传承》2014,(11):124-127
通过对社区共同体概念演变的细致梳理发现,当前社区研究中存在五种"社区共同体"模式,直接或间接反映了现代城市社区发展和分化的多种方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重建社区共同体,需要重新定位国家、市场、社会三种力量的作用,构建适应城市化发展的新型社区共同体,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城市社区发展中的差异性,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社区的建设,鼓励和促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5.
周悦  崔炜 《前沿》2012,(17):116-119
本文运用了社会参与理论研究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问题,基于农村社区的广泛分布、贴近基层、多功能性、快速建设等特点论证了引入社会参与的积极意义和必要性,阐述了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基层政府、市场主体、第三部门的各自作用和角色定位,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如农村社区领导协调机制不完善,农村社区居民有效参与度不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提供水平低,农村社区建设和维护资金匮乏等,最后提出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社会参与路径,在体制创新、政策制定、提升服务、保障资金、民主机制等方面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区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区的建设不仅需要党组织、政府组织和居民个体等主体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建设基层政区与社区的良好互动机制。当前,社区与基层政区的互动主要面临着社区的自治功能发育不足,社区事务的线性参与等困境。实现社区作为利益的代言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完善考核方法,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快速运转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基层政区作为社会组织的培育者角色是建设和谐社区的语境下社区与基层政区互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郑岚 《人民论坛》2011,(10):246-247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新兴的民主形式,在近年来的社区治理中表现活跃。在我国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中,存在着政府信息不公开、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不良和公众参与配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推动和扩大公众参与基层社会建设,政府应给予公众广泛的知情权,并进行制度和法律保障建设,切实落实公众参与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新兴的民主形式,在近年来的社区治理中表现活跃。在我国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中,存在着政府信息不公开、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不良和公众参与配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推动和扩大公众参与基层社会建设,政府应给予公众广泛的知情权,并进行制度和法律保障建设,切实落实公众参与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我省的网络社区警务建设工作正在逐步展开,但其普及程度及作用的发挥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目前网络社区警务建设主要依托公安民生服务在线,并以多种形式的网络参与为支持,其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在软硬件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只有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网络参与程度,网络社区警务才有其存在的必要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事务管理过程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出来。在社区建设过程中 ,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改革使得居委会功能趋于行政化 ,并导致自治职能的缺失 ,居民自治面临困境。从根本的意义上看 ,发展居民自治才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