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而最后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发挥。进入城市的是一连串的神灵,经过一段段长期间隔后,从城市中走出来的是面目一新的男男女女,他们能够超越其神灵的局限,这是人类最初形成城市时始料未及的[1]。"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如此来描述城市,认为城市的实质是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独立后在短短的40年时间里,就建设了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赢得了"世界花园城市"的美称。新加坡几十年始终如一地推进"世界花园城市"建设,其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严肃性和法制化是令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心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九座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肩负着时代使命,对区域经济、区域城市群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历史特色、时代特色、世界特色这三大核心特色,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特色"塑造,应强化责任与使命、推动产业创新、培育特色城市文化,从而让国家中心城市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高兴 《学习与实践》2012,(6):130-135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冯骥才是著名的城市文化保护者,他的城市文化意识在时间向度上表现出开放与建构的品格,同时强调城市文化的历史性和空间性相统一,尤为重视城市文化的时间意义和空间价值。冯骥才对于天津这座城市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天津历史文化在他看来是东西方文化交融和碰撞而构成的一种"奇异的创造"。冯骥才痛惜天津旧城遭遇"建设"性破坏,他将信念化为行动,通过文化"抢救"和文学创作来记录和描述天津的历史文化,彰显了当代中国文人的智慧、良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5.
1867年,晚清思想家王韬前往欧洲。在他的记述中,英国城市中楼房林立,商号鳞次栉比,"车马往来,络绎如织,肩摩毂击,镇日不停","其余足之所履、目之所接,无一处没有机器","水火二气之用,至此几神妙不可思议矣"。这是吴十洲在《伦敦诱惑》中的描述。作为世界上最早推进城市化的国家,英国的城市展示给清代王韬的是另一个世界。到了今日,在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国,城市依然走在或学习或融合或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中国特色城市论坛确定的主题是"聚焦中国特色,建设世界城市",关注的是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中,追求国际化的同时,要不忘中国化;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培育"北京精神",是北京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和理性抉择。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城市市  相似文献   

8.
徐翔 《思想战线》2012,38(4):116-120
在当前全球文化体系扩张和文化政治格局中,需要重视"城市帝国主义"的后殖民文化逻辑和强调"回到城市"的文化诉求。城市帝国主义具有不同于文化帝国主义的内在逻辑,其文化"后殖民"的手段和标的不是文化而是城市,不是文化的本土性而是城市的本土性,对城市生态、话语、安全等带来重要冲击和潜在风险,应成为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构建中加强重视和前瞻关注的战略性问题。中国在城市崛起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身城市文化价值和"城市自觉",避免城市地位的日趋重要以沦丧文化与城市的关系为代价。城市文化研究要注重从文化帝国主义的城市谱系转向城市帝国主义的文化谱系,从文化城市性转向文化城市间性,从城市文化学转向城市政治学,从城市再生产转向城市再生产方式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9.
正一、世界城市与人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目前对于"世界城市"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说法,普遍认为世界城市与全球城市含义相通,是建立在现代意义基础之上的。世界城市在全球经济系统中处于枢纽地位,同时也是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组织结点。尤其在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上的全球化、政治上的多极化、社会方面的信息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也同样浓缩为世界城市的特质。典型的世界城市应具有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一点在发展已经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功能效应也逐步凸显,城市化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全球化的时代环境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共时性特征,以及由社会转型期时空压缩的矛盾境遇造成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严重缺失和文化破碎倾向。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导致文化积淀不足;"千城一面"使得城市文化趋同严重;"城市人"塑造的缺位致使城市人文精神空泛。实现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廓清城市发展中功能城市与文化城市、世界文化与民族特色、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等一系列关系和矛盾。转型期多样矛盾的展开与突破既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压力,又是发展建设的机遇与动力。  相似文献   

11.
徐翔 《学习与实践》2012,(4):135-14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在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并使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发生了不同于"前网络"时代的重要变化。因此有必要提出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这就需要全面发挥网络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大力提升城市的网络文化资源力、网络文化生产力、网络文化传播力、网络文化服务力、网络文化创造力,适应网络时代对城市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网络媒介城市、网络文化产业中心、网络内容中心、网络文化技术创新引领中心、网络总部基地建设等城市文化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李冬梅 《求索》2012,(7):145-146,123
现代化正在以城市统一模式的构建,削抹着各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城市的多样性,中国当代文学正迫切地呼唤着关于城市个性城市历史记忆的书写。90年代的女性城市书写就担当起了这个重任,它不只关注了"性别"和"消费",同时也保存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变迁。正是她们以对城市的天然亲和与敏锐感知,把潜藏在城市表象下丰富的文化根系之发展变化拓印在了作品中,成为了一种不会消失的文化个性存留。  相似文献   

13.
塑造国际旅游城市形象--论昆明城市建设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希贤  于涌 《思想战线》2001,27(1):66-69
国际上最近提出要"尊重传统",在建筑中推广"自身的价值观",近年来,"构建山水城市"等规划思想应运而生.昆明既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又是一座传统的历史名城,"继承文脉传统、塑造城市灵魂",是未来昆明城市发展的健康之路.昆明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文化载体,必将以它的个性独领风骚,再造辉煌.  相似文献   

14.
谢禾生  王鹏 《人民论坛》2012,(26):186-187
世界科技名著《天工开物》诞生于新余,给新余留下了宝贵的"天工文化"遗产。"天工文化"是用城市主题文化理念提炼出来的响亮的城市品牌,是最符合新余城市精神的、最具有发展力的城市品牌。新余城市主题文化建设要将天工文化全面融入到整个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当中,整个城市系统都应围绕天工主题文化科学运作。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形象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2015年以来。武汉市以打造"世界设计之都"为形象定位,以发展工程设计产业为中心,在城市文化塑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设计产业的主题性、展示场所数量、文化活动数量以及市民认同感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可行的解决途径是:艺术和工程设计产业发展突出水文化个性特征;借助多样化渠道增设展览场所;通过组织更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以及将艺术设计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使"世界设计之都"城市文化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6.
蔡威 《前进论坛》2010,(5):55-56
<正>今年5月,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这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  相似文献   

17.
张永刚  马继明 《思想战线》2011,37(1):125-128
世界城市文化迅速发展,地处边疆的云南,城市建设迫切需要获得文化意蕴。以滇中城市群建设为例,可从城市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加强云南城市文化建设。以此为基础,围绕"美好的边疆城市,和谐的诗意生存"这一理念,追求城市文化建设的高境界,使云南城市形成独特的云南品位与云南格调,最终升华为富有意蕴的云南边疆城市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18.
陆斌 《北京观察》2002,(12):23-26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一位世界展览业巨头如此评说会展经济带来的巨大利益.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开发开放浦东就通过党的十四大载入史册:“以上海浦东开发区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进一步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十六大报告中又再次提到浦东,鼓励上海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这是历史的跨越!据不久前《经济日报》报道:“世界跨一步,中国跨三步。”这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形象描述。如果以这种增长速度描述为参照,那么年GDP增长速度近1 6%的浦东,就是整整跨越了六步。今天,本刊带着世人瞩目的目光再一次聚焦浦东。  相似文献   

20.
发展郑州文化夜市 打造文化新地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中共河南省委政研室社会处对发展文化夜市进行了调研,认为郑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加快文化夜市建设,打造地标性的城市文化名片,为此,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省政协主席王全书对此作出重要批示":情况吃得透,建议站得高。与省文化产业研究院的意见不谋而合。长沙市堪称全国的范例。我去年在长沙参会时,就到‘田汉大剧院’看了一场演出,颇有巴黎‘红磨坊’的味道。省文化产业研究院正在策划的‘梨园春天天剧场’就有望步田汉大剧院的后尘,打造成郑州乃至河南文化夜市的新地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