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谭卫华  阎缨 《思想战线》2001,27(6):103-105
中国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化的启动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运作要求相结合而显现出极大张力;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张扬民族文化个性,而且要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中,追求民族特质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秉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规制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设性的阐释。内含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形成于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历史传承使中华优秀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时代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传播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中国故事为世人所知,增进对外交流与自信;中国精神被传扬,提高国际舞台上中国话语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重构作为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发展的其中一种内在机制。我国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这些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出现了交流和融合的文化重构现象。在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获得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了活态传承与发展。本文解释了文化重构的内涵,并以我国土族音乐文化以及壮族刘三姐歌谣为例,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重构的现象,并进一步阐释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重构的必然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彰显"文化软实力",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力量。如何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特质,通过跨文化互动,自信地实现与外部世界的平等交流与对话,是当下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关键。《云上太阳》突破了以往少数民族电影"启蒙与拯救"的传统模式,运用原生态记录手法,完成了民族身份的自我建构与确认,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和谐共存和诗意对话。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文化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中国要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国际社会。中国文化将会成为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它在塑造自己国际形象的同时,又与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对话,在交流中促进相互了解,在对话中加深相互认同。  相似文献   

6.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弘扬民族主体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放眼世界,广采博纳,审慎辨析,融通中西,列类古今,重在创建。非是囿于一家一派,照搬、效颦,也不是仅仅为了达到兼收并蓄之目的,而是意在建构出既流淌着民族文化血脉,又充分吸收域外文化之长,能适应文化交流、对话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化体系。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既给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提供了对话交流和实现人文资源价值共享,从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之更大便利,同时也强化着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意识,从这一意义上讲。“全球化”过程又是民族文化价值再发现的过程。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国家由于各自的发展利益和意识形态需求,是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并不会出现文化单一化的“全球化”。现代性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对话交流能给世界文化格局带来的最为理想的境地就是“和而不同”。这也是维系全球文化生态平衡的一个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关系的分析,提出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认同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间的尊重、交流、对话与理解对构建和谐民族、和谐世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构成民族文化的话语系统。在国际主义风格垄断设计界受到质疑,多元化设计日渐发展的背景下,一些设计师开始在标志设计中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并把它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使设计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为标志设计开辟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徐焕文  杨岱庆 《前沿》2011,(22):142-144
伊斯兰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和人口、广袤的传播地域,在人类文明史中有过非凡的建树和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对话、交流、融合历经千年,使回族穆斯林即保持了伊斯兰文明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属性,又接受和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最终形成独特的中国回族二元一体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在不同的生产、生活背景下创造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美好民族记忆。传承并创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对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加深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多极化、文明多样化、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争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民主进步故事,塑造于我有利的国际秩序和规则体系,成为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中国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要在倡导文明互鉴、坚持道路自信的基础上,聚焦国家治理,突出特色优势,完善话语体系。要切实转变观念,实现叙事转化;主动设置议题,用好话语资源;加强统筹规划,联动立体发声;依托国家战略,加强对话交流,把中国制度优势、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和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学包括民文创作、翻译文学、民间文学创作及收集整理等,是在吸取传统文化精粹和营养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文学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促成形成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阎嘉 《思想战线》2002,28(1):83-87
文化传统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会发生断裂 ,也会不断延续。重要的是要确认和研究哪些传统断裂了 ,哪些传统延续下来并至今还在起作用 ;尤其要关注中国近代以来产生的各种新传统以及体现于民间的文化心理结构 ,这对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和对话当中 ,深入特定文化所产生的语境 ,对于理解不同文化特别重要。过分强调理解中“前见”的作用 ,会造成真正的“误读”。  相似文献   

16.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领域的重要艺术瑰宝,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与重要载体。随着音乐人类学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中国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交流日益频繁,音乐人类学理论启发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新形势下,以音乐人类学为主要依据,以科学的比较方法和田野工作的实例作为根本出发点,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和研究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对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处于"当代性"历史场域中的中国文学批评,面对来自西方学术话语过度浸染之后的"失语症"与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急需建立文学批评"中国话语"本土阐释范式的双重焦虑,需要从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评价阐释性实践活动出发,在厘清自我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主动介入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实践,关注中国问题与本土经验,在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资源及西方文化理论资源的三维对话中,克服自我阐释焦虑,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气质品格的文学批评范式,从而有效实现文学批评的意义再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对于传承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旨在解读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所蕴含的价值,从价值的来源和应用途径划分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所蕴含的内外在价值。从内在价值来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具有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从外在价值来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研究、教育和商业价值。基于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解读,提出了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姜德成  仪爱松 《前沿》2010,(16):148-150
"黄祸论"等民族歧视主义在文学中体现为西方文化的强势话语地位和对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形象的"模式化"处理。赛珍珠凭借写中国题材的小说成名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始终体现了"本土"和"异域"、"自我"和"他者"的对立和冲突,这种双重文化视角影响下的中国印象终究是与事实相脱离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相对主义是在全球化语境下每个民族处理"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关系的理论话语之一,是与文化哲学传统的创造相伴而生的、在批判文化进化论的过程中展开、在批判西方以经济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相对主义是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某种校正与纠偏,是发展中国家对抗"文化帝国主义"话语霸权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