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滥用合成毒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是遏制毒品向青少年蔓延的关键。学校是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各类社团组织是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主力军。我校作为政法专业院校,在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上具有专业性强的优势,应为开展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国内有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多从原因分析着手,强调宏观教育预防工作。就陕西省而言,基于相关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吸毒青少年呈现出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经济状况较差、初始吸毒低龄化以及强制隔离戒毒青少年中农村户籍的比例较高、使用新型毒品的比例相对较高、复吸率高、戒治难度较大等特点。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是对毒品缺乏判断力、自控力以及交友不慎。预防青少年吸毒,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要提高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需要完善四级毒品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11月28日,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为主题的2019年广西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决赛在南宁举行。2019年11月起,我区各地按照国家禁毒办的要求,利用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组织开展网上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在数字化平台上注册的1.1万所学校的377万名学生、7.8万名教师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在网上竞赛的基础上,全区以市为单位组成14支参赛代表队,围绕我国禁毒法律法规、毒  相似文献   

4.
新型毒品的流布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失依青少年是至为关键的易感人群,青少年新型毒品预防工作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力倡"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适契毒品的社会预防思想。上海阳光"青苹果"禁毒宣教项目是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新型毒品预防的重要尝试,在有效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注重需求调查和评估研究、注重服务对象类型的划分与宣教形式的创新、注重项目化管理和多方参与等特征。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宣教成效,需要进一步加强理念和机制的创新,即注重从形式创新到内涵创新、从活动创新到结构创新、从过程创新到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亚文化群体对青少年毒品使用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亚文化群体是价值、行为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群体,具有互动频繁、行为方式独特、聚合力强、有潜在反文化倾向等特点。亚文化群体对青少年毒品使用行为影响极大。它通过其固有的内在机制:亚文化氛围、同类价值、学习模仿、文化压力、去个性化等等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使青少年被卷入毒品活动。为了消除亚文化群体的影响,一方面应对其实施控制与打击,另一方面则应挽救吸毒青少年,并以主流文化为导向,对青少年实施超前教育,预防青少年参与毒品活动。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影响下,青少年吸食合成毒品已然成为福建省毒情的一个重要特点。吸毒人群的低龄化趋势不但与社会文化、经济背景密切相关,也与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难脱干系。而有效利用流行文化中的积极元素,营建富有活力的家庭、学校与社区禁毒教育环境,则不失为针对青少年实施吸毒预防教育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刘笛虹 《前沿》2006,(9):110-112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与毒品犯罪、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世界公害”。青少年犯罪成因复杂,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各级各类学校担负着最为重要的道德教育任务,理所应当成为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场所,成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82名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被试的个案访谈,以及对访谈资料的定量编码分析,发现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知偏差是吸毒行为的逻辑起点,朋友圈的诱导是关键,新型毒品的易得性是催化剂,三者组成的"过程链"共同导致了吸食新型毒品行为的发生,应该从宣传教育及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等角度加强青少年禁毒工作。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作为地道的"数字原住民"触网年龄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网络使用问题也逐渐突出,而学校目前作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承担主体,是网络素养教育中最为基础、重要的一部分。基于此,本文从青少年学校网络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切入,通过梳理英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芬兰等学校网络素养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的实践探索,进一步分析中国的学校网络素养教育现状,并提出建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密切关注青少年犯罪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预防青少年犯罪,但青少年犯罪态势依然较为严峻,成为国家治理的一大难题。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加强对青少年犯罪及原因实证研究,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尤为重要。以新疆南疆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分析法和实证调研法研究发现:影响南疆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为此,国家及有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南疆地区的扶贫力度、创新社会管理制度、鼓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重及加强司法机构与社区监督机制,以防控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2.
国家认同是一国公民对国家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其中制度认同是国家认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疫情时期青少年对我国国家制度认同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章对25省(自治区、直辖市)1234名青少年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疫情时期青少年在理论角度、现实角度、国际比较和未来预期"四个方面"呈现出对我国国家制度的高度认同感;家庭教育、朋辈影响、学校教育、团学活动、社会民生、网络媒体和制度对比等"七大因素"显著增强了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认同感。但同时也发现,青少年国家制度认同中存在着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历史国情教育存在短板、中小学思政课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应从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体系、加强网络思想引领、优化实践育人机制、加强历史国情教育、重视家庭教育等"六大路径"增强青少年国家制度认同。  相似文献   

13.
毒品泛滥、新型毒品的危害、吸毒人群的年轻化,无疑对大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开展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尤为重要。但各高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进课堂差异性较大,需要改革禁毒预防教育课程,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师资力量等几方面来进行,才能提高毒品预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检视关于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行为的已有研究,基于其行为发生动因的研究多有涉及,如个体认知、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文化与亚文化、社会关系网络等,但少有针对其行为发生逻辑与过程的分析讨论.由于静态的"因素/行为"分析解释了"因素影响了行为",却没有很好地回答"因素到底如何影响行为",因此,在悬置"因素"的同时,需要一种动态的"过程/行为"分析.通过考察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行为的最显著特征即群体性,而后基于群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对青少年群体吸食新型毒品的行为发生逻辑与过程进行分析,以探寻治理新型毒品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时代潮》2005,(16)
以“构建和谐社会,共担社会责任——让毒品远离青少年健康“为主题的图书捐赠活动于6月21日在云南省禁毒教育基地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云南曲靖卷烟厂联合举办。该捐赠活动共向云南省昆明、曲靖、楚雄、大理、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等市(州)的10万名高中生、10万名初中生、10名万小学生捐赠根据教育部《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编写的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读物30万册。曲靖卷烟厂经过近40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全国利税大户,并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500强的行列。曲靖卷烟厂认识到:企业必…  相似文献   

16.
徐林 《公安学刊》2007,(6):50-54
从严打击、从严惩处毒品犯罪,是中国禁毒刑事立法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当前禁毒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但现行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存在着"严打"政策的局限性、运输毒品罪量刑失衡、新型毒品的定性定量标准立法滞后、吸毒行为的刑事政策定位不清等问题。为有效惩罚、预防和控制毒品犯罪,应当转变观念,真正回归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调整刑罚结构,形成合理的毒品犯罪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基础;以刑事一体化思想为指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7.
毒品犯罪刑事政策是一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总的刑事政策在毒品犯罪领域的具体体现,它着眼于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以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为目标,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活动和措施反映国家对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度。毒品犯罪刑事政策有五大价值基础,即秩序、法治、效益、人道、科学,它们对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的设定、执行、调整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80后"青年职场状况及其评价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80后"青年的职场状况,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青年就业创业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组成课题组,于2008年5月至11月,以北京地区在职"80后"青年为研究对象,共同开展了"'80后'青年职场状况及其评价"的专题研究.本文即为此项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的青少年"涉黑"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研究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市近5年来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力图勾勒青少年"涉黑"犯罪的现实图景,意欲探究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十年来,国内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类,描述性研究主要涉及新型合成毒品的概念鉴定、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相关性特征、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行为描述等领域;解释性研究主要着眼于探讨新型合成毒品问题的社会学解释、吸食新型合成毒品成瘾行为的社会学解释及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性研究等方面。现有的对国内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理论视角等多个层面还应争取创新性地突破,以契合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的毒品治理之路,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