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已渗透进现代社会并对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在高校传统育人方法实效日渐式微的背景下,借鉴和利用现代资讯手段,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提高教育实效。在新媒体语境中借助议程设置理论、熔炉理论、舆情监管、培养媒介素养等可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6,(4)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面临困境和挑战,部分教育者观念陈旧,教育思路亟待提高,教育方式落后,教育效果不理想,新媒体素质有待加强。我们应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新媒体技术相关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一种传播方式,正以其独有的特性和强大的功能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师生,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撼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分析了微博的传播特征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构建适合微博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如何提升他们媒介素养的对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的驱动下,高校已经成为新媒体理念、思维、技术、资源等要素的重要"集结地",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范式、体系、逻辑等在新媒体介质作用下也发生了巨大嬗变,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与难题。其中,较为明显的消极影响包括"话语权受损""思政话语模式与社会生活方式脱节"等。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技术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媒体技术具有多元性、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和传播优势,弥补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缺陷和不足,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的普及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视野,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和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创新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方法、原则、载体,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8)
当前新媒体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其具有即时性、交融性、个性化等特征。新媒体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双重影响,在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把握机遇、顺势而为,迎接挑战、规避不利,在新媒体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方式中应遵循“防”、“导”、“建”、“变”四字原则,并在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工作四个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媒体呈现出碎片化、生活化、融合化等特征,极大拓展了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深度和广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融入新媒体环境,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要加强群体教育,提升媒介素养;强化主导思维,拓展教育功能;加强媒体监管,控制舆论导向;利用碎片时间,加强权威引导,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内容、形式、方法产生了深刻影响,要借"式"化事、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特色;因时而进、把握内容时代性;审时度势、掌握其对象针对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新媒体时代得到全面体现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话语内容缺乏深度拓展、话语方式缺乏双向认同等困境,要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格局转型、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及话语语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网络媒体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性撞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充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水平。"这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指明了方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以来面临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差的问题,新媒体技术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应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的平等性、便捷性、大容量性等特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杨波  戴艳军 《人民论坛》2021,(5):147-149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理论说服力、真理引导力、思想影响力来作用和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承担起了表达和传播科学理论、转变错误思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中却频频出现一种现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再“聆听”教育者的“言语”,甚至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平等性、主题契合性、形式灵活性、媒介适切性和语境净化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进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  相似文献   

14.
李敏 《前沿》2013,(20):22-24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内容和方式,促成教育从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指明了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这就是多元、互动、沟通.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应该顺应时势将“沟通”的概念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着眼于长期效果、师生间的强关系以及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同向解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树根 《理论月刊》2005,(7):158-160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受到了来自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应通过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健全机制,发挥高校优势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途径等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确保“德育首位”原则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大变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新机遇,表现在新媒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创造了平等互动的教学方式,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新媒体也强劲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格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新挑战,突出表现为一些错误思潮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消除错误思想价值观影响和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价值观的双重任务;新媒体让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具有不可控性;教师也需要深刻认识新媒体环境,并及时培养起应对、运用并参与新媒体的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把我们带入信息化时代,不仅为生产注入更多的科技力量,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众多变化中,多媒体和新媒体的出现想必是最为夺目的。在某种意义上,今天的我们正处在新媒体的“汪洋大海”之中。它不仅改变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对很多公共社会服务,如交通、通信、教育等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和物质层面的革新,而且也是思想和文化层面的挑战。思想的多元化、价值的多样化为当前思想工作,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何利用好新媒体,防范和应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广大从事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艰巨课题。由行连平所著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一书,以敏锐的眼光把握当前思政教育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基于对新媒体的系统研究,提出一系列和有助于改善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性策略。具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各有其侧重点。学习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论述,可以了解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具体内容,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以及有效性提升,要求进一步拓宽其时代语境、显现自身的人文意旨和存续的有效路径。实践教学作为新的突破口,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呼吁"和"声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能否有效地彰显其存续意义,取决于其能否映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与时代方向,能否回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关切的价值预期与价值归宿,以及能否保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与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尤其是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占领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媒体阵地,重视"两微"平台的重要教育功能,有效发挥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要紧贴大学生的"活思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尽快构建基于移动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大学生思想行为趋势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和反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