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法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昕  向敏 《长江论坛》2010,(1):31-35,39
法制创新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路径。法制视野中的“两型社会”强调以最少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通过法律来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法制创新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评价作用、保障促进作用和社会整合作用。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步伐;创新执法体制,建立环境资源监管执法的长效机制;完善环保信息公开机制与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环境资源法治观念,坚持以法制创新为先导,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1、敢于先行先试;2、狠抓循环经济;3、实施项目带动;4、共谋经济一体化。长株潭的做法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武汉周边八市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都表现出空前的使命感、主动性和求实精神,对相关改革的认识已趋于深化,特别是在同武汉经济“对接”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和期待;八市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研究上已形成有价值的初步成果;八市“两型社会”建设已主动起步,发展势头良好;八市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诸多值得重视的建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在协调机制上有切实保障;必须在先行先试上有重大突破;必须在发展环境上有重大创新;必须在政府改革上有重大进展;必须在资源整合上有重大举措;必须在两型经济发展上有政策支撑;必须在产业转移上有通盘考虑;武汉市自身必须做大做强,增强集聚力与辐射力,在“8+1”城市圈中真正发挥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3.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产业支撑。以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特征的“两型”产业为发展的重点,通过“两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姜铁兵 《学习与实践》2009,(12):139-144
“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两型水务”,建设滨江滨湖生态城市,必须坚持可持续治水思路,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体系构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转变发展方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管体制机制,以“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服务“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政策》2009,(7):4-11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蔓延扩散的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对我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实现“弯道超越”,加快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鄂政办发[2008]8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五个专项规划纲要的实施和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的落实,现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重大启动项目清单》印发给你们。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重大启动项目实行滚动管理、年度计划推进的工作机制,在年度投资计划中明确责任主体和年度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08,(5):22-22
一、努力创建有利金融业服务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领导和协调机制 当前,湖北省金融机构已拥有较强的实力,但由于金融体制原因,圈内银行缺乏有效的统一规划、相互合作的协调机制与服务机构,限制了整体功能提升与发挥。为充分利用中央赋予武汉城市圈先行改革试验的权力,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征求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省政府参事、省文史馆馆员的意见和建议。党外人士认为,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了战略机遇。湖北党外人士就如何搞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出具体建议:一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两型社会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两型社会”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此,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发展首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和谐文化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武汉城市圈的和谐文化建设是实现武汉两型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和谐文化建设。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失序、道德失范等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宝贵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文化创新,才能更好实现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试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应分为两个阶段,实现“两个率先”,达到绿色GDP、节能减排、节水减污、节地造地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等5项具体指标,选择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还应做到:变观念、强改革、重机制、缓称“极”等四点。  相似文献   

12.
曜晖 《政策》2008,(2):35-37
推进武汉城市圈“试验区”乃至湖北的“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做好环境保护、能源节约、水土保护、生态建设等四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3.
致参 《中国发展》2009,9(6):41-41
10月23日,“中国发展论坛·2009——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在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致公党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致公党湖北省委会、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致公党中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国发展》杂志社共同承办。论坛直击“两型社会”主题,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基本途径和工作重点等重大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环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两型社会”试验区意识,充分认识金融工作在“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事关“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大局的高度,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和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陈晓芳 《世纪行》2011,(2):25-25
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又一重大机遇.有利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增强我省光电子等特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陈华志 《政策》2008,(8):35-36
近年来,鄂州市华容区按照主动融入、快速融入、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工作思路,抢抓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战略机遇,围绕武汉、依托武汉、支持武汉、服务武汉,奋力争当“两个率先”的“排头兵”,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09,(11):14-14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省委、省政府继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之后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它对于加快鄂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我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顺明 《政策》2009,(9):37-39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11月,省委、省政府适时地作出了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的战略决策。至此,我省17个市州(区)的经济发展蓝图,全部纳入其中。现已在全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圈”为两轮的“两圈一带、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标志着湖北发展进入区域协调推进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鄂政发[2008]66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空间规划纲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综合交通  相似文献   

20.
刘友凡 《政策》2009,(12):11-15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因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湖北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湖北省人大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这一重大课题,及时启动地方立法工作,经过反复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