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在"身体—文化象征身份—民族国家"的框架下论述了微观权力机制下礼仪小姐的公共性别身份的建构。一方面,礼仪小姐在与民族国家的互动中实现了身体资本的理性运作,这体现在对身体的自我评估和对男性他者评定的认同上,但在公共父权制下,身体的主体性淹没在力图使之客体化的微观权力的技术策略中;另一方面,公共父权的凝视和民族国家的责任话语借助礼仪小姐的自我规训而建构起她们作为民族国家文化象征的性别身份。  相似文献   

2.
中国模式正在成为后冷战时期西方定义中国身份的一个重要话语,以西方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为代表的"中国模式学术话语"是这一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西方学术界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历史等维度建立中国模式与中国身份之间的关联,以简单而又有明确内涵的"西方中国模式"为中国定义身份。西方"中国模式"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及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认知图式和身份认同叙事。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构建中国的自我身份、解构西方叙事、提升解读中国道路的话语权等方面努力,不断增强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正当性阐释,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生存时代为自我身份认同提供了三种历史语境,即自我身份认同关系的数字化语境、自我身份认同评价的数字化语境、自我身份认同实践的数字化语境。自我身份认同形成了独特的"游戏规则",信息构成了自我出场的路径、对话交流的平台以及身份认同的机制。在数字化生存时代,自我身份认同的生成逻辑体现出了在场与缺场、业缘与网缘、现实与虚拟"二元交融"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已经进入到后期扶持阶段,早期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日益成为移民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实地调查的经验感受,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分析农村妇女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文章认为,农村妇女移民在搬迁地的身份关系及其背后的规则认同已经多元化,农村妇女身份认同的显著性程度与经济利益、网络结构、家庭出身等因素相关,这决定了她们是采取参与还是依赖策略去寻求自己的生存点,筹划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记忆的相关理论,通过开放式访谈、焦点团体访谈和参与观察,剖析社会记忆如何作用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本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是城市社会新场域、农村乡土经历两者的有机结合,这种认同困境是在"过去"的历史性记忆的乡土文化和"现在"的共时性记忆的城市文化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记忆的再现与传承导致乡土认同的解构,记忆的社会性造就了城市认同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6.
阎瑾  杜军 《求索》2012,(3):206-207,245
人生在世,总要努力构建与众不同的身份。因而,寻求身份便成为当代文学热衷的一个主题。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美国华裔妇女如何探寻她们的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自然成为美国华裔女作家关注的对象。本论文以"文化批评"为理论先导,旨在解读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着重探讨身份寻求这一主题以及为此主题服务的艺术手段。通过对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作品的细读,笔者试图揭示出深嵌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之中的社会及文化结构,以理解将这些作品塑造成型的叙事和艺术实践,并最终阐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身份寻求过程之中的混同与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7.
党员身份自我认同是党员对党员身份角色及价值体系、权利义务规范的理解、接受和确证,包括党组织思想价值体系认同与信仰、身份角色认同与情感归属、身份规范认同与践行三个层面。基于浙江省多阶段分层抽取的1575名基层党员样本的问卷调查显示,总体上浙江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明显,基层党员具有党员身份自我认同意识,浙江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但也存在党员第一身份意识未充分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身份规范认知与身份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等问题。而身份起点的功利化和信仰实用化、党员身份社会比较优势弱化、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教育薄弱、党内组织生活缺失和民主生活满意度不高是身份认同缺失的主要原因。身份意识培育需加强思想建党,优化信仰教育机制;强化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立足党员需求培育第一身份意识;加强入党动机考察,把好入口与出口关;严肃党内组织生活,锤炼党性修养,改变知行脱节。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中国的知识女性与全国人民一道无畏地投入一场民族保卫战中,她们因强烈的民族认同和对女性知识分子使命的感知表现出特有的担当与忠诚,她们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做出了特有的贡献。文章通过"金女大人"这一个小群体在民族危亡关头的展演,分析知识女性在民族战争中如何作为,分析在一个貌似残破但实际仍然强大的父权制社会结构中,性别身份对其公共参与的种种限定,以及她们如何在民族主义与父权话语交织的语境下,对主流话语既服膺又改写、抗争,抓住"危机-救亡"的机会,重新界定性别角色,书写自己的抗战历史。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间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表现出客观存在的阶层与人们对自己阶层地位的主观认知不一致现象。学者视野中的中产,强调的是非上非下的相对经济地位;大众概念中的中产,强调的是精英生活方式。"中"产与中"产"的分离,遵循着两套不同的评判依据、两条不同的认同逻辑和两种不同的诉求标准,并导致两类矛盾的认同现象。因此,如果清楚大众对两种身份代名词的理解,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中产身份不认同现象就可能成为一个虚假命题。  相似文献   

10.
血缘身份与契约身份--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现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和 《思想战线》2005,31(1):112-118
今人对梅因"从身份到契约"这一进步的规律赞誉不减.但这一规律的基本概念似乎显得比较模糊.原始社会存在身份,但这种身份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进入国家社会以后,身份并不因国家的契约性质而由此消除.国家通过法律确定人的身份,这种身份既有血缘的又有等级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身份仍然存在,而这种身份建立在个人意志自由的契约基础上,形成了后身份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万笑男 《前沿》2013,(18):152-154
1950年代的妇女解放话语,把旧中国的妇女建构成旧时代的牺牲品和等待解放的可怜虫.1957年9月,围绕“影星周璇之死”的各种言说,也遵循了这一大的时代基调.与周璇同时代的电影女演员纷纷发表言说,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完成了女演员是“旧时代牺牲品、新时代的幸福人”的自我建构.对国家权力活语的迎合,是电影女演员在1950年后期的一种生存策略,帮助她们获得清晰的社会身份和更好的事业前景.然而,在此过程中,她们作为女性的主体身份和自我意识却逐渐模糊.  相似文献   

12.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农村成为产业工人,她们在生活和情感方面产生了新的需求。从对外来青年女工的社会网络以及婚恋观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外来青年女工受到三重身份限制,即农民、工人和女性三重身份的限制。这种身份限制是她们的婚姻恋爱愿望受到压抑及影响婚恋和家庭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郭杰  葛孝亿 《传承》2009,(20):124-125
教师拥有多重的身份,制度变迁与自我构建是分析教师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从身份认同研究取得的共识出发,审视当前教师"身份认同"中存在的冲突现象,以期实现教师"身份"的重置与"身份认同"的获得。  相似文献   

14.
正在家庭里,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在工作中,她们是妇联主席、医护人员、山区教师……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基层人大代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济源示范区人大战线上有许许多多的她发扬"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贡献着她们的力量和担当。  相似文献   

15.
教师拥有多重的身份.制度变迁与自我构建是分析教师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从身份认同研究取得的共识出发,审视当前教师"身份认同"中存在的冲突现象,以期实现教师"身份"的重置与"身份认同"的获得.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自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自我实际是真实自我、想象自我和分裂自我的综合体,归根到底是现实社会交往主体行为方式在网络世界的体现。因此,网络"自我"身份不仅是新型网络交往行为的结果,而且反过来对网络行为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负面影响。健康网络"自我"观念的确立是人际健康网络交往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刘慧姝 《思想战线》2005,31(4):120-124
麦克因斯的性别理论揭示了现代性与性别身份的关系,并认为性别主导着文化的各个方面,现代性的矛盾冲突在于为真正平等的公共权利而进行的持续、艰巨的斗争.该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自由政治,系统地瓦解了父权制,为女性斗争创造了条件,同时,反对把"个人的"看作"政治的",提出只有在一种更平等的性别分工前提下,才能谈社会性别身份的解放和发展自我人格等话题.  相似文献   

18.
李金 《学习与实践》2006,(11):89-96
本文试图使用“去身份化”和“再身份化”的概念来把握中国社会在体制改革和市场化中分层秩序所发生的变化。原有身份格局的解体——去身份化并不意味着身份失去了社会意义,它同时也是再身份化的开始,即建立新的身份资源关联、提出新的权利诉求或设置新的社会限制并加以合法化的过程。这一双向的过程至少意味着身份性原则对市场化中利益格局的形成仍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性别身份的视角对女性如何理解并塑造有效领导和成功领导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来自建筑行业140名女性的开放性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不同职位女性在领导有效性、职业发展、满意度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描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结果发现:建筑行业女性对有效领导和成功领导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她们主要以他人导向且女性刻板特质来刻画领导有效性,对职业成功的描述则主要集中在自我导向且男性刻板特质方面.基于以上性别身份认同,女性对塑造有效领导和实现职业成功作出的策略性选择均与能力和职业发展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社会,消费成为社会中占主导位置的力量,消费也成为人们构建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青少年期也是个体身份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青少年在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受到消费主义的极大影响。更多的青少年通过消费彰显个性、品位,消费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身份认同的路径,然而青少年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加剧了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