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商业贿赂犯罪频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导致资源浪费、物价上涨、假货横行、工程质量下降等恶果,极大地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而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的提升,犯罪手段隐蔽性的增强,使可供勘验的现场痕迹物证减少,侦查犯罪、获取证据的难度加大。商业贿赂犯罪侦查必须从犯罪时空选择、资金表现形式和名义、资金转移方式等特点出发,运用资金查控的方式,沿着资金流向进行侦查、控制、收集证据。  相似文献   

2.
商业贿赂犯罪大量表现为单位犯罪。我国单位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存在单位商业贿赂犯罪与涉公贿赂犯罪界限不清、单位商业贿赂犯罪与涉公贿赂犯罪刑罚不平衡、单位商业贿赂犯罪与自然人贿赂犯罪立法不平衡等问题。其原因在于立法者对公法益和私法益的不同态度以及对单位犯罪的认识不足,应通过刑法修正案完善这方面立法。  相似文献   

3.
广义的商业贿赂是指凡是发生在商业领域的行贿、受贿与介绍贿赂现象,都可以称为商业贿赂。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商业贿赂中的谋利益问题、商业贿赂的犯罪对象问题、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而要完善商业贿赂犯罪立法,应该设立专门的反贪污贿赂法;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加大商业贿赂犯罪的经济惩处力度;加大对行贿者的惩处力度;减少商业贿赂犯罪死刑的适用;增加财产刑的适用;在商业贿赂犯罪中增设资格刑;加强对商业贿赂关联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4.
商业贿赂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类罪,严重破坏着市场经济秩序,运用刑法手段规制此类犯罪已刻不容缓。由于立法上的疏漏,对商业贿赂相关问题的司法认定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均产生不同的认识,给惩治商业贿赂犯罪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和范围、商业贿赂犯罪的客体、犯罪对象,以及该罪在认定中的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中的“职务”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理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便于在司法过程中准确认定和打击商业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5.
“两高”:正确区分贿赂与正当馈赠界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针对当前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法律适用依据。《意见》共十一条,主要涉及商业贿赂犯罪的范围,“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认定,医药购销、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中商业贿赂犯罪的认定,商业贿赂犯罪的犯罪对象及其数额的认定,商业贿赂犯罪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商业贿赂犯罪罪与非罪的认定以及商业贿赂犯罪共同犯罪的认定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论商业贿赂犯罪的界定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贿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目前表现得越来越严重。商业贿赂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严重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败坏社会风气,也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并妨碍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正是基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在2006年年初作出重大决策,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斗争。鉴于目前社会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商业贿赂存在模糊认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对商业贿赂犯罪涵义及相关疑难问题的研究,为刑事立法提供理论依据,为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提供法律支持。指出了商业贿赂的危害和我国目前治理商业贿赂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如何构建商业贿赂的防治对策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六) 对商业贿赂犯罪之改进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6月29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对现行刑法作了许多修正。其中,两条重要的修正就是对商业贿赂犯罪的修改,主要内容是对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和对象作了扩大的修改。这样的修正是治理商业贿赂犯罪、弥补刑事法网不足和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必然要求。两个新修正的罪刑条款涉及的罪名应重新调整为“商业受贿罪”和“商业行贿罪”;司法适用认定中应注意两个新罪均属特殊犯罪主体;两个新罪的犯罪成立之数额较大都应以2万元以上作为定罪起刑标准。但对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修正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废除两个新罪的主观罪状中有关“谋利”的规定;二是增加单位商业贿赂犯罪的内容;三是扩展商业贿赂犯罪对象的范围;四是添补商业贿赂犯罪基本犯的罚金刑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李正印 《前进》2006,(10):20-21
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是治理商业贿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惩治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执纪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主管(监管)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有效加大查处案件力度,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进行。一、有效加大查处案件力度,必须充分认识查处案件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查处案件是专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商业贿赂不仅仅是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也不是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大量事实说明,商业贿赂犯罪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严重违背了国家法律,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对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要…  相似文献   

9.
论贿赂推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贿赂推定,是适用于贿赂犯罪的一项特有证据制度,具有自身特点和适用价值,不违背无罪推定的基本原则。我国在立法、司法实践和法学理论上均未承认贿赂推定,但鉴于仅靠传统的证据规则无法有效打击贿赂犯罪,建议从立法层面上设立贿赂推定条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侦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商业贿赂行为已渗透到了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的发展态势。本文从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概念、特点入手,结合该类案件的特点从侦查现状出发,探讨了如何构建有利于破获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模式———从人到案侦查模式,并联系成功个案重点论述了侦查商业贿赂案件策略方法:避实击虚,找到案件突破口,从相关人员获得证据,迅速固定证据,以求服务于侦查实践。  相似文献   

11.
医药购销领域存在的商业贿赂行为,不但败坏了医生的职业道德,还是造成当前药价虚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已被列为商业贿赂重灾区之首,打击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犯罪形势比较严峻。本文将在对当前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犯罪的现状、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对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成因、查处困难进行剖析,并由此进一步提出防范和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问题日益猖獗,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严厉打击商业贿赂已成为社会共识。商业贿赂的“发现难”决定了打击商业贿赂必须重视举报制度,而我国目前的举报制度却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的举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商业贿赂是广大人民群众所痛恨的社会公害。我国惩治商业贿赂的立法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依然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商业贿赂的有效治理。本文针对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主体范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经济社会中,商业贿赂犯罪在经济活动中不断蔓延,逐渐渗透到商业活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之中,是制约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它不但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极大地抑制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惩治商业贿赂犯罪,净化社会环境,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识。笔者试从商业贿赂犯罪的内涵出发,辨析罪与非罪的界限所在,以期防范商业贿赂犯罪机制的有效完善。  相似文献   

15.
商业贿赂中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财物的行为常有发生,因社会发展使得受贿行为方式花样繁多,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难度。面对相关案例时,需要明确受贿罪保护的法益是职务行为的公正性,受贿的本质是以职务行为中的权换取行贿人给予的利,只要受贿人有接受贿赂的意向,客观上接受了行贿人提供的利益就可以成立受贿罪。最后的利益是否在受贿人手中并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  相似文献   

16.
贪污贿赂犯罪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毒瘤,当前我国贪污贿赂案件侦查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贪污贿赂案件的侦查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提出了严峻挑战。从总结当前贪污贿赂犯罪出现的新特点入手,探究侦查工作开展所遇到的困难,以侦查实践为根本落脚点提出解决对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实务工作者启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立法的完善和受贿犯罪规律的变化,以往那种强攻硬取口供的侦查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侦破受贿案件的需要。检察机关应当将侦查受贿案件的工作重心前移,在传唤犯罪嫌疑人前全面细致地收集证据,同时运用各种审讯技巧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并固定各个环节的证据,如此才能顺利侦破受贿案件并确保案件质量。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商业活动的日益繁荣,利益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商业经营者为了争夺商业资源、获取高额的商业利润,不惜利用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于是,商业贿赂犯罪就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的一颗毒瘤,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清除,将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市场腐败盛行与经济增长乏力并危及社会稳定。究其原因,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竞争机制不健全、公共权力干预过当以及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的缺陷,是产生商业贿赂的土壤和根源。  相似文献   

19.
贪污贿赂犯罪主要侵犯国家的廉洁制度,同时侵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关系。贪污贿赂的泛滥,不仅严重腐蚀了国家肌体和人们的灵魂,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而且阻碍了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能否有效地抑制和消除贪污贿赂犯罪,直接影响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拟对贪污贿赂罪的构成及本类罪与相关类罪的界限等问题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