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伟 《前沿》2011,(18):59-62
养生思想是传统生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郭店儒简所见之养生思想却很少有学者关注。郭店儒简对养生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在生理层面上认识到需要对血气进行保养;在心理及社会层面上认识到需要用道德品质及"乐"对"心"进行保养。郭店儒简的养生说为早期儒学养生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学的文学 ,从生与死的辩证联系中审视人生 ,死亡意识便成了文学创作徘徊不去的结。死亡情结、死亡意象、死亡悲剧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令人玩味的现象。通过它们 ,作者超越了死亡 ,实现了对生的反观、寻味及对生的珍视与满足  相似文献   

3.
现行司法解释的规定缩小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适用范围,应予纠正。“因逃逸致人死亡”不应属于交通肇事的结果加重犯,将其认定为情节加重犯较为合理。“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不仅包括第一次肇事行为的被害人,还包括肇事行为人逃逸过程中又发生的交通肇事而致死的人。如果肇事行为人因交通肇事行为致人重伤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无论其当时的主观认识如何,只要产生了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结果,他都应当承担逃逸致人死亡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宣告死亡制度的立法价值在于通过推定自然人已经死亡的结果,稳定因失踪人生死不明而引起人身关系及财产关系的不确定状态,达到重点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的目的。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本用于稳定失踪人民事关系,保护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宣告死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却可能为利害关系人带来新的权益损害,弱化法律实施效果。本文将以宣告死亡制度对被宣告死亡人配偶权益的影响为视角,探讨我国宣告死亡制度存在的不足,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是教育主客体良性互动的现实要求.实践证明,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在制度依据、理论积淀、实践探索等方面具有可行性,但需要对其进行顶层设计、合理规划,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死亡哲学的指导思想,又遵循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原则,还要加强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大宣传力度,实现死亡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最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死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研究,中世纪以来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由于宗教情怀曾十分坦然,所以死亡的过程和死亡本身可称为“驯服的死亡”。而到20世纪中叶,死亡的观念和处理死亡的方式不但被世俗化,而且被医学化。考虑到西方人死亡观念的演变和现代医学对死亡处理方式的影响,阿里耶斯认为,传统“驯服的死亡”到20世纪50年代已被“野蛮的死亡”替代。与阿里耶斯的观点不同,云南丽江纳西族在民间信仰的影响下,仍然推崇应该发生在家中的“驯服的死亡”,虽说在部分纳西族人中,“野蛮的死亡”已成为制度化惯习。  相似文献   

7.
死亡意识与艺术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亡意识是人类产生的最后标志。一切人生观、价值观皆源于死亡意识,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均须置于死亡的天平上加以衡量,人生因有了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而呈现出高下。死亡意识中对永恒与绝对的追问,直指生命与世界的真义与本原。对生存意义的终极追问,使得生命的真实性得以呈现。创造活动基源于人类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和核心即死亡意识。创造是对死亡的反抗,是超越死亡的努力。艺术从生存的本真境况出发,将隐藏的生命本质昭示出来,将人的超验的价值内涵昭示出来,让我们在寻求永久依托的过程中,竭力接近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8.
政策问答     
《劳动保障世界》2009,(10):38-39
1.我丈夫是一家企业的职工,前不久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因工死亡。家中还有两个不满18周岁的孩子都在上学。家里老人70多岁,我身体又常年有病不能干活,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请问: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和供养亲属抚憧金有什么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刑法》提高了对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犯罪情节的量刑幅度,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所以,应正确理解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概念和内涵。笔者认为应将“逃逸”定义为不履行及时救助义务而逃离肇事现场的是“逃逸”。  相似文献   

10.
许佳 《人民论坛》2012,(26):222-223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她一生创作了大约1775首诗歌和片段,在这些作品中,诗人对死亡问题异常关注。文章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对狄金森死亡态度从恐惧死亡、直面死亡到超越死亡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出诗人对死亡的独特情结,这无疑是诗人对死亡的另一种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11.
王军福 《前沿》2012,(4):116-118
近年来,有关官员“非正常死亡”的新闻不断传出,逐渐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强烈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有18名官员“非正常死亡”,2010年和2011年各有11名以上官员“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官员的级别有科级、县处级、厅局级,甚至省部级。范围从党委、政府到金融、教育、税务、公安,覆盖各个领域。官员非正常死亡的方式以跳楼自杀为最多,此外,还包括上吊、卧轨、撞墙、割腕等。官员“非正常死亡”现象是时下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热点。本文归纳分析了官员“非正常死亡”现象的特点、类型和原因,探讨了怎样看待官员“非正常死亡”现象的问题,并总结了几点教训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死亡沉思今日依旧在召唤有心人去倾听死亡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此在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之大限——死。死亡是此在的终点,它不间断地贯穿于人的存在中。死亡是人的存在的最固有、最亲自、不可超越、不可确定、最本己的可能性,死亡伴随着人的出生就已存在,只要此在"活着",他就不得不承担着死亡。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作为存在个体的自我应当能在良心的呼唤之下,为自己的生存做以深刻地思考,走向生活世界,获得自由之新生,找寻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的发展改变了死亡的定义。应器官移植摘取人体器官的需要,脑死亡日益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死亡判断标准。在死亡判断上,心肺死亡说与脑死亡说分别反映出朴素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各有优劣。在现代社会,死亡二元论基于心肺死亡说和脑死亡说,应成为器官移植发展中的死亡判断标准,但立法应将脑死亡严格限定于器官移植的善良目的。鉴于脑死亡尸体的特殊性,移植摘取脑死亡者器官应受到合理伦理道德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乔友林 《前进论坛》2011,(10):51-51
癌症是全世界死亡人数中一个主要死亡原因。在2005年公布的全世界5800万死亡人数中,癌症死亡人数达760万(占总数的13%),导致癌症总死亡率高的主要癌症种类依次为:肺、胃、肝、结肠以及乳房。癌症死亡人数的70%以上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并呈迅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田美丽 《理论月刊》2004,(7):138-140
死亡和再生既是原始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型主题。现代剧作家从社会整体的蜕变和个体变化两个方面强调了死亡与再生的意义,特别是通过表现英雄死亡的意义以及人们精神状态由消沉到振奋的过程,使死亡与再生主题与现实社会斗争密切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当生存要以丧失自由为前提,而自由则必须用牺牲生命为代价时,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当我们认同生命是一个过程时,那么生命在时间里的延续是不是尺度?而当这种延续是评价生命的尺度时,人与这世间的动物仍至所有的生物又有什么样的区别?本文通过安提戈涅的悲剧故事揭示了“生存与死亡”这一命题内所掩藏的一个巨大的吊诡, 并提出在人类自由中思想自由是最重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死亡”是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在其早年作品《存在与时间》中,他将死亡界说为一种“我的死”。“我的死”并非海德格尔的文学性发挥,而是奠基于坚固的逻辑性基石。本文在深耕《存在与时间》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四个环节的展开,还原呈现了海德格尔对“我的死”的逻辑建构。第一,对“死亡”进行语言学澄清,以将死亡从日常性中抽离出来;第二,论证“死亡”的必然性,从而突出了死亡问题的紧迫性与不可逃避性;第三,论证“死亡”的“向来我属性”(Jemeinlichkeit),从而标画出死亡的主体性;第四,指明死亡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从而揭示出死亡的生存论内蕴。至此,“我的死”最终呈现为:此在(Dasein)唯有在本己的死亡可能性中“先行(vorlaufen)到死”,才能本真的开展自己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崇高品德内涵丰富,涵盖了人性"真、善、美"的各个方面。它的形成既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是周恩来刻苦修养、自觉自律的结果。它的形成对当代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养成有很多启示,重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养成的作用,重视发挥养成教育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养成的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道德品质养成的社会氛围;青少年应主动加强品德修养并不断增强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杨俊 《求索》2007,(11):150-153
雅斯贝尔斯作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和奠基者之一,极其重视死亡问题。他把死亡看作最本原的临界处境,认为体验死亡这样一种临界处境,就是筹划人生,就是在从事哲学思考。他还把死亡问题放在生存的历史性中去理解,从而提出了一种注重现在的思想。最后,他主张将对死亡的恐惧转化为面对死亡的勇气,号召人们严肃地对待死亡问题,要视死如归,无所畏惧,从而在生命的终极意义上确定自身的生存。  相似文献   

20.
藏缅语民族的死亡起源神话包括"分寿岁型"神话与"不死药型"神话两类。这两类神话包含着藏缅语民族对死亡三个层次的认知:首先,死亡观念是在与永生观念的对照中凸显出来的;其次,人的寿岁的意义是在与其他事物之寿岁的对比中被赋予的;最后,自然死亡的观念是非自然死亡观念的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