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41年前后台湾<风月报>上爆发的"台湾诗人七大毛病"的论争,是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的延续."新文学"一方强调文学要有社会性、时代性以及表现真情实感,反对摹仿、做作;"旧文学"一方则更注重于艺术形式的完美和文学的消遣娱乐功能,反对承担社会使命.论争中鲁迅、胡适等的一再被提起以及注重时代性、社会性文学理念的契合,再次证明了台湾新文学与祖国五四新文学的密切渊源关系.而旧文学历经20年仍未被新文学所打垮,原因之一在于台湾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固守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据台湾最重要的左翼文学刊物《台湾新文学》诞生于日本殖民统治政策逐步收紧的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此时的政治话语论述要求文学活动同质化并参与政治翼赞,逼迫文学活动适应政权对文化的需要而作出转型。《台湾新文学》在殖民强权所制造的"文化繁荣"中无意助力,只能勉力维持,在有限的文化资源里坚持将左翼理念暗中传递,与读者达到声应一致的目的。通过将台湾20世纪30年代以左翼文学刊物发行为主的文化生产惨淡经营的现状与彼时中国大陆左翼文学生产盛况进行对比,可以体悟到《台湾新文学》作为殖民话语论述强势压迫下的左翼抵殖民能量的难能可贵,并对刊物所达到的左翼文学成就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试论《自由中国》的文艺栏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11月创刊的台湾政论性刊物《自由中国》,在台湾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提供了大量颇具艺术品味的作品,并为台湾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范式。目前两岸的台湾文学史著述中,谈及50年代的台湾文学,多是简单划一地谈其战斗文艺。有关《自由中国》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政治或经济等问题上,很少从文化和文学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自由中国》的文艺栏为分析场域,试图回到历史现场,探悉其与台湾文坛的密切关系,力求再现50年代台湾文学的多元风貌。  相似文献   

4.
李新华 《台声》2004,(4):32-34
小男孩阿文出生在日据时代的台湾,祖籍大陆福建,祖父是一位古道热肠、医术精湛、具有鲜明民族气节的老中医;父亲是毕业于医学院的外科医生,后因反对日本占领者诱导台湾人吸食鸦片而惨遭迫害,英年早逝;母亲美丽善良、勤劳坚强,用柔弱的肩膀支撑家庭、抚育幼子。因此,阿文的成长既留下了日据时代的烙印,更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滋养和熏陶。影片主要以阿文在台湾时期的成长经历为主线,通过对祖父、父亲、母亲、阿美、阿忠、秀子、武夫等人物的思想、行为和命运的艺术表现,展现了一幅生动细腻的台湾乡土生活长卷,演绎了动荡年代台湾人民荡气…  相似文献   

5.
《台湾日日新报》对近代中国大陆的报道以政治人物与政局方面内容居多。这些报道有特定的对象,其中关于张学良的报道数量仅次于蒋介石。这一现象主要不是源于台湾民众关注张学良,而是日本对东北的侵略野心。该报试图通过塑造张学良的“亲日”形象抵制东北易帜;易帜后张学良形象的捩转,是该报反对中国统一的表征;“九一八”事变后,该报又以“暴虐将军”张学良粉饰日本侵华。由此观之,贬抑、诋毁甚至妖魔化中国,抬高、粉饰日本是《台湾日日新报》相关报道的核心目的,借以为殖民当局割裂两岸、同化台湾乃至战争动员等图谋服务。  相似文献   

6.
宝岛乡愁     
周振华 《北京观察》2010,(12):45-47
近些年,常听朋友这样说:“我去了趟台湾,这圈走的这辈子都难忘,不虚此行啊!”看得出,台湾留给每一个去过那里的祖国同胞的印象都是真切的,透彻的,刻骨的。每每谈起这个话题,这些人都是滔滔不绝,甚至有些激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光复初期台湾出现的《前锋》、《台湾文化》、《创作》等刊物以及《和平日报》、《新生报》等报纸副刊为主要考察对象,论述当时一度出现的争相介绍、研读鲁迅的热潮,其形成和消退的过程及原因,并指出它显示中国新文学优良传统在台湾播迁和赓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天柱 《台声》2011,(11):60-60
许多次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无论置身何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为炎黄中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相似文献   

9.
许大律师     
刘聪玲 《台声》2011,(9):55-55
“聪玲,我来北京啦。”接到台湾许文彬大律师的电话,一点都不奇怪,他来大陆的次数实在太多了。 “我们在说,遍插茱萸少一人。你什么时候来台北啊?”这时候,他一定是跟大陆记者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亲如泉州     
连林 《政协天地》2011,(1):58-58
朋友诚邀,游了台湾,在短短的几天里行程紧凑紧张,虽然免不了"上车睡觉,下车尿尿"的尴尬,但那里浓浓的乡亲情谊,却不能忘怀。 从南安石井乘坐"泉金"航线客轮,经70多分钟的航行到达金门水头码头。  相似文献   

11.
台湾自1895年《马关条约》被割让给日本后,出现了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不甘当亡国奴,不断地为台湾回归祖国而努力。谢南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早年在台湾从事民族解放运动,30年代以后,他返回大陆参加抗日战争,为光复台湾尽力。战后,他到日本当外交官,50年代初回大陆,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仍致力于台湾和大陆的统一,人们至今怀念着这位爱乡爱国的老前辈。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0,(2):115-115
美国众议院不顾中方的多次严正交涉,于今年2月1日通过了所谓《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这是美国国会自1979年通过《与台湾关系法》之后,再次企图通过国内立法的形式,全面加强美台军事联系,为中国的统一大业设置障碍。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3.
王晓波 《台声》2006,(10):22-23
在2000年底,日本出版了一本畅销漫画书,书名叫《台湾论》,著者是日本右翼人士小林善纪,他在书中大肆鼓吹日本军国主义,歌颂日本对台的殖民统治,称日本的殖民统治是“最有良心的统治”,甚至称抗日义勇军是“流氓”“、土匪”。《台湾论》的内容是小林善纪在台湾访问的一些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接受“皇民化”的老台湾人,如李登辉、许文龙、金美龄等人。次年初,《台湾论》的中译本在台发行,有一天,我突然接到林宪老先生的电话,说有事要来台大看我。林老已年高八旬,爬上哲学系馆三楼来看我。原来是他对《台湾论》有意见,要我把他老人家的意见发表出…  相似文献   

14.
邓靖 《台声》2013,(6):72-72
4月30日至5月2日,旅居加拿大的原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河南省南阳籍著名诗人、市作协名誉主席痖弦先生回到家乡南阳,应邀拍摄《他们在岛屿写作》台湾文学大师系列纪录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由台湾目宿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是=争门为台湾文学大师拍摄的系列纪录电影。第一系列于2009年至2011年期问进行拍摄,选取了林海音、周梦蝶、  相似文献   

15.
古远清 《台声》2003,(8):15-17
取材于台湾土地和人民的台湾文学,在戒严时代,一直是研究禁区。当局为了防止“台独”势力渗透,不许由“台湾”命名的社团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谁提“台湾文学”,会被认为不赞同“中华民国文学”,就会被安全部门过问,因而各大学根本不敢设立台湾文学课程。直到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的80年代,寻访台湾文化根脉的呼声高涨和本土思潮迅速占领各种阵地之际,情况才有所改变:1995年5月,“台湾笔会”与众多文化团体联手,邀请一批文化界人士和民意代表,到“立法院”举办公听会、记者会,强烈要求教育部门允许在各大专院校建立“台湾文学系”。…  相似文献   

16.
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在中华文化的逻辑发展上 ,呈现出与同时期大陆文学不同的运动轨迹与存在形态 ,形成台湾文学现代性的独特性格 ,并为台湾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和范式。而台湾的海外知识移民形成了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群 ,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收获和代表 ,深远地影响了欧美华文文学的发展。东南亚华裔青年学生到台湾留学 ,以及台湾作家到东南亚华人社会讲学、参与文学营等活动 ,扩大了台湾文学对东南亚的影响 ,形成了这一时期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中的台湾文学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宗武 《理论月刊》2003,(7):8-10,28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党要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是对党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的继承、发展和新的概括,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新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鲁迅与沈从文是不相同的,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的态度不同,对文学本身的意识也不同。他们相互之间的批评和反对,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要素。我以为,以小说为例,鲁迅的代表作是《阿Q正传》,沈从文的代表作是《边城》。读过  相似文献   

19.
百味书屋     
《台声》2004,(9):84-85
台湾新诗十家论 作者/陶保尔 有人把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比喻为“荒凉的月球”。而在这荒凉的月球上,竟然逐步诞生了不少优秀的诗人诗作。长期以来,由于交流受阻,大陆鲜有人研究。所幸,淮南师范学院华文诗歌研究所所长陶保尔对台湾当代十位诗人(如余光中、洛夫、张默、林亨泰等)及其诗作进行了研究,并著述成书。  相似文献   

20.
刘方涛 《前沿》2010,(22):41-43
〈反对本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它反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为反对本本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是引人注目的.本文就是从〈反对本本主义〉认识层面上,谈谈如何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