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會親記     
今年三月初,江蘇省啓東縣政协委員、台屬朱蔚接到在台湾的父親從香港發出的一封信。信中說:‘我现在在香港,准備來大陸探親,請你和女婿先到廣州華僑飯店會親。’朱蔚接信後既高興又感疑惑不解,我们家在廣州舉目無親,父親爲什麽叫我们俩去廣州相聚呢? 朱先生於一九四九年和太太到台湾,朱先生在軍界任職,太太在生産鞭炮時不幸身亡。目前,朱先生已年逾古稀,兒孫满堂,退休後在仁爱之家安度晚年,有時還弄墨繪畫,增加些家庭收入。他在台灣一直思念着大陸的親生女兒,一九八三年,輾轉和女兒取得書信聯繫,互寄照片,激起了他思親回鄉之情。當他二月底到達香港後,憂慮頗多,他想:‘過去我  相似文献   

2.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以下簡稱台盟)領導人、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政論家李純青先生於一九九○年五月二十日心臟停止了跳動膫鱽?許多台胞、前新聞界同仁和國内外的親朋好友紛紛來電來文表示哀悼,認爲他的逝世是祖國統一事業和中國新聞界的一大損失。我與李老相識於一九四六年的上海,以後四十多年中經常受到他的教誨,後來又在他直接領導下工作腋鼱懯チ艘晃豢删吹膶煻慈f分。李老的祖籍是福建省安溪縣,其父去台灣定居,經營茶業。他幼年時期在台灣目睹過日本統治者對台灣人民的壓迫,逐渐形成了强烈的爱國心痪哦迥晁较瞄T集美師範呛書,後又到上海大陸大學學習,畢業於南京中央政治大學。在這期間,他接受了進步思想。後到日本留學。“七七事變”爆發後,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監利縣政協委員裴女士的舅舅鄒先生去台灣三十多年了。自從兩岸親人取得聯繫後,魚雁不斷。後來,鄒先生不再滿足於互相通信,而想聽聽家鄉親人的聲音,兩次打電話到監利老家,與親人通話。裴女士深知舅舅的心願,索性把家人的声音录下来輾轉带去台灣。鄒先生收到後,如獲至寶,抱着录音机百聽不厭,有時聽得哈哈大笑,有時對着录音機老淚縱横,甚至晚上睡覺,也把錄音机放在床頭。半夜醒來還打開聽聽,真是魂牽夢繫。之后,鄒先生又把近年從大陸帶到台灣的錄有家人鄉  相似文献   

4.
父親生前身在寶島做盡了思鄕之夢,直到臨終也實現不了興親人團聚的宿願;他含怨辭世後,我却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去台灣為他奔喪的機會。悲慘的話別父親是四十年前隨國民黨軍隊去台灣的?敃r,他從家門前的碼頭乘船時,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悲慘的情景。父親拉着淚水汪汪的母親,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着:“這裏到台灣用不了二十四個鐘頭,我去後會時常回來看你的,你千萬別太難  相似文献   

5.
有一首歌曲《龍的傳人》,流傳極广。作者就是台灣校園歌曲的開創者侯德健。他已於幾年前來到大陸,現定居廣州。而他的父親侯國邦仍在台灣。他專門選在龍年請父親回家鄉——四川省巫山縣探親。龍年八月一日深夜,星光燦爛,皓月東升。壯麗的長江三峽深處巫峽西口、縣城会仙橋西邊「小洋房」的曬台上,凉爽的江風吹拂,歡聲笑語蕩漾,時而發出「叮噹」的酒杯撞擊聲。席间,侯德健與年逾花甲、頭髮花白的父親,正同侯氏親人及新結識的朋友們一邊痛飲故鄉美酒,一邊暢抒胸懷。  相似文献   

6.
過去的五年,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在農村取得了重大進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推廣後,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村經濟開始向專業化、商品化、現代化轉變。許多有親人在台灣的家庭,紛紛走上了致富道路。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四日這一天,在結束台灣海峽兩岸長達三十八年隔絕的進程中,無疑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台灣國民黨中央常委會於這一天上午通過了台灣居民到大陸探親的方案。該方案規定,除台灣的‘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血親、姻親、三親等以內的親屬者,得登記赴大陸探親’。台灣‘行政院’已原則上决定由台灣紅十字會機構擔任中間角色,協助島內居民辦理申請大陸探親事宜,‘內政部’並於第二天公布了實施細則。  相似文献   

8.
在僑鄕大埔和福州,分別流傳着廖老、劉老助人為樂的故事。廖斯侖把歸僑當親人“柳毅傳書”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古老故事了,但流傳在廣東大埔縣的“廖老傳書”也許沒幾個人聽說過。廖斯侖,今年六十七歲,曾任大埔縣歸僑聯合會主席錾M?切身感受過海外赤子離鄕別親之苦。他於一九七九年到縣僑聯任職後,即主動爲僑屬尋親牽綫搭橋陙?他親自爲全國十多個省市的歸僑、僑眷發出數百封尋人信函,已使八十多戶失散的親人重新取得了聯繫,因此被廣大歸僑、僑眷熱情地稱爲“當今柳毅”。一九八六年他被評爲全國僑聯工作積極分子。在他的帶動下,縣僑聯一直把爲僑屬尋親看作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縣僑聯與近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五十九個華人團體及十七家華文報刊取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個叔叔在台灣。在過去的四十多年間,我一直未見過他。聽母親講,叔叔去台灣後最初兩年,同父親通過幾封信。後來,聯繫中斷,不知生死。我五歲時,父親去世,似乎把叔叔在家鄉的往事也帶走了。母親既要工作以維持生活,又要關心、照料我和四個姐姐,擔子更顯沉重,也就无暇提起叔叔。我和姐姐們漸漸長大,那位從未謀面的叔叔却使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举步維艱,升學、工作無不受到影響。對此我們不免耿耿於懷,也對那位不知長得什麼模樣、却總是无所不在的老叔,產生了一種無名的‘怨恨’。然而,‘血畢竟濃於水’。一九七九年以來,随着各項政策的落实,我们全家人变得心情舒暢了。於是,我和姐姐們又重新憶起那位  相似文献   

10.
自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台灣當局開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交流和交往的內容不斷更新和發展,因此衍生的故事迭出不窮。過去一些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也有逐漸被淡忘者,滞留大陸台灣籍老兵的問題就是如此。兩年前,為爭取他們返鄕的權利,兩岸輿論和民衆給予了很大的關注,採取了一些積極的行動褥遁浾摰膲毫?台灣當局於一九八九年三月三十一日起,有條件地同意他們返台定居。現已有近一百五十人擕同妻子、兒女返回台灣落籍?识谝话忝裥\心目中,這一問題似乎已經解决了。但實際情况却是:這一批年愈花甲的老人返台之後,幾乎都面臨着極度的生活困境:救濟補  相似文献   

11.
潮陽的魅力     
地處粵東南海之濱的潮陽縣,面積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居住着二百零三萬人。這裏因人多地少,歷史上有“人縣”之稱。過去有大批勞力飄洋過海,到異國謀生;如今旅居海外的同胞有二百一十多萬,幾乎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潮陽人或其後代。最近筆者到潮陽農村採訪,看到這幾年由於縣里發展對外經濟,不僅解决了勞力的出路問题,而且還從外地招工四萬五千多人。一九八七年,潮陽建立經濟開發區後,對外經濟迅速發展。近十年來,全縣  相似文献   

12.
美籍華人潘維疆先生,是湖南長沙市人,幼年時隨他的父親潘佑强先生(原國民黨西南長官公署中將副司令長官,黃埔一期廬山中央訓練团主任,台灣‘總統府’戰略顧問,已故)去台灣,六十年代初去美國留學後定居美國,現任全美亞裔民主黨中央委员會副主席、美京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首席顧問、美國佛教行願學會理事長、美國寶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年來他為發展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為台灣海峽兩岸的統一,為我國的四化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旅美華人中深孚眾望。一九八四年,  相似文献   

13.
寻亲访友     
田人森寻弟田人茂田人茂,四川達縣人,一九五○年曾在達縣醫藥公司做事,一九五九年去香港。知情者函告:四川達縣張家鄉田家店田人森。张苗仙尋子胡新庆胡新慶,六十歲,浙江嵊縣人,一九五一年曾从香港來過信,後无音訊。知情者函告:浙江嵊縣廣利鄉宋家墩村張苗仙。潘亞寿尋伯父潘亞祥潘亞祥,一百零三歲,廣東電白人,八十年前去新加坡。知情者函告:廣東海南島樂東鶯歌海鹽場基修隊潘亞壽。施埃莉尋父斯特勞斯·施奈德斯特勞斯·施奈德於一九四七年八月底離開妻子陳松梅、女兒施埃莉,在上海乘美國運輸船黑将軍號到聯邦德国路德維希堡,並於次年一月來過一信。知情者函告:上海常熟路一五七號中國福利會嚴福夫。鞏俊英尋弟鞏俊陞鞏俊陞(恒軒),一九四八年隨二○八師去台灣。知情者函告:北京東直門外萬紅里安裝公司通風一隊鞏俊英。 紀国麟尋姨奶黄謝振榮叔纪华傑 黃謝振榮,七十三歲,四川人,與其夫黃連茹由台灣赴美国;紀華傑,六十五歲,河南開封人,曾在南京國民黨國防部任職,一九四九年去台灣。知情者函告:河南開封洪河沿街八十五號紀國麟。胡庆安尋兄胡庆豐 胡慶豐,七十多歲,湖北枝江人,抗戰時期考入重慶國民黨軍校,一九四八年離滬,據說在台灣。知情者函告:浙江杭州杭大新村二十六幢五十七號胡慶安。張喜萍尋兄張義德張義德,山東冠縣人,一九四九年去台灣。  相似文献   

14.
他們走了。帶着對北國冬天的美好印象,他們離開了這裹。兩個星期的時間轉瞬即逝,但不論是北國的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會吸引他們重返這裏。因為,北國的景和情使這些來自亞熱帶的台胞們實在難以忘懷! 春節剛過,第二屆台胞冬令營活動便在黑龍江省哈爾濱拉開了序幕,於二月十四日在北京結束。翻開我的日記本,與營員們朝夕相處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也許因為我是台灣人的後代——雖然至今我還沒有去過台灣——我對來自台灣的同胞有着特別親切的感情。此次冬令營的營員中有來自台灣島內的同胞五十一人,在他們中間,約三分之二的人是第一次回大陸。如遇仙境賞冰燈華燈初放,在冰雕薈萃的兆麟公園,正在擧  相似文献   

15.
郭萬明剛送走了幾位台灣來的客人,還沒落座,辦公桌上又響起了急促的電話鈴聲。他拿起話筒,裏面傳來瀘州市政府對台辦一位工作人員的說話聲:“我們這裏來了一位台胞,名字叫胡向余,是你們縣安南鄉人,明天回去探親。他與家裏幾十年未通過信,希望你們幫助尋親……”郭萬明放下電話,向同事交待了幾句,便怱怱出去了。在大半天的時間裏,他走訪了長寧縣的安南鄉、農勝鄉、挑平鄉、長寧鎮和宜賓市牟坪鄉,  相似文献   

16.
爲了加强台灣海峽兩岸同胞的聯繫,發展愛國統一戰綫,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於五月一日在福州正式成立。福建省是大陸台胞居住最集中的地方。福建與台灣僅一水之隔,自古以來兩省人民來往頻繁。現在居住在台灣的漢族同胞,百分之八十是福建遷去的,廣大台灣同胞親切地把福建叫做‘祖地故土’。目前福建全省有台胞一千多戶,六千餘人。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强全省台胞的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日,也就是台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徐璐結束北京之行前往南方繼續採訪的第二天,我在北京崇文門附近的一座高層建築裏,訪問了曾經陪伴這兩位記者遊覽市容的前台灣‘國大代表’張春男先生。張先生是台灣省彰化縣人,祖籍福建泉州。他身材魁梧,著深色西裝。他爲了謀求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於一九八六年二月攜帶家眷,從台灣取道東京來北京旅居。我們見面後,他興致勃勃地談起海峽兩岸隔絕近四十年後台灣記者第一次來訪大陸的熱門新聞。九月十五日凌晨,兩位台灣記者由東京乘中國民航班機抵達北京。張先生想他們初來乍到,不辨路徑,當天中午就趕到長城飯店去探望他們。這時候,他們剛剛睡醒。但一起床,便急急忙忙不顧旅途疲勞,要立即出動進行採訪,真是新聞記者本色。於是,張先生自告奮勇地陪他們乘車參觀了天安門廣場、故宮,遊覽了王府井大街和東華門夜市。同鄉異地相逢,自然格外親切。次日中午,張太大親自做台灣風味的菜餚,在家設宴招待了兩位遠道而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河南省商城縣伏山鄉石冲村周時傑先生,收到了從美國洛杉磯輾轉寄來的一封信。信中說,居住在台灣、海外的周氏族人商定,要修寫族譜,請他代為查詢故鄉周氏親属情况,並隨信寄了現居台灣、美國等地的七十多名周氏族人名單,要求一個一個查找他們的先祖世系和史迹。周時傑先生深為台灣和海外同族親人尋根念祖的赤誠之心所感動。接到信的當天晚上,他就提筆寫了回信,表示支持親人尋根,贊成修周氏族譜,原盡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尋親訪友     
隙中九尋兄陳中和陳中和(春瑞),七十三歲,廣西橫縣人,一九四○年離家當兵,據說於一九四八年去了台灣檎哒埡?廣西横縣磺州縝城司街六三三號陳中九。楊培珠尋兄楊培生楊培生,六十歲,廣西橫縣人,一九五○年曾從台灣寄回一封信檎哒埡?廣西南寧市新陽路十號楊培珠(楊志文)。黄植蘭尋夫孔慶新孔慶新,七十九歲,廣內永淳人,一九三九年參軍去台灣檎吆?廣西南寧市石柱嶺二路四號孔繁斌。廖國祥尋兄廖國仕廖國祥,廣西賓陽人,一九七三年曾通過香港寄回  相似文献   

20.
三四十年代活躍在我國文壇的著名教授梁實秋,離開大陸已經三十七年了。近幾年,他在海外和台灣報刊發表了許多思乡怀旧的文章,引起人們的極大兴趣。今年五十九歲的梁文茜,是梁实秋的长女。三十年來,她歷盡坎坷。有歡樂,也有悲戚。可是近十年,她諸事遂心,不僅連升三級,還成了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四特邀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且二子一女,都已成家立業。更使她高兴的是与父親取得了聯系。一九四九年她父母帶着弟妹去台灣,她留戀北大的火熱生活,不願放棄學業,留在了北京。誰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一九七四年,她通過在美國的弟弟妹妹終於得到了父親的信息,但母親已病逝異邦。一九八二年,她去美國西雅圖探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