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     
<正>中办国办出台公务接待新规据新华网2013年12月8日载,为遏制铺张浪费和"三公"消费乱象,中办国办8日公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从用餐、住宿、出行等多方面提出了简化公务接待的细化要求。规定要求切实压减不必要的公务接待,加强接待费报销结算管控,实行县以上接待信息公开并强化对接待问题的问责。明确提出,公务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相似文献   

2.
<正>讲话是公务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有一定职务的领导者来说更是如此。但公务讲话不仅仅是有一定职务的领导者的讲话,凡是主管了一项工作的人员,虽然没有带"长"字,虽然没有担任领导职务,但在公务活动中,也是经常要涉及公务讲话,如:向上级汇报工作等等。"领导者"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职务系列来说,除了最高的一个职位之外,其他的领导职位都具有两重性,即:对下一级来说是"领导者",而对上一级来说,又是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公务接待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些地方响亮地喊出了"接待就是生产力"的口号。这就令人不安了。公务活动中的正常接待是必不可少的,本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的许多接待已经做过了头,而且愈演愈烈。尽管中央早已有各种规定,并三令五申叫停,但各地仍不断"创新",其势难挡。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并寻求新的解决之道。根据接待对象不同,地方政府的公务接待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接待权力部门来人;二是接待投资者及其代表;三是接待参观考察访问者。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第一类。在我国,上级领导或工作人员到下级检查指导、有关权力机构对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指出,要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国内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以公务用餐文明引领社会消费文明。  相似文献   

5.
公务接待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展示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公务接待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客人的心情和工作,甚至重要决定。不仅如此,高水平的公务接待还将带来后续、潜在的影响力,为今后的工作打基础、作铺垫。  相似文献   

6.
《今日海南》2012,(8):29
公务接待工作是事关一个地方发展大局的基础性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与党委、政府各项工作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政务色彩和经济意义。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地区加强对外联系、聚集人气、扩大招商引资和展示开放形象的重要窗口。可以说,做好公务接待工作意义非凡。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部分人对公务接待工作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在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公务接待的效果。海南提出要实现公务接待费用零增长,同时又要保障数量、质量不下降,就必须先着手扫除广泛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刘景峰 《前沿》2005,1(7):92-96
公务腐败是指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的腐败。像大吃大喝、私客公请、游山玩水、公款旅游、请客送礼、阿谀奉承等等。这些腐败现象的产生,原因很多,比如,封建思想的残余存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等。治理公务腐败的措施:像领导干部的公务接待要实行定点定量的管理办法;县级及以下单位的领导干部不配专车、不配手机;组织部门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8.
公务接待是政府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积极探索进行公务接待改革,重庆市从2000年以来通过整合机构、加强管理,积极探索建立规范公务接待工作长效机制,成效明显。现刊出重庆市公务接待工作的有关做法,供各地区各部门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13,(5):28-31
郑州市金水区人大打造清新机关氛围近日,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三项举措,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厉行"勤俭风",出台《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对公务用车、公务宴请接待等作出严格规定;巧借"信息化",通过人大智能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把有关材料传输给代表,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效率;宣传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山东省汶上县从规范公务接待管理制度着手,严肃接待纪律,减少经费支出,今年5月份专门出台了《汶上县公务接待暂行办法》,公务接待实行定点、定标准、定陪餐人员,县级公务接待原则安排在机关餐厅,乡镇、  相似文献   

11.
11月17日,国管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工作经验,研究贯彻落实《规定》的具体措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焦焕成主持会议。华建敏传达了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肯定了公务接待工作在公务活动中的服务保障作用,分析了公务接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由于公…  相似文献   

12.
公务接待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接待区别于旅游、商业等一般消费、服务市场中的接待 ,公务接待的概念抽象了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机关接待工作的一般性质 ,化解了表述中的繁杂 ,公务接待还涵盖了领导机关在涉外招商引资中的接待等等。一、关于公务接待基本理论归属的认识公务接待的具体过程 ,表现为对宾客的服务 ,是一种劳动 ,是以劳动资料为媒介体 ,向宾客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 ,并通过这种服务 ,协调和融洽宾主之间的关系 ,因而 ,公务接待实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由于公务接待的主体与对象都是人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只能是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政报》2006,(12):11-12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严肃接待纪律,减少经费支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政发[2006]148号)指出,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各类资本均可进入所有旅游业领域。新办的旅游企业和在省内设立的符合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条件的省外旅游企业分支机构,按规定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1年。旅行社可通过招投标方式代理财政供养单位经批准的公务活动,将国家机关一般性公务接待和公务出访活动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公务员法以强化和规范行政组织对公务员之"管理"为目的,具有浓重的"管理法"色彩,缺乏对公务活动的调整,这使公务员法被异化为"人事管理法"。公务员立法应突出法律对"公务活动"而非"公务员"的规制,实现从管理法向规制法的转变,重视调整性规则的运用,将公务活动纳入调整范围。在此基础上,公务员法应建构起由公务员身份法、公务行为规范法和公务员责任法构成的以公务活动规范为核心的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一、国家公务员回避的概念公务员的回避,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任职务、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限制,使其避开有关的亲属关系和公务活动。二、公务回避的种类公务回避的种类包括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区回避三种。三、法定应回避的亲属关系根据《湖南省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规定》(湘人发)〔1996〕文件规定,国家公务员有下列亲属关系之一的,必须按规定实行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一)夫妻关系;(二)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  相似文献   

17.
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减少财政支出浪费,树立良好工作作风,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环节。早在2003年3月,中纪委二次全会就明确提出,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积极稳妥地进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务  相似文献   

18.
3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出,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务接待在其他国家都存在,一律取消不太可能。此次要求公开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迈开了"三公"  相似文献   

19.
《人民论坛》2012,(4):40
岁末年初,各种调研、检查、考评纷至沓来,基层政府官员小心翼翼,"上头来人"酒足饭饱之余走马观花,让公务接待只剩下了"接待"。"上头来人"原本是让政令上达下传,提高各级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效沟通。但当这种公务往来被扭曲成拉关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历朝历代,公务接待都是地方官们心中永远的痛。地方官们不办企业不炒股票,衙门公账上也没有公务接待的预算,哪来这么多钱开销分摊呢?讲实了,不外乎是向民众加征加税、争取"自筹经费"或说预算外资金。说白了,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