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巴金去世后.上海作家协会为纪念这位文学巨匠,提出设立“巴金文学奖”的建议。对此,巴金女儿李小林明确表示反对。理由有二:其一,巴老生前为人非常低调,不喜欢如此张扬;其二,巴老认为国内文学奖项已经有点多。  相似文献   

2.
巴金的梦     
陈丹晨老师曾经告诉我,他的这部著作的原书名就是《巴金的梦》,以后在出版社编辑建议下,才更名为《巴金全传》。翻看一下目录,全书共分七编,二十二章,而每一编的标题都有一个梦,如“革命的梦”,“文学的梦”,“生活的梦”等等,每一章标题也有一个梦,像“爱之梦”,“英雄之梦”,“殉道者之梦”等等。这些梦,实际是巴金的生活理想、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作者认为,巴金的梦境与现实世界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无论怎么说,巴金的这些梦的的确确表现了他对人类世界强烈痴狂的美好渴求、憧憬和希望。有时,是在现实中未能实现,被移置在梦幻中来表现;有时,是因为他对生活过于理想化,执着于单纯和善良的企求”。所以,巴金的梦境不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却可以说是现实的延伸。许多作家都依恋着梦,探寻着梦,甚至仿制着梦,他们实质上更是企图借助  相似文献   

3.
要闻回放     
《台声》2005,(11)
神州大地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7日在上海逝世台声讯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丰碑。巴金于1999年2月因感冒发高烧,6年多来,病情反反复复,党和国家尽全力救治,终因恶性间皮细胞瘤等病因,不幸逝世。央企首…  相似文献   

4.
由轻烟缭绕、香客如云的成都文殊院径直往东,穿过杂沓喧闹的北东街市场,便到了成都北门一条古老而僻静的小街———正通顺街。将近一个世纪前,中国文坛巨匠巴金就诞生在这条街上一个李姓人家的“公馆”里。如今,这个门牌为98号的大院,是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的所在地。生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的巴金原名李尧棠。1923年,19岁的他与三哥李尧林一道离开故居,10年后,他创作了抨击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长篇小说《家》,之后又陆续写成了《春》和《秋》,构成《激流》三部曲,从此光耀文坛,享誉海外。在他80岁那年所写的《我的老家…  相似文献   

5.
突围与突围之后——论觉新、汪文宣的文化“血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激流三部曲》中的觉新和《寒夜》里的汪文宣两个人物形象的文化“血缘”关系作深入探讨 ,可以洞察巴金小说“家”文化的深刻内涵。对其进行历时性思考 ,即由激烈反抗到迟疑犹豫、再到温情期待 ,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和双重困惑 ,由此可深入理解巴金小说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除草剂“杜邦巨星”的检验方法。薄层色谱法快速、简便、易行、气相色谱法精确、可靠,是检验“杜邦巨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无限制资本家”和“技术马克思主义”初探(上)刘琦岩编者按:美国《旗帜》周刊去年7月14日一期中,有一篇题为《无限制资本家》的文章。该文是对《布线》杂志的封面文章《长期繁荣》的评述。《长期繁荣》以美国为中心,论述了从80年代以来世界的历史变革,指出新...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一份有关“天后”麦当娜、“影帝”德尼罗、“拳王”泰森、“大鲨鱼”奥尼尔等跨界超级巨星有望献声中国3D动漫电影《兔侠传奇》的消息披露于报端。这部已于7月中旬上映普通话版的动漫电影,从起名字起便显露出“走出去”的勃勃雄心。此前,张艺谋都在拍摄《金陵十三钗》片场操起了英语,  相似文献   

9.
王韬 :随着去年《青年文学》、《作家》、《时代文学》等文学刊物的联合推出 ,“后先锋”这个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可能是2 0世纪中国最后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文学定位概念了。您是在《青年文学》第三期上同时发表文章对“后先锋”写作进行理论定位的评论家 ,请问 ,“后先锋”这个概念从何而来 ?葛红兵 :那时候和朋友聊天 ,大家感到先锋写作衰微之后 ,文学似乎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一方面是各种各样的文学刊物的热炒 ,一篇又一篇作品的出世以及一套又一套文集、文丛的出版 ,另一方面是文学的先锋精神的萎缩 ,写作思想以及写作技术上的不思…  相似文献   

10.
在辨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心雕龙.原道》所原之“道”本自于《易传》“天人合一”之道。刘勰“原道”论美学的价值体现在:首先,将哲学之道转化为诗学之道,是刘勰的一个首创。其次,将文学的合法性上升到“道”的层次,亦是刘勰的首创。最后,刘勰强调了“文”的自然美与教化功能的统一,揭示了“文”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美学本质。从中西比较的维度来看,刘勰赋予文学最高的合法性,与柏拉图、黑格尔以“真”的维度来苛求文学,贬低文学的价值异迥。  相似文献   

11.
巴金见证了几乎一个世纪的文学史和政治史,弄清纪念巴金的什么比纪念本身更重要。文学巨匠巴金去世以后,各种溢美之词充斥报刊:有称他是“最后一个文学大师”的,也有称他是“20世纪的良知符号”的,不一而足。这真应了鲁迅的话:“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暝之后,言行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位白发潇洒的“好老头”。人们因他出色地主持了《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里海江》、《开发大西南》等电视节目而认识了他、喜欢上了他,称他为“中国最棒的男主持人”!  相似文献   

13.
“今晚干嘛?”“看电视,还能干嘛?”“要不到我家打麻将?三缺一!”“行,吃了晚饭就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但云南省嵩明县青年李秀辉却与书无缘——家里没什么书籍,也没有报纸,偶尔有两本《女友》、《知音》、《打工妹》、《故事会》之类的通俗读物。以上对话发生在读书日当天下午,李秀辉准备吃完晚饭就直奔朋友家里打麻将。“反正输赢也就那么几个钱,这回你赢下回我赢。不然还能干吗?没其他活动可以消遣啊!”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01,(4)
我党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是《新青年》。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1920年8月由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使用“中国共产党”名称的是蔡和森,他在1920年11月7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出版了《共产党》月刊,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开举起共产党的旗帜。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台湾文坛围绕“皇民文学”问题展开一场论争。张良泽等美化、正当化“皇民文学”的论调,乃近年来台湾一股亲日仇华社会思潮在文坛的折射。陈映真等奋起批驳,指出“皇民文学”的本质及其与当前社会政治思潮的联系,在文坛树立起“统派”的鲜明旗帜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举“平等、发展、和平”的旗帜本刊评论员1985年7月13日至2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审查和评价联合国妇女十年成就”世界会议,通过了《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从此,在世界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扬起一面鲜亮的旗帜,那就是“平等...  相似文献   

17.
总共预计10集的《中国好声音》才播出了一半左右,就聚集了超高人气,成为吸金利器,当之无愧地坐上了今年夏天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头把交椅。国际范儿的舞台设计、原装荷兰《The Voice》版权引进,超强的制作班底,巨星导师的脱口秀——每一个卖点都闪耀着“大牌”的光芒,媒体称随着《中国好声音》的引进,中国选秀节目进入了大片时代。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巴金去世,我又一次阅读了他最后的著作《随想录》。因为我记得,他暮年还奋力写作,完成了那150篇随想随记的短文,向读者说了许多心里话,主要是他非常重视的一些教训。我纪念他,就应该重温这些宝贵的遗教。记得第一次读《随想录》,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文革”过去还不到十年,我自己对受运动的苦还记忆犹新,很敬佩巴金那些控诉“四人帮”和分析“左祸”由来的文章。我在这些文章的许多地方划了彩色笔的线,表示重视和感动。现在,看过那些文章我不禁更加感佩。巴金的这些遗言,是他最后的贡献,令人难忘。巴金的《随想录》反复描述“文…  相似文献   

19.
人事部、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巴金是我国著名作家,是我国进步文化的先驱之一。他在近一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在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中,信念坚定,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大众。他的作品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抒情优美,塑造了许多性格独特而丰满的典型人物。长篇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火》、《憩园》、《第四病室》,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译著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以及散文集和回忆录等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深喜爱。  相似文献   

20.
虽然“书话”是很晚才有的名目,但上溯到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就觉得似乎很早了!若说较晚的话,抑或可以20世纪周作人的《药堂语录》、《书房一角》,乃至后人编进《知堂书话》的一些“书话”大家而论。若以我的见识,则可谓《求书日录》、《劫中得书记》、《劫中得书续记》等诸文,系以非常之笔,记非常之事矣!另则,郑振铎、唐驶、黄裳等虽然皆是书记比读书记写得好之范例。然而,在我以为的唐文之中和、黄文之恬淡、郑文之稍显激越之中,我倒更看重的是黄裳“书话”之“精刻”、之“恬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