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校园恋爱的两个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恋爱,是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生对校园恋爱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不乏错误的论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恋爱错误论调的产生,将有助于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已有文献、调查数据以及对“80后”和“90后”人学生的深度访谈,得以归纳卅“90后”与“8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并从恋爱动机、恋爱对象、同居现象及择偶方式、择偶标准、性观念、婚育观念等方面来进行差异性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存:爱情与情爱,恋爱与结婚,主体与客体,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感性,线性与非线性。  相似文献   

3.
星座与爱情--对校园"星座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座文化”是一种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流行的文化现象。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分析“星座文化”流行的原因——校园“星座文化”自身、大学生个体和大学生群体,指出校园“星座文化”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并最终会由流行文化转变成“平民”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 ,“网上选美”已成为校园“新世代”的灰姑娘们追求和表现自我的“钻石舞台”。从各个“网上选美”活动中脱颖而出的青春少女们 ,除了分别在各个网络上引领风骚外 ,更可成为美少女写真光碟的女主角。也有人因此而跃登为时尚杂志的封面女郎 ,每天接到网友的电子邮件动辄就超过了百封以上 ,其人气绝不输给演艺界的大腕明星!近年来“网上选美”风潮在台湾的大学校园里十分风行。带动这波风潮的“超级流行网”在举办“第一届写真嘉年华之星”票选活动时 ,就吸引了两百多名来自高中职及大专院校的校园女生们参赛 ,上网投票的网友人数超过…  相似文献   

5.
努力使学校办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出状元 ,不同层次劳动者要互相配合的表现。现在 ,社会舆论把大学生炒得过高 ,对于年轻人似乎只有考大学这一条路可走。考上大学的 ,可是了不得。一开学校园里挤满了送行的汽车 ,食堂里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家长。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 ,现在更是一纸文凭定终身 ,感觉有点滑稽。事实上 ,现在很多高校有一种现象叫做“博士不如硕士 ,硕士不如大学生” ;因为相当一批优秀的年青学生都被错误的短效的“个人价值体现”引跑了。至于高级实验员和技师更是大家不屑一顾的对象。所以 ,教育中一些问题好象是发生在学校里 ,其实…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2)
在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互联网和广播传媒大量信息的影响下,女大学生的恋爱观日益受其影响,在恋爱的某些方面产生误区,女大学生对恋爱动机、恋爱标准、恋爱方式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面对女大学生恋爱的普遍化、复杂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其恋爱观现状的成因及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女生“急嫁”热的冷思考:自我埋没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波 《青年探索》2008,(3):95-96
“急嫁”是当今女青年选择婚嫁以逃避人才竞争的消极心态和行为模式,是其否定自身素质与成果、自我埋没的典型表现。目前我国高校女生中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一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利于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帮助女大学生积极成才和展才。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在确定恋爱关系时,往往会涉及到此类问题,如“我为什么会喜欢他(她)”,“我有什么资本去追求他(她)”等,而此类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较大的兴趣。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某重点大学内恋爱现象的调查,针对高校校园的“三多现象”,即想谈恋爱的人越来越多,正在谈恋爱的人越来越多,恋爱失败的人越来越多展开思考。笔者在文中将这“三多”现象视为一个社会过程: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学生期望有恋爱的行为,当进入恋爱角色之后,高校校园内也相应的出现了仪貌资本型、物质资本型、社会资本型、人力资本型、道德资本型等五种恋爱行为类型。最后我们通过对此五种类型的解析,指出了失恋是大学校园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恋爱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恋爱问题是高校校园中长谈不衰的热门话题之一。作为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如何对待和处理好恋爱问题是其人生道路上极为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如此重大,以至将改变一个人的前途这一步如此深远,以至将影响人的一生。如何正确指导和解决好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尤其是高等院校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学生缺乏诚信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对大学生个人、高校都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诚信缺乏的根源,高校应“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诚信教育,营造校园诚信环境,加强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研究以及建立必要的诚信机制,探索建立一种适用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爱情及恋爱生活方式是人们在恋爱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是人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其恋爱价值观在欲求、需要、兴趣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决定人们对恋爱婚姻的追求层次,影响人们的择偶意向及恋爱婚姻的发展方向。选择、追求什么样的恋爱生活方式,直接反映其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内容。所以,进行大学生恋爱生活方式的研究,对于把握大学生恋爱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某高校校园垃圾分布为调查个案,通过观察校园学生的乱扔垃圾行为,以及是否对乱扔垃圾行为进行制止的日常现象,从垃圾桶的空间分布与行动者的环境行为、扔垃圾现象与行动者的环境意识这两方面探讨大学生环境意识,并用“破窗理论”来透视大学生的环境行为和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园里,究竟有多少大学生在谈恋爱?成功率怎样?又有多少大学生已发生过性关系?据专家估计,在当今大学校园中,谈恋爱者占50%,恋爱的成功率为20%,有两性经验学生的比例约为10%。前两项统计比较准确,后一项的数据比较保守。“大学校园的性困惑”已成为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4.
逃离校园:当代大学生的“退学现象”陈坤大学生“退学现象”产生在权科的金钱化、社会营运的无序化和正当劳动收入阶层的相对贫困化等社会大背景之中。从50元一张门票的歌舞厅到成千上万元一顿的豪宴,从灯红酒绿的现代化生活到一群群妙龄美女追逐的亨亨“大款”,从“...  相似文献   

15.
女生就业难及女性劳动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朝产业化方向发展 ,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上大学难的紧张状况似乎得到有效缓解 ,甚至在部分地区已不再成为问题。然而 ,与之相对应的新的问题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 ,而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 ,不论什么类型人才交流会 ,总有招聘单位提出“不要女生”。女大学生就业难本质上反映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其前提在于社会对女性劳动价值缺乏整体认定。“女生就业难”的社会根源  大学生曾经被冠以“天之娇子”。这一称谓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他们毕业后 ,不论男生女生 ,…  相似文献   

16.
“慢就业”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其产生原因错综复杂,包括社会、家庭、高校、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原因,给学生就业选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站在高校角度从价值引领、家校合力、“三全育人”、深化改革等方面提出破解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高校个人主义现象 个人主义在高校中有所抬头。据笔者观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私自利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学生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凡事讲求报酬。在参加任何活动时亦首先考虑该活动对自己是否有“好处”,是否可以在综合测评中加分,是否可以获得奖证等“硬件”,要求有“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被大学生们认为是很正常的现象。 (二)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不少大学生在干部选举中,评选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中,不管朋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单元,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到高校,就是要构建和谐校园。贫困生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已经达到三百万之多,而且有不断增长的势头。由于广大贫困生在经济上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一、做好心理普查,建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档案针对目前贫困生中存在心理问题较多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本着“对症”治疗的方针。学生进校后,应对其尽快进行心理普查…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是我国近几年来兴起的一股教育管理思潮。在这本书中,作者围绕“教育活动属于一种文化活动”的基本观点,按照“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的逻辑思路,从文化的视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理论和知识,具体阐述了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亚文化系统——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校园环境、校园群体、校园风气、校园规范与舆论、校园时髦现象、校园文化生活等),把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都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正是在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20.
淡化了的社会观:大学附中里的高中生和大学一年级学生中,认为“对社会作出贡献”或“参加社区活动有意义”的人不到五分之一。在校大学生中,把“不落后于政治形势”作为重要信条的女青年一九八一年比一九六九年减少了32%,男青年则减少了14%。认为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在过去的十年中男生从58%降到54%,女生从75%降到71%。今天的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