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浙江省杭州市瞄准新时代"重要窗口"建设,以"社会救助共同体"改革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本调研报告阐释了社会救助共同体的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杭州市的制度创新与经验做法,提出了杭州市社会救助共同体建设的实现路径,进一步回答了社会救助工作中"救助谁、谁去救、怎么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专家认为,这不仅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逐步完善,更体现了社会救助理念的与时俱进。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临时救助这项善政,要想真正发挥好作用,还必须建立在"善为"的基础上,包含人性化的救助通道、常态化的救助机制、造血式的救助思维。首先,要有人性化的救助通道。临时救助,就是要救急救难。群众遭灾有难,往往是一些突发事件引起的,临时救助如果不能及时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0,(8):F0004-F0004
近年来,南京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改善民生、落实民主、提升民福,理念转型谋发展,机制创新促发展,瞄准跨越快发展,全市民政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经验得到民政部认可,五城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连续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  相似文献   

4.
哲生 《民主与法制》2007,(9X):26-27
近期结束的上海基层人大换届选举,在全国率先试行了“选民登记信息化”改革。从传统的手工登记转向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登记,不仅是登记形式的跨越,也折射了选举理念从“要我登记”向“我要登记”的重大转型。本刊特刊发相关调查报道,披露此次改革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民政部、财政部在全国开展"救急难"综合试点工作,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被确定为综合试点单位,在制度整合、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取得了"先行"经验,工作成效得到了广泛好评。以"大救助"理念整合制度2014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出台为社会救助搭建了一个制度体系的框架,明确了"8+1"的救助体系和"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泉港区深  相似文献   

6.
社会救助对象数量的庞大与需求观念转变加大了社会救助工作难度,新时代促进社会救助进一步发展应摒弃传统的社会救助理念,完善社会救助的相关法律,为救助工作展开提供法律支持,丰富社会救助的工作内容,满足救助对象的精神需求,开展农村救助力量的引流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玉 《中国民政》2014,(9):28-28
<正>山东省五莲县积极探索社会救助高效便民的新路子,整合民政救助资源,建立了160多平方米的"民政救助"窗口,配备精干人员,设立民政救助热线5881995,将民政救助业务全部纳入一个窗口管理。救助对象在该窗口可直接咨询救助政策,申请办理相关救助项目。通过实行"一站式"救助服务,切实提高了社会救助效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民政救助"窗口救助服务项目主要有:负责全县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审批,对各乡镇的申报材料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批,通过银行直接发放救助金;对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市长宁区通过在全区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针对各类困难群众提供分群分级的救助帮扶,构建起"政策找人"救助关爱体系,努力打造"精准+高效+温暖+智慧"的新型社会救助大格局,切实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推行"政策找人"机制的目的推行"政策找人"机制,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推动实现社会救助从被动施救到主动预防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我国慈善组织通过筹集慈善物资、开展慈善项目、传播慈善理念等方式,在教育、医疗、扶贫等领域积极开展社会救助活动,取得了很多成绩,也面临一些发展困境。应健全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完善监督体系,促使其在社会救助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新加坡的社会救助制度适度而富有效率。在制度建设方面,一直倡导并奉行"国家要自主、人民要自立"的理念,注意避免福利国家综合症,坚决不走北欧福利国家那种由国家承担一切费用的社会保障模式。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旨在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和"最不能自助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起着兜住社会"底线公平"的最后一张"安全网"的作用。当公民及其家庭已经无法自立自助的时候,或者当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需进一步创新理念,引导多方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完善对弱势群体及广大底层民众的救助及保障工作,以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增加民众社会认同度。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重视政府主导作用,也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本文通过对印度社会救助理念和经验分析,为进一步创新我国社会救助理念,提升各方参与社会救助的实效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辽宁省将同步上调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和孤儿生活保障标准,调整后三类对象提高标准平均在6%以上。此项举措既有利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也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提供政策支撑。近年来,辽宁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逐年递增,但也出现了不同步不协调等问题,民政厅领导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拿出了民政部门负责兜底保障的可行性报告,与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等部门有效沟通协调,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今年初,相关部门科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近年来,浙江省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社会救助体系,是民政部多年来一直致力研究的工作,也是民政工作的重点之一,但这项工作涉及的部门多、难度大。浙江省的做法,实现了“零”的突破,为我们研究、推进这一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甘肃省民政系统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以"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为目标,切实将党的温暖和关怀传递给每位困难群众。一是创新摸排方式,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围绕强化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深入推进智慧救助体系建设。开展"找寻身边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活动,向市、区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发出倡议书,号召他们将工作生活中发现的困难群众信息线索及时发送到县级民政部门。二是提高救助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大力推进,特别是随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全面实施,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入了政府全面主导的新阶段,在理念、制度、体系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理念上,从传统的恩赐型救济理念向现代的公民权利救助型理念转变;在制度上,社会救助形式从临时性、随意式救助转向经常性、制度化救助;在体系上,社会救助内容从单一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生计理念下的社会救助政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些年在社会救助方面进展很大,出台了一系列的社会救助政策,基本形成了综合性的社会救助制度,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可持续生计理念对于社会救助政策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国社会救助政策应该以可持续生计理念为指导并予以完善。文章从可持续生计理念的角度审视了我国当代的社会救助政策,指出其不足,并提出应该在制度设计、政府责任以及受助者参与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正为纪念建党99周年,今年7月初,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党支部克服疫情障碍,跨越空间阻隔,以互联网云端相聚的方式,与江西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局、莲花县民政局,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联学联建活动。期间,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带领大家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来自部、省、县的十余位领导和同事,分享了在社会救助战线的实践经验和心路历程。我作为民政部派驻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救助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今年2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首次将救急难、疾病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方针政策纳入法制安排,是我国统筹构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标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天津市河东区民政局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工作中注重政策导向,做到"五个突出",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政策宣传突出"广"针对社会救助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河东区民政局结合年度工作任务,组织全区各街道办事处、各社区从事社会救助的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培训,熟练掌握社会救助政策。在加强工作人员培训的基  相似文献   

20.
吴国玖  刘育林 《群众》2013,(12):60-61
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救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着“最后一道安全网”作用,是承载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目前江苏已初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特殊困难残疾人救助和临时救助等为重点,以慈善援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