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一直以来被称为学生"最亲密的教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具有教师与干部的双重身份。其日常工作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双重身份职业设定下的实践进路中,却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如辅导员教师身份名实不符,辅导员应扮演的多重角色之间存在内在矛盾,辅导员职业的权责不明,辅导员对自我职业设定认知不清晰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阻碍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成长的绊脚石。通过"双化"发展、"双线"驱动、"双向"调节、"双管"齐下等方式对问题进行合理化解决,可促使辅导员队伍蓬勃发展,使辅导员职业得到更深、更广泛意义上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罗锐宏 《传承》2009,(2):64-65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指导者和承担者。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对高校整个组织系统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政治洞察、学习研究、化解危机、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和心理辅导等六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6,(7)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思想教育、管理、服务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十八大号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着力建设高素质政治辅导员队伍以及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心理、职业、情感等问题的新形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当与时俱进,在思想、心理、职业规划、生活、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必备的综合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指导者和承担者.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对高校整个组织系统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政治洞察、学习研究、化解危机、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和心理辅导等六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0,(19)
正辅导员用直播的方式推销毕业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有益尝试;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需要高校直面社会需求,主动把人才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河南省某高校2020届毕业班辅导员李曼为了帮助自己负责的9个班、287名学生求职就业,在家中当起了网络主播,利用直播带货的形式介绍学生的专业、特长等,做起了"推销人"的生意。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紧密结合高校实际,创新辅导员工作理念,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强化服务意识,创新辅导员工作方法,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已有获得感和高校辅导员获得感研究的梳理显示,近年来有关辅导员获得感的研究引起了较多的关注,一些学者针对高校辅导员获得感的概念、意义、影响因素、提升途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初步进展。但当前有关高校辅导员获得感的研究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对获得感概念界定存在泛化的偏向,对高校辅导员获得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一般性讨论而缺乏经验研究的支撑。有关高校辅导员幸福感和满意感的研究可以为高校辅导员获得感提供重要的借鉴或经验研究基础。高校辅导员获得感可以界定为,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时自身各类需要的满足状况。通过实证研究可以揭示高校辅导员获得感的现状、特征、结构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为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已经规模化并趋于稳定。要实现教育部提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目标,基本前提是职业化。将高校辅导员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之中,既是提升高校辅导员社会地位、声誉和稳定队伍的需要,也是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水平的需要;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实效性,同时也符合广大高校辅导员的心愿和期盼。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生命线"。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管理、服务人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在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辅导员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其思想观念、角色和工作思路上的正确定位,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队伍和谐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红 《青年论坛》2007,(4):105-107
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和高校学分制的实行,对辅导员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辅导员素质,促进辅导员队伍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建设,应以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目标,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辅导员明确的定位,不断加强体制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幸福指数的高低,不仅仅关涉辅导员自身,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科学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个体物质的实现与精神的实现的统一、自我实现与无私奉献的统一、享受和创造的统一"。关注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幸福向度,不仅有助于"以人为本"思维前提的奠定、良好合作型组织环境的营造、职业认可度的提升,而且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幸福能力,从而实现"生活方式"对"谋生手段"的超越,使高校辅导员真正担当起大学生人生导师的历史重任,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刘宁 《传承》2012,(4):58-59,69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大高校基本上进入了"90"时代。新形势下,高校青年辅导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育人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既是一种现实存在,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发展历史,还原本来、再现原貌,能更好观照现实。伴随改革开放40年历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跨越发展、深入发展等三个阶段,呈现出了鲜明的共性特征。回溯改革开放40年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发展历程可得出如下现实启示:以提高认识为先导、改革创新为动力、机制建设为保障、构建培训体系为抓手、专业化职业化为导向。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关系呈现不同的类别特点。运用象限分析法,并以对学生事务的介入程度和交流程度为依据,发现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关系存在双弱模式、一弱一强模式、一强一弱模式、双强模式四种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访谈发现,上述模式与高校制度设计的差异、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分工传统以及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价值观的差异有关。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需要调整和优化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关系:要完善制度设计,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搭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沟通交流平台和注重班级事务的过程性参与。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是一个由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构成的"四维"立体系统结构。在新形势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并不断优化其素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建设学习型辅导员组织,完善辅导员岗位培训,不断优化升级辅导员的职业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17.
杨剑 《传承》2009,(4):80-81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中的体现,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毕业生,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工作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中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承载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学生成长成才的帮助指导者等神圣使命,为实施国家人才战略、保持学校稳定发展、促进学生? 成长成才做出了贡献.美国高校同样拥有一支辅导员队伍,他们围绕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等各项工作,这些工作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特点.通过分析比较中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希望对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为本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辅导员的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在高校中的体现,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毕业生,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工作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耿密 《传承》2009,(2):62-63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因工作定位模糊、职责宽泛,带来日常工作的繁重,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利用开发学生信息系统,将原有各职能部门分摊到辅导员的许多日常工作,进行信息系统模块化管理,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促进辅导员将工作重心回归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这将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