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孟旭琼 《传承》2009,(18):40-41
"问题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而存在,"问题学生"的产生缘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学校教育的薄弱性、家庭教育的缺失性、自我发展的不定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问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位一体"抓好高校"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问题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而存在,"问题学生"的产生缘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学校教育的薄弱性、家庭教育的缺失性、自我发展的不定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问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位一体"抓好高校"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6,(7)
校园广播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其造成一定冲击。在此情况下可顺应网络电台发展的潮流,以"易班"这一凝聚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的网络平台为依托,搭建高校"易班"网络电台,打造高校专门化、个性化、双向互动的自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4.
覃华钊 《传承》2012,(14):36-37
目前,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地位不高,归属感不强,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要树立"为学生发展""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依托专门的学科和专业,建立制度化的专业培训体系,完善激励机制,解决后顾之忧,促进高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专家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乐亮伟 《传承》2015,(2):72-73
改革开放以来,"90后"大学生陆续升学进入高校,面对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出现了新的特点。学生社团是高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组织,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出现了许多与高等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高校教育者需要适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90后"大学生能够在高校社团中获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西藏学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以四川大学的藏族学生为中心考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高校西藏学生两种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而在教育公平理论的视野下进行比较分析。本着"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根据所处的教育环境,我们应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效率,以效率促进公平,进而选择一种适合高校西藏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分散培养模式为主,注重学生实际情况和个人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去中心化、交互性强、传播迅速、内容良莠不齐"等信息传播特点,对传统的高校思政工作模式产生的冲击与挑战,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工作环境、教育手段、工作队伍、学生素养以及网络应急处置机制等方面。同时,自媒体的特点也使高校思政工作形成新的合力成为可能,高校应通过更新观念、营造"校生合一"的自媒体舆论场、形成法律规范和道德自律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建立专业队伍和学生"首领"相结合的"意见领袖"队伍、构建"网上网下"联动的应急处置机制等方法来创新高校思政工作,探索出适合自媒体环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惠新  覃泽耀 《当代广西》2014,(24):F0003-F0004
正都安瑶族自治县职教中心以打造升学品牌为目标,努力开拓新的发展道路。该校积极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联合办学,以高校冠名班的方式,按照高校的办学标准,紧扣招生对接、专业建设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课程体系对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在组织学生对口升学及推荐毕业生升读本科院校方面,学校根据高校对口招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文化与专业技能课程,夯实基础,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对口招生考试,使学生成功地被高校录取,打破职业教育是"尽头教育"的格局,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再传捷报,高校获奖项目不少。欣慰之余,细细想来,有些隐忧。隐忧之一,是一些高校没有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来搞科研。这些高校获奖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栏目中,见不到学生的名字,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科研以"项目完成"为牵导,学生参与其中只是"帮着老师干活"。有人认为学生可以在"干中学,干中培养",这种"学生被动参与科研"和"以育人为中心开展科研"根本不是一回事。高校不应就科研搞科研,而是应通过科研来育人。也就是说,通过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被就业"乱象引起了多方关注。在华丽的就业数据表的背后,衍生出鲜为人知的"被就业"乱象。"被就业"乱象不仅糊弄了高校、企业,还伤害了学生,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治理大学生"被就业"乱象,是当下肃清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关键,应重点抓住政府、产业、高校"三螺旋"。  相似文献   

11.
沈祖初 《政策》2012,(3):74-76
作为我省"三万"活动的拓展和延伸,2011年,全省高校在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全面开展了"两访两创"活动,即高校管理干部访谈所有教师,教师访谈所有学生;创基层党建工作先进,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创教育事业发展先进,争做优秀人民教师。目前,"两访两创"活动面上  相似文献   

12.
导致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诱因众多,高校应该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思想方面和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及时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突发事件的"导火索",努力做好大学生的群体心理教育和预防,维持高校校园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又要注重青年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各高校要营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浓厚氛围,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要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两步走"战略安排,为青年履行责任和使命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胡新文 《今日海南》2014,(12):38-39
<正>2014年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核心内涵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让我们的学校更好地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落脚点是办社会满意的教育"。办好海南应用技术型高校,事关我省高等教育能否更好地肩负为海南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责任与使命。英国企业型大学的办学经验,对办好海南应用技术型高校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9)
实习生流动党员分布广、流动频繁,给基层支部对实习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立足"应用型"发展、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实习期较长的特点凸显,给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探究"常态化"实习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对策,确保实习期间流动党员作用的发挥,是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地方高校竞争力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互联网+"时代下,培养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就是要提高高校青年学生政治意识、提升高校教师文化素养,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引导示范作用,并利用网络资源形成精品课程培养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德育人本是基于"人学理论"指导下以帮助学生成人为目的的一种新的德育理念。目前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德育目标的定位问题、德育内容的无根性问题和德育手段的反人本问题。高校德育人本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为目标,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以实现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增强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并构建高校德育评价新体系为实现路径,以实现学生德性的完满发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育人工作是高校的中心任务,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目标,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育人作用,更准地把握学生思潮,更全面地培育优秀人才,是当前高校急需改善和提升的重要问题。在高校目前的办学架构中,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保证。然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多校区办学模式的日益普遍,高校的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政工干部队伍,还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既是育人效果的受益者也是育人工作的实施者,是学校联系青年学生群体的桥梁和纽带,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全程。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可以使之成为基层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成为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能活跃校园文化、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发扬,提高育人实效。结合工作实际,将高校"三育"(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学生干部"三自"(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机结合;加强学生干部培养,提升学生干部素养,才能提高高校育人工作实效性,保障高校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关乎高校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建立在民主平等教学关系基础上的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法,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仍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性和精神生活的复杂性正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生命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拓展和延伸,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基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性及其基本内涵,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可从"人本化发展"、"加强实效性"和"个人精神成长"这三个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