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罗蔚  洪丰 《公民导刊》2011,(10):12-14
忠县,一个享受国贫县待遇的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有87个贫困村6万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为7.4%,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在全市3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区县中居13位。  相似文献   

2.
正龙州地处桂西南边陲,与越南接壤,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十三五"期间共有47个贫困村5.08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23.2%。龙州县立足边境实际,着力创新"四大模式",推进"四个一批",做好"易地搬迁+驻边守疆+边贸扶贫"结合大文章,引导2万多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逐步走出了一条"驻边、守边、富边、稳边"的可持续发展的边贸扶贫新路子。创新紧邻边境建边贸城模式,推进扶贫搬迁帮扶一批。龙州县边境线长184公  相似文献   

3.
《山西政报》2012,(10):3-7
晋政办发[2012]2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2010年,我省在57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按照当时1550元的扶贫标准,对246万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为瞄准对象实施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12年起,中央决定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扶贫开发政策全覆盖。按照这一新的政策要求,我省农村贫困人口规模由246万  相似文献   

4.
杨波 《公民导刊》2014,(4):62-63
正自1997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对口帮扶忠县,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满怀真情积极作为,整合资源协力帮扶,为加快忠县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忠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忠县农村贫困人口为6.2万人,比1996年的14.8万人减少了8.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89元增加到8849元;地方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都增长10多倍。16年来,扶贫集团各成员单位帮助忠县争取并促进"14+1"政策实施,累计捐赠现金5687.49万元,捐物折款1665.81万元,协调项目资金137475.7万元。  相似文献   

5.
论可持续脱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经球 《桂海论丛》2007,23(2):42-4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扶贫工作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扶贫开发、“八七”扶贫攻坚和新“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等四个阶段,虽然扶贫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当前农村反贫困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扶贫效益递减、农村中贫困人口的收入差距拉大以及贫困人口脱贫后返贫。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以人为本”的可持续脱贫战略。可持续脱贫战略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易水 《创造》2015,(6):12-13
<正>农村贫困人口减少440万,数量仍居全国第二;力争未来五年使574万人告别贫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40万人,贫困人口数量仍居全国第二位,贫困片区县和重点县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而精准扶贫、整乡推进等具有云南特色的扶贫经验也成为全国示范模式。6月18日,云南省召开扶贫开发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二五"期间云南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成就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松州》2015,(1)
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赤峰市作为自治区贫困人口最多的盟市,扶贫工作起步较早,通过六大扶贫工程的实施,贫困地区的面貌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本文通过赤峰市扶贫开发工作进程的回顾,深入剖析扶贫开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目前扶贫开发的形势与任务,为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对搞好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随着贫困人口标准的提高,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度增加。结合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地理、文化、产业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需要采取"输血与造血协同互动"的扶贫模式,这对钦州市农村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扶贫开发的新浪潮下,贵州省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贫困问题依然严重。2005年末贵州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77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为8.3%,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10.6%;相对贫困人口477万人,占全国的9.6%,这部分人虽然处于贫困线以上为低收入人口,但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经济基础不牢固,又受疾病、入学等原因影响容易返回贫困的状态;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低收入人口为75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2.6%。总的来说,贵州贫困面大,发生率高,扶贫工作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16,(7)
正消除贫困,是人类千年发展目标,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基石,必须最广泛地汇聚智慧和力量,共同为之努力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开展"救济扶贫"、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到"扶贫开发"、帮助贫困人口提高生产发展能力;从实施"扶贫攻坚"的国家行动计划,到确立"脱贫攻坚"的国家战略目标:确保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大绩效。  相似文献   

11.
正一、返贫影响脱贫目标的实现返贫现状。1986年,我国在农村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共有1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7%下降到7%左右。但是考察农村30年的扶贫开发历程,发现农村脱贫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且部分年份的返贫规模较大。自1986年到"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多数年份的农村脱贫人数超过500万,个别年份(如1988年)超过2600万。2000年以来,多数年份脱贫人数维  相似文献   

12.
陕西是一个贫困面较大 贫困人口较多 贫困程度较深的西部内陆欠发达省份 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繁重 按照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的总体部署 坚持以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 以移民搬迁为重点 全面推进信贷扶贫 科技扶贫 外资扶贫和社会扶贫等项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保险业作为扶危济困的行业,直接面向最广大的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在脱贫攻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险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保险行  相似文献   

14.
刘娟 《桂海论丛》2010,26(1):79-8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2009年随着我国农村扶贫标准上调为人均纯收入1196元,扶贫对象大幅度增加,扶贫战略、扶贫出发点和扶贫任务发生了重大转变,扶贫开发事业即将进入新阶段。为适应扶贫新阶段的新挑战、新要求,必须以扶贫对象识别、扶贫项目瞄准、扶贫资金投入管理、产业化扶贫和长效扶贫机制为重心,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机制的完善路径,加快构建"大扶贫"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规定:"加强法制建设。加快扶贫立法,使扶贫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一直以来,我国扶贫工作都注重法治化建设,希望借助完善的法律法规,让扶贫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彻底解决我国贫困人口问题。同时,为更好落实扶贫工作,要依法规范政府扶贫行为,注重扶贫对象的法益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左停认为,《意见》是实施农村低保兜底脱贫的制度性保障,是确保到2020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重要举措。他表示,两项制度各具特点和各自的制度优势,可以形成政策效应互补、形成帮扶合力。上世纪末,我国完成了以基本解决温饱为目标的第一轮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计划(即"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进入新世纪,剩余的农村贫困出现了新的特点,反贫困的难度在加大。"八七"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开发式扶贫方式的适用性受到不少限制。为了更  相似文献   

17.
正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战略背景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面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的"两项制度衔接",按照"发展产业带动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给予生活"兜底",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整合资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全省扶贫系统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完成60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9万人减贫的目标任务,大大加快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创新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  相似文献   

19.
正残疾人扶贫,农村是关键。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都有了明显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必要对现行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总结和研究,从而改进扶贫模式,丰富扶贫内容,创新扶贫机制,提高扶贫质量,实现"十二五"期间及以后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已经向全国人民立下"军令状",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扶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必须在实现全面脱贫的前提下,保证脱贫的质量和持续性。党中央审时度势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为下一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我们开拓了一条新的脱贫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