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屈原《离骚》中的“三求女”一章,注家聚讼纷纷,争论焦点是“无女”及下女宓妃、佚女、二姚这些美人究竟比什么,三求女的用意何在。归纳起来,大体上有四说。(1)女比忠贤、同志,求女比求贤、求同志说。汉人王逸以为“女以喻贤”,宓妃比“隐士”,佚女、二姚比“贤士”,三求女的动机是“视天下贤人,将持玉帛而聘遗,与之俱事君也”。(《楚辞章句》)其后,唐人《文选》五臣注,宋人洪兴祖《楚辞补注》钱杲之《离骚集传》等均依王说。  相似文献   

2.
《时代主人》2012,(10):25
在今天的语义中,"风骚"毫无疑问是一个贬义词,而且通常都用于形容女人举止放荡轻佻。但是在古代,至迟在明清之前,"风骚"一直都是一个褒义词。最早的时候,"风"和"骚"其实是两部文学作品的简称:"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风"即是歌谣之意;"骚"是指屈原的《离骚》,"骚"是忧愁的意思。《国风》是中国古代诗歌现实  相似文献   

3.
《离骚》全诗采用主人公求女的艺术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求女并非实情,如朱熹所说是“托意男女”。用主人公的爱情追求,来反映作者一生的政治生涯。求女都不是“幻境”,都有生活本事。前段亲迎美人,是反映屈原与怀王的亲密关系及其遭遇;中段求宓妃、娀女、二姚,是反映屈原在怀襄之际参与争立新王的努力及其失败。后段九州求女又是反映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杨迅滋 《学习与实践》2012,(12):103-109
从已有的材料出发,本文对《关雎》的诗本义进行了全新释读,并且不赞同《关雎》系"男求女"内容模式的结论,认为该诗为"女求男"的内容模式。《关雎》不仅呈现了太姒"窈窕淑女"的风范,而且应是太姒本人写作了此诗。对《关雎》内容模式、《关雎》的作者、该诗的丰富内涵以及繁复修辞的重新揭示,将再次凸显《关雎》在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5.
读《骚》之难,尤难在“求女”一节。关于所求对象,历来众说纷纭,颇多歧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求贤君”,一说“求贤士”,一说“求贤妃”,一说“求通君侧之人”。细绎《离骚》文意,上引诸说,似觉可通,必欲坐实,皆难尽合。盖诗人上征天国,被拒于天门之外,“神女”已不可求,理想破灭,于是转而欲求“下女”。所谓“求下女”,乃是诗人在兴楚无望,返朝无由的情况下所设想的三种自处之道,即  相似文献   

6.
<正>"风骚"这个词在今天差不多等同于"放荡"和"轻浮"。然而,风骚的本义却与放荡、轻浮一点也不沾边儿。它最初的意思是《诗经》与《楚辞》的并称。因为《诗经》中有"国风",而《楚辞》中最著名的篇章是《离骚》,"国风"与《离骚》是《诗经》和《楚辞》的精华,所以古人取国风的  相似文献   

7.
一《离骚》比兴的源头在哪里?从汉代淮南王刘安到王逸直至今天,人们都无一例外地从《诗经》中寻找《离骚》比兴的源头,认为《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比兴形式而又有所发展。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楚文化的考古发掘,逐渐动摇了上述出于经学本体论的观点,它以诸多的雄辩事实告诉我们,《离骚》比兴不是源于儒家经典,而是源于楚文化自身。  相似文献   

8.
女媭考     
屈原在他的代表作《离骚》中写道:“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女媭能以娇嗔之貌,反复的责备屈原,可谓不凡。此乃何许人也?史无记载,屈原亦未为其阐明身份。自王逸以降,一千八百余年,考证颇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人”、“巫”两大类。 先说以女媭为巫者,周拱辰在《离骚拾细》中据《汉书·广陵厉王胥传》中“胥迎女巫李女媭,使下神祝诅。”师古曰:“女媭者,巫之名也。”考证女媭为巫,乃灵氛、詹卜一类人物。此说有两点无法解释:一、李女媭比屈女媭后两百余年,怎么能说李女媭是巫,早她  相似文献   

9.
《九章》是《屈赋》中重要的篇章。由于时代久远,汉代人在整理《屈赋》时把它分割成九篇单独的文章,每篇文章(段)又加上一个小标题,使其变成了《九章》。其实,《九章》是《离骚》的续篇,是《离骚》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九篇文章的合撰。《惜诵》说:“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这个“重著”就是针对《离骚》而言的,“重著”的文章与《离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记述了屈原经过的楚国东迁后几个大的历史事件,是《离骚》抒情、叙事的继续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正>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偶像是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供奉的人像"。这些东西往往是通过塑造一个形象——死去的人或者传说中的英雄,被人们所崇拜,这些东西叫偶像。新华词典还有一种解释,"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和理想"。偶像崇拜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我认为人类是需要宗教的,现在中国是个无神论的社会,其实无神论也可能产生多神论,现在好多"大师"就是在钻这个空子,他们把自己自封为"大师",让人们对其进行顶礼膜拜,而许多中国老百姓  相似文献   

11.
《离骚》的感人之处,自然在于人物形象的鲜明,思想的光辉,而更重要的则是情感的真实。屈原以强烈的情感作为展现自己坎坷人生的纽带,因而,《离骚》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诗中主人公的人生也是情感化了的人生。《离骚》的情感,若完全作确定性的定量分析,就会漏掉一些过渡的中介形态,这些情感也就得不到精确  相似文献   

12.
《爸爸去哪儿》推出以来,迅速红遍全国,受到"90后"女大学生的青睐。《爸爸去哪儿》满足了当今女大学生追星和娱乐的大众情怀,实现了她们既怀念过去孩提时代又向往未来家长角色的身份认同。女大学生在汲取有益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会在娱乐中认清自己的现实,塑造自我实现理想型人格,迎接未来的美丽人生。  相似文献   

13.
南宋楚辞创作衰微,高似孙《骚略》载拟骚之作33篇,可谓独盛。但高氏既明言反对楚辞创作的蹈袭,所作《骚略》又有极大的模仿痕迹,此诚不可解。本文对《骚略》的命意和体例做出分析。认为他编选《骚略》的命意是"以骚解骚",即用自己的拟骚创作来对屈原的情志做出阐发。而他对屈原情志的阐释可以概括为"芳香雅洁,冲淡自守"。最后指出高似孙的"离骚不可学"、"以骚解骚"等观念是北宋以来拟骚创作求新、求变失败后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14.
老子“圣人”观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子》一书中,虽然“圣人”有几种不同的含义,但老子一般是指他理想中的统治者。这个“圣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如何看老子的“圣人”观?本文就此谈点个人浅见。老子理想中的“圣人”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品性: (一)、无欲。老子认为,社会的种种问题都是由人们对外在物的强烈欲望带来的,治理好社会的关键是消除人们的欲望。  相似文献   

15.
代刃 《重庆行政》2008,(4):63-65
权力在词源上对应的拉丁语或英语词汇大致上有两种取向,一种认为是拉丁语中的"Potere",原意为"能够",或具有作某事的能力,后派生出英文"Power"。另一种认为"权力"一词出于拉丁语"Autorias",一是指意识和法令,二是指权威,由此派生出"Authority"这个英语单词。在汉语中"权"原指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后引申为动词,衡量、揣度之意。现在把权力引申为"一个人依据自身的需要影响乃至支配他人的一种力量"。无论是《现代汉语词典》还是《社会学词典》都将权力  相似文献   

16.
屈赋哪一篇是绝笔?今昔学者聚讼纷纭,然不出《怀沙》与《惜往日》两篇。我认为这两篇还不是绝笔,真正的绝笔是《桔颂》。 大家认为屈原所说的“从彭咸之所居”是他死志的表白。除《渔父》外,他还有六篇谈到彭咸:《离骚》、《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惜往日》、《怀沙》。上列次序,除最后两篇外,多数人是一致的。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作品中所表现的屈原生死搏斗的精神矛盾与痛苦的发展历程,以考察确定他的最终绝笔。 《离骚》前半部分真实地回顾了他的从政生涯。他希望竭忠君王,但遭谗被谤,失去了信任。  相似文献   

17.
《讲堂录》是毛泽东同志早期诸多哲学读书笔记中的一本,是他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1913年或1914年所作的课堂笔记.这本笔记用的是九行直线本.共四十七页(九十四面),计一万余言.前面十页是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在"离骚"正文的上面批有各节提  相似文献   

18.
屈原与浮士德并提,这原本是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众所周知,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其作品《离骚》闪耀着他自己的光辉思想;浮士德则是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长篇诗剧《浮士德》中的主人公,在浮士德身上有歌德的影子,但浮士德到底不是歌德。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十分喜欢读屈原的诗。他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用工整的魏碑字体抄写了《离骚》和《九歌》,还作了对各节内容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天问》中“启棘宾商,九辩九歌”和《离骚》中的“启九辩与九歌兮”、“奏九歌而舞韶兮”等记载,可以说明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九歌》这首古乐远在屈原之前就早已在楚地流传许久了;二是,屈原在作《天问》写《离骚》之前就已经很重视《九歌》,甚至可能已经改写完《九歌》了。这就是《九歌》写作时代最有力的内证。 《天问》和《离骚》还说明《九歌》是夏人流传下来的一首夏歌。《山海经·大荒西经》也说:“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