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茜  ;刘作权 《前沿》2014,(19):159-160
大连这座年轻城市的飞速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到大连来谋求发展。关注大连少数民族流动群体的发展现状,引导他们融入大连主流社会,建立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与大连地区汉族居民的相互认同与合作的融洽关系,实现在连各族人口和谐发展,共同携手建设美丽大连已成为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大连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特点、融入大连主流社会遇到的困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为促进在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大连主流社会,适应大连城市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与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少数民族人口逐渐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由于政府支持、社区支持、个人支持的缺失,他们很难融入城市社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的缺失会降低政府公信力、激发民族矛盾、影响家庭维系。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政府层面、社区层面以及个体层面改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缺失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寻求发展,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规模越来越大,给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如何面对和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已引起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内涵及流动的背景原因、特点、影响、社会支持及城市适应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东莞市是一个典型的流动人口占多数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近些年来,东莞市在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明显成效,被有的媒体称为流动人口服务的"东莞模式"。通过对东莞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梳理,总结其改革成效与经验,将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成为促进维持城市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流动人口的随迁子女即流动人口二代已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流动人口社会服务管理困境的同时,流动人口二代的社会融入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需面对的又一重要问题.针对这一状况,本文以北京流动人口二代务工人员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并从经济、生活、制度和文化4个方面对其社会融入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针对北京市流动人口二代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入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融合度需要从流动人口、流入城市以及国家三个层面思考对策。要提高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流入城市要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引导居民培养更加包容的公民意识;国家要加强社会制度建设,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  相似文献   

7.
梁燕  韩娟 《长江论坛》2022,(4):76-80
如何使规模可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政治、经济、社会保障、社交、文化、心理各方面全方位融入社会,是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亟待破解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其既关乎少数民族流动人群的权益保障和发展前景,也关乎各地的城镇化质量和发展进程,更关乎民族团结、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本文系统梳理了目前有关新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对该研究领域迄今所取得的最显著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不足和必要的拓展方向作出了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8.
李艳荣 《传承》2014,(8):82-83
随着新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当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农村、牧区进入城市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而且倾向于长期居住,其融入城市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城市流动人口的传统管理体制由于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己经带来不少问题,创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方式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就当前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可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流动少数民族社会融入在理论上是一个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和身份认同问题,但在法律上却是一个是少数人权利的实现与保障问题。用少数人权利的标准来衡量目前流动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状况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流动少数民族的群体特征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平等有效的政治参与受到制约,社会经济融入和文化融入实现困难成为影响其社会融入的主要原因。促进流动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的政策方向需要有权利保障,要通过法律和政策来消除阻碍流动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的制度性不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小慎  王天崇 《前沿》2005,(1):179-182
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加快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中社会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 ,既给我国的城市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文章剖析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政府管理错位 ;市场调节低效 ;社区治理薄弱等不足。从政府与社区互动、流动人口的归属取向、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与城市建设等多个层面上分析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中社区平台的意义。从流动人口的社区档案管理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区教育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区服务等三个角度探讨了我国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省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更多的少数民族人员进入我省城市务工或者经商。伴随着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就业等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子女教育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业困难等,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他们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也加大了相关部门管理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促进我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十几年来,国内学术界主要基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视角、社会冲突与失范视角、现代化视角或再社会化视角、社会网络或社会资本视角、推一拉视角和实践社会学视角对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路径、在城市的生存现状、城市适应或融入问题以及如何融入城市、如何市民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年龄较轻(如80后等)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这些农民工正在逐渐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农民工的主要部分。他们的社会融合问题已引起政府重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代际转换"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的社会适应不仅包括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适应,还包括他们对农村社会的适应。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不仅在对城市社会的适应方面存在重重障碍,而且对农村社会的适应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  相似文献   

15.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参保比例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值,究其根本在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社会保险权的认同是建立在满足自身民族特性的参保条件之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享有社会保险权的民族观念障碍、民族语言障碍以及民族制度障碍,强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保险利益表达,主张创建社会差序格局中的民族文化纽带,基于法定责任和商业义务共同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权实现。  相似文献   

16.
论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璐 《理论月刊》2006,(11):35-38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结构呈“家庭化”趋势,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呈边缘化状况。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整个社会从身份制向公民社会的转变、城乡壁垒的拆除,有赖于人们从根本上重视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7.
权利贫困问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贫困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权利贫困、社会权利贫困、文化权利贫困、政治权利贫困问题,认为探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利贫困问题不能纳入到政治框架中去理解,而是一种伴随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利贫困与经济贫困关系密切,权利贫困问题的产生与制度性社会排斥以及自身能力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化的加快推进,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滚滚红利。但是,城市化进程也给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面对群体性事件高发、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问题突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严重、互联网安全管理难度增大等新情况,公安机关必须与时俱进、主动作为、积极适应,通过完善警务合作机制、加强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舆论引导机制、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等创新社会管理手段,努力提高驾驭复杂社会形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表现在物质、精神、文化和制度等诸多方面,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尊重等价值观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反贫困提供了基本思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四大专业方法可以分别作用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个体、人际、社区和政策层面,进行全面赋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流动人口犯罪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文章通过对辽宁某些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状况的分析,阐述了流动人口犯罪对辽宁社会经济、管理、治安、文化的影响,以期达到抑制流动人口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