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台湾慈济基金会1966年成立,目l前已发展为台湾最大的民间慈善机构,其志业和志工遍布世界各地,并将爱心延伸至大陆,搭建起一座爱心桥梁。慈济的创力、人证严法师及其所倡导的大爱精神,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慈济的缘起1966年4月,证严以“救贫’救病、救急”为宗旨,在花莲正式创力、了日后成为岛内三大佛教组织之一的台湾慈济功德会。  相似文献   

2.
台湾约有18%的民众参与志工服务,台湾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既来自于志工本身的价值选择,也来自于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成熟的运作机制。就两岸学者的研究成果而言,台湾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其研究内容将随着志愿服务发展历程的深入而进一步深化;学界还需创新研究方法,在台湾志愿服务研究中推陈出新,提炼新观点。  相似文献   

3.
《北京观察》2020,(2):77-77
志愿服务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北京市通过不断健全志愿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工作架构,志愿服务事业实现了蓬勃发展。另外,台湾地区在志工服务方面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经验,且台湾地区民众普遍养成了参与志工服务的好习惯。北京市涉台"55条措施"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在京台胞参与公益活动和基层社区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4.
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激发出中国人的慈善井喷。在之后的两三年,公益慈善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慈善事业一方面表现在人们更多地参与捐助和志愿服务,另一方面也展示着专业慈善机构开始大规模出现。面对着社会的种种问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一系列的集体行动和自我组织在助老恤孤、助学支教、环境保护、社会健康乃至农民工服务等各个方面开展着广泛而丰富的行动。  相似文献   

5.
辛华  翟雁 《青年探索》2017,(1):5-13
在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内在关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对26名具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公益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特别是对志愿服务的契机、公益创业历程及其性格因素等进行了质性分析,最后,提炼出了访谈对象从志愿者到公益创业者转变的历程:以重大事件和组织安排为主的介入期,历经"精神愉悦、自我探索、知识积累"的体验期,形成了以"精神愉悦-分享美好""知识积累-契机引发"为特征的公益创业期的三阶段故事线。根据以上分析,文章最后提炼了志愿阶梯的概念,明确提出志愿服务为青年公益创业的路径之一。本文对我国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创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且在国家制定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相关政策的方面也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加强两岸志愿服务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实现同胞心灵契合,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长远的现实意义。目前,两岸志愿服务交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两岸的志愿服务交流活动主要以民间交流的形式开展,包括三种基本类型:一是通过群众团体和公益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而开展的志愿服务交流活动,这也是现阶段两岸志愿交流的主要形式。二是借助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志愿服务发展日渐蓬勃,其中青少年的参与人数更是逐年增加。青少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回应社会弱势人群的需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对培养青少年自身的价值观和个人成长亦有所裨益。为有效推动青少年志愿服务,我们必须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参与动机和阻力,掌握其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模式。此外,透过比较内地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志愿服务的发展现况,期望能够取长补短,因应四地青少年的目标及期望,制定长远的志愿服务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8.
"志愿礼"应2010年广州亚运会而生、承中国礼仪传统文化而立,成为志愿者专属的标志性礼节。"志愿礼"体现的是中国公民社会的积极发展,是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时代精神与时代气息的浓缩,也是中国文化品格的体现。"志愿礼"重视志愿者的精神收益和心理感受,符合了现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志愿礼"的使用与推广,将会使社会对志愿服务有更多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会激发志愿者的荣誉感与认同感,必将为推动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独特贡献。同时,"志愿礼"作为广州亚运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载入志愿服务发展的史册,成为广州志愿服务事业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前进论坛》2013,(9):18-19
顺势而为、集智聚力、有思有行。多年来,农工党徐汇区委会面向社会,依靠专委会、基层支部,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落脚点。2012年始,区委会发起“争做农工党党员志愿者”活动,号召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专门印制了“公益护照”,人手一本,使得党员的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有记录,并将其纳入年底的星级支部评选考核指标中,从而建立起长效机制,使社会服务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对于建立社会资本和公民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已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社会政策的基础。志愿服务的三个参与方: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在促进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网络中各具作用。基于"志愿力"和"招募力"的核心概念,我们提出了志愿服务的三方模型,展示了三方是如何参与志愿服务的,还研究了各个参与方能够用于加强志愿服务的新方法,讨论了它们对志愿力和招募力的影响,同时也论述了志愿服务的潜在消极影响,并讨论了改善这些消极面的方法。这些研究对志愿服务领域的社会政策研究将可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眼下,志愿服务、志愿行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志愿服务和志愿行动的发达程度,以及志愿精神的普及程度,代表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志愿行动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剂,志愿者群体和组织也是对于社会各个群体和社会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健康力量。而只有通过法律保障,才能为志愿行动乃至志愿文化的发展提供法律基础,才有可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产生积极健康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并日渐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其中,企业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领域一支快速增长的力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的相继出台,为企业志愿服务明确了法制化的发展路径,也为其规范管理提供了重要契机,企业志愿服务将出现新的发展机遇,也将呈现出新的特征和新的趋势。结合当前的宏观背景和政策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呈现出十大发展趋势:企业志愿者管理的规范化;企业志愿者管理的互联网化;企业志愿者团队的自组织化;企业志愿服务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企业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本地化和社区化;企业志愿服务项目的多样化和精细化;企业志愿服务的专业化;企业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精确化;企业志愿服务效果评估的科学化;企业志愿服务带薪假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13.
台湾和大陆有着相似的志愿服务文化渊源,同时在法制建设方面均具有大陆法系成文法的特征,因此,台湾志愿服务法制建设经验对大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本文认为台湾志愿服务法在基本概念界定、志愿者伦理规范、建立志愿服务评估机制以及鼓励公共部门运用志愿服务等方面均值得大陆未来的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青年一直是志愿服务的先锋和主体力量,在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人类重要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现代化发展关键要素的当今世界,讨论青年和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指出,社会关系是青年与志愿服务的共同焦点,"人本"是青年发展与志愿服务共同的价值核心。青年是现代志愿服务的先锋和主体力量,而志愿服务本身就具有立德树人的社会功能,也因此成为实现青年全面发展的社会化大课堂。  相似文献   

15.
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及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吸引凝聚和服务影响青年的重要手段和团的活动的重要内容。推动志愿服务形成社会功能,对于团的工作和活动产生社会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可归纳为:社会动员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促进志愿服务特别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形成社会功能关键在于:利用新媒体手段有效对接服务意愿和需求;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志愿者组织;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推动志愿文化建设;促进重点项目形成社会功能并带动各项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16.
志愿服务作为凝聚社会力量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场域,其自身的转型和创新一直都是学界、政府和公众关注的议题。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中国志愿服务的传播、动员、运行和变革等诸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变迁,同时也面临着法治化水平不高、文化提升欠佳、组织定位模糊和长效机制缺失等现实挑战,新媒体介质的多元化和高效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的生态格局以及志愿服务的体制转型。因此,志愿服务行动的组织和管理必然要体现时代发展的特色、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的诉求。通过对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科学而理性的梳理和反思,刷新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适时地建构新媒体时代新型的志愿服务体制,推进志愿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为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建设和深层次的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动力便成为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明确指出,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要切实搞好志愿服务,要利用奥运会倒计时的重要时点,以及重要节日和举办各类重大活动的时机,推出一批适合不同群体参与的服务项目,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科学普及、社会公益等活动,而且要研究制定下发《关于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推动社会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应该说,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领域,这项工作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个新拓展,为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志愿服务,本刊特别策划了此专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有四个来源,即传统美德、雷锋精神、外国公益和改革创新。其中,改革开放后,志愿服务发展形成"南北特色",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是"继承与创新"的志愿服务特色;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是"引进与融合"的志愿服务特色。中国志愿服务理论要把握四个基本概念,即为人民服务、友爱奉献、助人自助、公正平等。学术界要深入研究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制度、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行动、志愿服务资源、志愿服务文化,构建既严谨又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包头市昆区改变以往志愿服务行政化模式,率先采取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志愿服务,让专业的人去办专业的事,为社会力量提供"自觉自愿做善事"的平台,动员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志愿服务,实现"全民公益、全年公益"的裂变效应。2015年,通过"4M"执行标准,重点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建立志愿者登记渠道,实现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健全了现代化志愿者考评机制。全年推出"衣物再处理"""孝心手环""青亲港""书香包头""领养爱心蛋"  相似文献   

20.
1996年初,原江西宜春市委(现袁州区委)引进了台湾慈济会对飞剑潭乡的扶贫助学项目。从此慈济便与袁州结缘,对该区贫困学童的关爱不断。此后8年来,慈济志工250余人在邱玉芬女士的带领下,先后9次千里迢迢奔赴该区边远山乡,为贫困学生14460人发放助学金和救济物资近500万元,走访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