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李辉 《乡音》2014,(3):47-47
50岁。已经50岁了。他的人生却迎来流亡。巴黎火车站。当他不得不从这里离开自己的祖国到邻国避难的时候,他的护照上的名字不再是大名鼎鼎的维克多·雨果,而是一个请人伪造的假名“兰文”先生;  相似文献   

2.
我是新闻人,朱镕基当总理时,我关注他每一次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答记者问”,那确是很重要的节目。中国总理答记者问的精彩一页,就是在朱镕基手上开创的。《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不仅收录了他五次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还收录了他“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在境外的演讲和答问”、“接受香港记者境外随行采访”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敏  杨雨文  徐波 《台声》2002,(10):32-33
与上海长谷建材公司吴琼副总经理虽是初次见面,但却一见如故。说来这也是缘分,我们与其兄吴琼恩教授原是交往多次的朋友,听说其弟在沪从事建材业,到了上海自然要见一面。这一见才知道,他原本从台湾世界新闻学院毕业,曾在台湾著名的《联合报》当过12年记者,如此说来我们还是新闻业老同行,彼此自然备感亲切,相见恨晚。吴琼先生今年40岁出头,身材魁梧,声音洪亮,脸上还总是漾着微笑。他告诉我们,他来到上海前后8年,并落户松江,已经是个“新上海人”了。我们不解他为什么舍弃在台湾干得颇为顺手的新闻本行,却来上海改行从事…  相似文献   

4.
杨帆 《台声》2002,(1):8-8
以《城南旧事》而震动读者的心的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先生于2001年12月1日在台北病逝,享年83岁。为了缅怀林海音先生,由中国作家协会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联络委员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的“林海音先生追思会”,12月7日上午9时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多功能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全国台联副会长苏民生及在京台胞、文化界人士、林海音亲属与好友等近百人出席了“追思会”。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主持了“追思会”。)北京举行“林海音先生追思会”@杨帆  相似文献   

5.
“原子老人”的小学约翰·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创造人,被称为“原子老人”,12岁时曾在村头贴过这样的“招生广告”:“兹有约翰·道尔顿小学,学费低廉,质量可靠。欲报名者,请到本村旧仓库找道尔顿先生登记。”布告一出,村人顿时哗然。有人赞赏,有人惊讶,有人怀疑。还有人讽刺挖苦,认为这简直是弥天笑话:“12岁就想办学?”可是道尔顿却不为闲言所动,毅然按预定的目标走下去,结果真有几名家境贫苦的学生报名,有的年龄比道尔顿还大。而道尔顿则正儿八经、有条不紊地当起了这个“小学校”的小校长。由于他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由“高处头不晕”看“为官”徐开君有记者问曾经过做泥瓦匠的前联邦德国总理舒尔茨:“总理先生,做国家元首与做泥瓦匠有什么不同?”他回答说:“二者都必须站在高处头不晕”。一句实实在在的话道出了为官的真谛:为官者当廉。勤、刚、正,居高位而头不晕,爱憎分明,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04,(16):44
近日,某媒体记者在马路边的电线杆上看到一则“急招公关人员”的招聘广告,招收年龄18至28岁的男女青年,其他不限,月薪高达8000至10000元。通常情况下,大企业的部门经理月收入也不过5000元左右,1万元的月薪可谓相当丰厚了。为了探个究竟,记者按广告上的信息拨通了呼机号码。回电话的是一位姓王的先生,他问清了来电者的装扮特征后,便告之在某宾馆门前站五分钟,自会有人来面试,五分钟之后再呼他。当记者再次呼“王先生”的时候,“王先生”说面试合格,需将500元的服装押金打到他提供的账号上。虽然觉得有些蹊跷,但为了弄个水落石出,记者继续与之…  相似文献   

8.
樊芒  朱建华 《台声》2001,(5):27-29
近日,记者在“爱我中华”中国画油画大展组委会办公室见到了专程从台湾赶来、参加作品评审的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蔡建郎先生。蔡先生正在和天津炎黄艺术馆的几位专家一起对参赛的作品进行认真的评审。蔡先生风趣而健谈。他对作品的评价几乎一语中的,足见他素养甚高,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位专业的书画家,孰不知这位两岸文化交流的“大使”原本也是位出色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9.
在2007年的全国“两会”上,当记者采访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时,他告诉记者:中共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环境立省”战略,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写入了党代会报告。  相似文献   

10.
张和敬 《台声》2023,(3):84-88
<正>在台湾,有一位103岁的老者许历农,被泛蓝阵营亲切地称为“许老爹”。当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一意孤行走“台独”路线之际,他义无反顾地脱离国民党,加入新党,成为新党的“精神领袖”,并自组新同盟会,担任会长,衷心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念;当陈水扁搞“一边一国”“去中国化”“终统”和“法理台独”之际,他更是痛心疾首、坚决与之抗争,捍卫中国主权的完整,并为之殚精竭虑、奔走呼号。他曾反复地表示,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曹燕 《黄埔》2007,(6):16-18
两岸直航是关乎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同胞切身利益却又一直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然而,并不广为人知的是,早在21年前,就已经有人凭借一己之力实现了两岸特殊“直航”的历史性壮举,他就是当时被称为“直航第一人”的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王锡爵先生。今年9月的一天,记者采访了王锡爵先生。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访问欧洲三国的过程中,60岁的芬兰航空公司中国地区总经理帕沃·倪米宁(PAAVO NIEMINEN)先生作为东道主一直全程陪同。12天的相处,他给我们“中国新闻记者赴欧洲三国采访团”的记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日用品“赤膊”出售 一位朋友在德国科隆考察后,准备买几件衬衫回国后送亲友。他很快就选好了三件。可是,当他付完款时,营业小姐交给他的却是没有任何包装的“赤膊”衬衫。当他索要包装袋的时候,那小姐彬彬有礼地说:“先生,请您再付两份钱!一份是包装袋的钱,一份是等价的袋子的垃圾处理费。”  相似文献   

14.
假冒的“军委特派员”□本刊记者赵含宁自称中央军委某领导是他的胞兄,他手里有12亿元的扶贫专项资金今年4月14日,宁夏吴忠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打着“某某基金会”的旗号在民间非法集资,并在古城乡金星四队农民杨发林家开会,准备拉更多的人参与此事。吴忠...  相似文献   

15.
辛斌 《现代领导》2003,(11):26-26
认识耿忠平教授,是在同济大学举办的人才中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班课堂上。课间休息时,耿教授翻阅记者带给他的《现代领导》杂志,由衷地称赞说:“刊物办得不错。”俄顷,他对记者说:“我想同你谈谈‘职业经理人和民营企业’这个话题,你觉得怎样?”记者当即便答应下来。于是,一个秋色宜人的午后,记者来到文法学院,与耿教授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他的医德被人民深深铭记□蓝宏“当医生要有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高尚医德,既要为有钱的人治病,更要救没钱治病的人”,重庆市潼南县塘坝镇著名中医师蔡文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蔡文远医师是塘坝镇中医世家第三代,他12岁就跟随颇有名望的父亲蔡延春学医、从医。...  相似文献   

17.
当我在南京见到无名氏先生时候,十分惊讶地在8旬高龄全无老态。一套合体的西服衬托着身姿挺拔,一头浓密头发下的目光炯炯有神。他热情而开朗,言谈间妙语成珠,对别人的询问从容答对,不难想像他年轻时的风雅和洒脱,他从台湾重返祖国大陆,实为故地重游,因他父母早亡,他直系亲属均在港台、但他对古都南京充满感情,这里是他的出生之地,也是他念过小学和中学的启蒙之地。说起“无名氏”这个在当今港台走红的鼎鼎大名,他告诉我,这是他在写作第一部小说《无极风情画)时的笔名。当时他在西安当记者,《华北新闻)总编辑约他写一部连载…  相似文献   

18.
刘宝林今年21岁,一年前从老家河南的一家工厂辞职,经同乡介绍来到北京当保安。他向保安公司提交了身份证、毕业证、体检证明和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随后在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正式上岗。前不久,他又参加了保安员证的考试。“没想到当保安需要经过这么多道关!”刘宝林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9.
“父老”与“老父”张麦河南省鹤壁市原市长朱振江,因巨额受贿而锒铛入狱后,中央电视台记者与这位身陷囹圄的“市长”进行了“新闻背景”式的对话。其间,当记者问及他进入大学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其父亲对他做人做官的“家训”时,朱振江沉痛地告诉记者:进大学时没有学...  相似文献   

20.
陈立夫先生接待记者釆访有他独特的风格:全然不问记者有什么问题,而是先把自己想说的话讲完;只要他没讲完,不容记者提问,也不允许你把话题叉开。看似有点“霸气”,可面前分明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语调平缓,有时甚至细语柔声,说话时始终面带笑容。有什么办法呢?毕竟是93岁的老人了。我索兴不讲话,不发问,手举录音机,两眼注视看他,细心地听他一直讲下去。大陆记者采访团于1992年9月5日抵达台北,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只有两个半天可进行自由采访,其中9月8日下午3点,是陈立夫先生开始接受我们5名大陆记者采访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