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存在神话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最初的神话学。神话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认为神话反映了时代的历史事实,也就是神话的历史化。以神话素为分析单位,通过对神话和历史之间互渗关系以及对神话功能主义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发掘神话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2.
黄泽 《思想战线》2007,33(5):105-110
20世纪的中国神话学在融汇中、西两种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学界在以西方神话学重新系统复原中国神话的工程告一段落时,应对中国独特的神话类型和发展道路展开相关思考。从俗文学、古小说、神话3个层次内容的影响关联入手,有助于获取正确的神话信息;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因为少数民族神话借助汉文古籍、少数民族古籍与民俗、口传而传承,所以必须借助西方人类学理论方法予以挖掘、激活,这有可能是中国神话学独特的文本类型和表述范式。  相似文献   

3.
马莉 《人民论坛》2012,(23):162-163
在对神的形象的塑造上,古代中国与古希腊各有不同:中国神话中的神多半是神人异形的,其特征是超凡脱俗,而希腊神话中的神是神人同形同性的。反映在各自的文化中则表现为:中国神话主要体现的是"尚德"精神,而古希腊神话中,天神与人类一样,也表现出凡俗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张宏飞 《传承》2011,(12):72-73
中国、朝鲜国家共处于亚洲文化圈之中,尤其是中国的东部、北部和朝鲜又同在"阿尔泰文化圈",可以说中国与朝鲜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渊源和联系,两个民族的原始文化意识和民族理念有着较大的可比性,通过以这两个国家的建国神话为切入点,来探讨其民族的原始理念、文化、心理等之异同,同时观察两个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碧 《求索》2010,(5):177-179
神话是产生于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文化现象。从诞生人类社会以来,神话便先天地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作为现代社会语境中的一种文化样态,"现代神话"虽在具体表现形态、价值诉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趋势,但意识形态属性却从未消失。就"现代神话"范畴中的"神话主义"而言,其不同形态的艺术制品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中发挥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功能。"神话主义"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往往渗透着面向历史特定境况的批判意识,具有针对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而在"新神话主义"景观文化中,景观化神话堕入视觉文化之中,并通过对社会、历史意识的淡化作用,使神话在消费主义逻辑弥漫于世之际,成为弱化受众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工具。  相似文献   

6.
由传说演变成神话的实例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讨神话发展规律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神话的历史化”,也不可避免地引发“历史的神话化”问题。其实,无论是“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都离不开一个中间环节——传说化。“神话的历史化”过程应当是:“神话——传说——历史”;而“历史的神话化”过程则是:“历史——传说——神话”。本文拟举一些实例,探索一下传说是怎样演变成为神话的。  相似文献   

7.
鸟意象是中国自然灾难神话中经常出现的神话意象,尤其在关于旱灾、火灾、水灾的神话中出现的几率极高,这是因为鸟意象具有太阳神鸟的神话属性,并呈现出火鸟(阳鸟)和水鸟(雨鸟)两种性质,而灾难神话中的许多抗灾英雄的形象,实际上是神鸟意象的人化变形,鸟意象的发展变化及其文化内涵展现了我国古代先民由认识到战胜自然灾难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8.
吴童 《求索》2010,(7):184-186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缺乏悲剧精神的民族,因而也缺乏纯正的悲剧传统。然而,事实上,在我国的太古神话中,悲剧性神话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与古希腊神话一样,中国同样不乏悲剧传统和悲剧精神,反抗神祗的悲剧就是中希神话注重表现的一个共同内容。本文考辨了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悲剧特征及其底蕴,分析了两者不同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特征。研究认为,中希悲剧神话分别代表了西方的海上诸文明的聚合形式和东方的内陆诸文明聚合形式,这两种聚合的作用表现出的重伦理与重哲理之别,必定消解古希腊式悲剧在汉语世界出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许多关于早期教育活动的内容。本文以历史纵向为线索,从开天辟地、炎黄、四帝、尧舜、夏禹五个时期的有关神话中,窥视教育活动的最初状态。这种教育活动可分两类:生活经验和生产技能的教育;以仁德为主要内容的教化。探讨这一时期的教育,将使我国教育史编写的起始年代上推五个世纪。  相似文献   

10.
张岩 《求索》2013,(6):148-150
以反传统姿态出现的中国现代文学高扬“破旧立新”的旗帜.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沈从文等作家却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讨的双重纬度上对古老的神话资源极为关注,表现出强烈的神话意识。对于中国现代作家神话意识生成形态、途径以及特点的考察,可以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推进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中传统与现代之间复杂关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慧远 《求索》2007,(2):155-157
在神话中,水是自然界中一种有灵性的存在,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水对于人类的生活有利有弊。而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水”逐渐演变成为万物的本原与准则,具有了哲学的本体意义;是理想人格的象征;治水成为治世安邦的关键。笔者认为,治水的实践是“水”思想从神话到哲学的转变的动因,在这个过程中,理性的精神开始显现,人自身的力量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12.
通常,中国原始历史意识被认为应当从中国神话传说中溯源;实际上,其源头可能并不仅限于此——远古先民对祖先业绩的追述乃至对亲身经历往事的回忆等等也可以产生历史意识,甚至更有合理性。其次,中国史学家往往有意无意地将"传说"而非"神话"当作中国历史意识的源头,这也折射出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在中西方历史意识起源问题中的作用有某些差异;而实际上二者也确有明显区别。再者,"神话"和"传说"确非一回事,在寻觅中国原始历史意识的源头时,应该首先明确区分二者并辨别清楚它们在中国原始历史意识起源中的不同作用。另外,中国神话固然有明显被"历史化"的成分,而中国历史同样有被大量"神话化"的情形,因此,必须首先厘清中国各神话和历史事件的先后次序及彼此关系,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去探讨中国原始历史意识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苻坚感生神话是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治神话的一个典型代表。这则神话不是当时落后民族自身的产物,而是熟谙儒家文化的前秦统治者为达到“自神其祖,以取威于人”的政治目的,将众多传统汉文化因素加以整合的结果。十六国时期包括苻坚神话在内的众多政治神话的出现,不仅揭示出古代神话产生的一条独特途径,也表明少数民族在胡汉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吸收了汉文化中的一些非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新东方》2016,(1)
中国神话学发展经历了两次春天,一次是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另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比较这两次的研究可以得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折射出这两次神话研究之所以兴盛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甘奇 《传承》2011,(23):64-65
黎族神话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最原始的叙事文学,黎族神话从侧面向我们展现了原始社会黎族先民的生活状况和自然环境,从黎族神话的创世说、人类起源说、洪水神话、反抗自然灾害神话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黎族神话和中原地区神话之异同。  相似文献   

16.
论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美丽永存的一块瑰宝,它不仅培育了灿烂的世界文明,而且成为后来欧洲国家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源泉。希腊文化并非无源之水,而是与东方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同之处,但由于中希神话产生于不同的时间和时代背景,并且中国和希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还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马玉珍 《求索》2016,(4):188-192
上古时期人们所认为的“神”的世界,其实是无比强大的外部世界和当时人力局限二者产生冲突后衍生出来的“第三世界”,只是当时人们无法自知这一点。“神”的世界主要通过宗教祭祀仪式展示出来,并非纯虚化的世界,具有实体存在的形式。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与上古神话生成的内在逻辑理路来分析,先民受万物有灵观念影响,“神”是先民根据自身“原型”,将自我形象高大化了的结果,是先民“自我”意识觉醒前的一种尝试和探索,神力主要通过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人神沟通的巫祝来体现。上古时期规模化的宗教祭祀活动表达先民最基本的生命诉求,其中有意识无意识地生成了上古神话中的诸多神,以祭祀活动表现人对神的依赖,神对人的护佑,人神的互化,从而成就一种神圣的人格,成为人们尊崇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权雅宁 《思想战线》2013,39(5):40-44
沟通神话与历史、重构上古文明,可以说是文学人类学这一学派的特殊立场所在。立足文学本位,通过辨析虚构、真实与文学、历史的关系,重审所谓文学疆界的当代扩张现象和"文学终结论",发现在神话历史重构中,需要警惕仅仅将神话视为真实历史之部分反映这一表层理解,更不能将神话与历史混为一谈。把文学视为一个动态开放性的、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的符号体系,探讨其所表征的特殊的文化编码系统,在历史—神话的动态关系中发现新的知识秩序,是20余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学人类学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神话是各民族的文化之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可以在各自民族的神话中找到精神的原型。谱系学方法对中西神话各自的特点、精神和历史命运,以及对各自传统文化精神的塑造等进行了比较,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既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吸取西方的民主法治精神,更要立足本土文化,从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20.
高有鹏 《人民论坛》2023,(9):107-109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其中的神话思想是特殊的文明结晶,其超越自然、超越社会现实,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意志,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对文明的创新。如今,中国神话已成为当代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创作热点。全面理解和深入思索中华文明中的神话思想,汲取其中传承不息的文化因子,弘扬其追求正义向往美好等精神底蕴,推动其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