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社会治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需要在国家、政府与社会的现实关系中来理解,在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来解释。学界现有的融合论、包含论、交差论、独立论等观点为更为准确界定社会治理的概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社会治理包含"自治"和"他治"两个维度,社会治理要通过有效的"他治"来培育"自治",核心社会治理是政府对社会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理解"国家"是把握国家治理概念及其发展方向的前提。面对个人中心的国家哲学,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人的本质理论构建了个体和共同体辩证统一的分析框架。在他看来,国家,作为共同体异化的产物,是为剥削阶级谋取私利而创造的虚幻形式;共同体,作为人类集体形式的理想状态,应是为所有个体平等提供生产生活需求的公共平台;从原始共同体、剥削阶级国家到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规律,国家治理向共同体治理转型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趋向。因此,当代人应该充分关注马克思共同体视阈下的国家及其治理思想,从重视人民管理公共事务的自主性、健全人民民主的渠道和形式、谨防社会关系异化的新形式以及维持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等四个方面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3.
李君如 《同舟共进》2014,(11):22-22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是通过“民主”和“法治”两个轮子来治理国家。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初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20,(1)
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学者从不同立场、不同视角出发对于"实现什么样的国家治理,怎样实现国家治理"提出了丰富多样的国家治理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观、新权威主义国家治理观、"第三条道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观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如何正确看待这些不同的国家治理观?如何在坚持和完善中国国家治理观的前提下,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治理观的有益成分,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中,国家权力作用和民主权利行使的张力关系使国家治理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和治理失效的双重风险。民主政治建设不仅要在推进程度上适应民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需要,更要在战略重心选择上立足于国家治理的具体需求。不能带来治理绩效的民主实践注定是失败的,自由主义民主在中国不仅行不通,而且危害巨大。治理民主用"参与"改造治理以解合法性危机,用"善治"规范民主以防治理失效,符合人民民主的价值旨意,有利于实现政治参与的有序化,社会与政府治理能力的互动提升,国家认同的现代化,应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重心。治理民主发展的关键是把治理嵌入已有的民主政治制度中,以"治理"作为民主政治制度运转和完善的支撑点,具体策略包括:完善社会体制;加强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丰富民众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人类社会,并以人类社会的彻底解放为理论旨归。其哲学上的社会本体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以社会本位论的形式呈现出来。"社会主义"这一概念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即:经济层面实行社会所有制;政治层面实行社会自治的治理模式;文化价值观层面实行超越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的社会本位。"社会主义"的如上三重基本属性不仅是哲学的理论预设,更是基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7.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之路何以可能,这是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着歧见的重大理论问题。俄国村社社会主义的"跳跃论"由于片面强调落后优势,而具有明显的空想性质。在第二国际内部,考茨基等人的"早产论"表明了他们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反对态度,卢森堡则对十月革命道路表示了肯定和支持。从理论上回溯,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发展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出发,论证了俄国在占有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可能。列宁以"颠倒过来的革命思想"阐述了俄国在革命基本条件成熟时,先夺取政权,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思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思想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没有违背历史规律,而是具有其选择依据。但是,这些国家在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后,必须正确处理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社会跨越与文化滞后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存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民主和谐论的理论框架,以此作为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机制。文章从对现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探讨中,提出了民主和谐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以民主巩固建设民主、以民主创新深化民主、以民主治理提升民主,以民主共识凝聚社会,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既不是五形态论,也不是三形态论,而是"生产方式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从生产的技术形式、社会的生产形式和生产的社会形式等三重逻辑出发,构建起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社会形态理论。把握中国道路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需要从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社会形态理论出发阐释中国道路,揭示出中国道路处于由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期、商品市场经济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等构成的历史方位;有效说明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属性、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历史合理性、基本取向的现代性;正确把握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三对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民主政治演变与发展的必然逻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性与民主性的高度统一。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指向,民主与参与构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逻辑存在于一元领导与多元协商、人民民主与有序参与、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顶层设计与多层推进相统一的基本形态之中,这不仅赋予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合理性和发展现实性,而且对于全面承接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需求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治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因此,从治理视角看,西方协商民主对于自由主义民主是一种治理超越。西方协商民主力图通过对民主理念的改造来弥补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帮助自由主义民主摆脱现实治理困境和合法性危机。然而西方协商民主终究走不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框架,使其许多理论上的美好愿景难以真正转化为实践上的治理效能。与西方协商民主不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民主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民主。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有实践探索,革命胜利后又以协商的方式建国,而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政党协商到政治协商,再到社会协商,最后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西方协商民主又是一种治理超越,它在广泛参与、民主决策、多元共治、权力监督和主体培育等方面开辟了当代国家治理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政权建设理论分析框架内,二十世纪以来,国家与农村社会精英的关系出现了持续变迁。清末民国时期,在权力渗透、资源汲取和现代乡村建设中,国家选择与权绅(即营利性经纪人)和专业知识分子等合作;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在建立严密控制农村社会的行政官僚体系、资源提取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中,国家选择以贫下中农中的革命积极分子为骨干的新型精英作为国家的神经末梢来治理乡村社会;改革开放后,在"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建构和现实控制农村社会与吸纳农村资源的行政逻辑的矛盾中,乡镇根据对两者的理解不同,选择与不同的农村精英合伙治理乡村社会;后税费时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家选择"富人"来合作治理乡村。因此,二十世纪以来,国家总是根据基层政权建设的变化来选择与不同的农村精英合作治理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民主政治演变与发展的必然逻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性与民主性的高度统一。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指向,民主与参与构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逻辑存在于一元领导与多元协商、人民民主与有序参与、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顶层设计与多层推进相统一的基本形态之中,这不仅赋予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合理性和发展现实性,而且对于全面承接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需求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治理是有效协商与现代民主共同合法性推进的产物,"协商"和"民主"的价值融合是理解国家治理的两个重要侧面,协商治理是一个亟待成长的新公共治理范式。协商议题是衔接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协商治理实现了程序民主向参与式民主的过渡。公共精神贯穿于公共议题治理的全过程,对公共精神进行培养有助于强化协商治理价值理念中的公平和责任意识。因此,建构中国特色协商治理的话语体系,必须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确保"协商"在国家治理体系这一政治结构中的稳定性,以制度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作为协商民主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郭蕊  范斌 《长白学刊》2016,(6):62-68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发端和定位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层面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和发展保障。从历史性、现实性与前瞻性上精准定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位置,将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环节。完善现代国家治理框架下的协商民主就是要站在整体性、系统性的高度,从强基固本、构建体系、提升能力、做实效果四方面寻找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人大制度作为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为根本任务,在行使国家职能中,以民主形式代表人民依法行使职权,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制度要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必将极大推动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也将为人大制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带来新的机遇。人大必须积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更加有效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民主化、法治化、效率化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8,(6)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明确了在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其国家治理思想的逻辑理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为线索,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阐释中寻找其理论意蕴,从中国的社会治理的实践和变迁中去挖掘其时代价值。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要切实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和原则,以"全过程民主"推动社区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社区治理"全过程民主",是真正视社区治理主体为全体社区居民的鲜明体现,也是变以往"社区管理"为今日"社区治理"的核心要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之一,就是始终坚持人民民主,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确保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钱能 《江苏政协》2013,(2):39-40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决策协商指明了方向。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等所决定的。中国式的"协商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核心价值理念——人民当家作主,一切  相似文献   

20.
陆云 《长白学刊》2011,(4):43-46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强调马克思关于"实践的本质的发现"——"实践的、人类感性活动";而把历史唯物主义视作马克思世界观的孙正聿老师认为"历史"就是"人的活动",即以"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现实的前提"。从上述各自强调的立足点上可以看出,二者强调的核心内容应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有机结构论),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才能理解二者对于马克思哲学性质的表述,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实现政治理想(人的自由的实现)的思想武器的真实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