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增锋 《前沿》2014,(17):62-63
在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规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作为整个学说的基本前提,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相应地发生变革,正在从社会批判视阈深入地探究,并提供了新的哲学理论形态。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性贯穿于马克思哲学观的建构过程中,其中蕴含的马克思批判性逻辑的转换过程,并打破了传统哲学的表象,以哲学观变革的形式呈现出来。本论文着重探究社会批判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2.
杨长虹 《长白学刊》2004,1(1):56-58
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不仅标志着哲学主题的转换: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而且也标志着马克思哲学观的革命:从理论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统一起来,确立了实践批判的价值理想、基本维度和当代视野,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毛江红 《传承》2009,(18):26-2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诸多误解,这些误解是与客观事实完全相背反的,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诸多误解,这些误解是与客观事实完全相背反的,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作为马克思原生态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与形成的原发语境,可以判定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我国的实践唯物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存在理论偏颇。反思由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纷争所导致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主旨与科学内涵的分化与对立可知,作为"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并非只强调人的主体性而否认历史必然性的纯粹的"行动"哲学,而是"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理论主旨与历史必然性的科学内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哲学观是哲学家对哲学真谛反思的结果。如同古往今来的无数哲人那样,毛泽东在探索宇宙奥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毛泽东的哲学观经历了从延安时期的初步形成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嬗变过程,具有独特的中国化特色。考察毛泽东论哲学,有助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一、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哲学观在延安时期,毛泽东1937年8月写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以下简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及课堂教学中,常以"吃梨子才知道梨子的滋味"作为批驳不可知论,证明实践出真知的例子。但"吃梨子"本身只是生理活动,因而不属于实践。以"吃"作为比喻源出于恩格斯和列宁对不可知论的批判。其被用于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在特定的政治语境中政治批判的需要。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如何证明人的思维感知与外部世界的一致性,是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讨论的重点问题,它是一个逻辑问题而非经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坚持世界的可知性,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也看到真理的相对性与实践的不确定性。我们应该从学理上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变革是根本性质和根本方法的变革,是“从天国降到人间”到“从人间升到天国”的根本转变。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都是从主观概念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从物质实践出发,由此构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哲学观和哲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孙正聿在《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一书中系统确立了作为"思想的前提批判"这一独特的哲学体系。与早期的《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不同的是,这部著作进一步明确了三重哲学致思取向。第一重是以"哲学就是思想的前提批判"这一哲学观为哲学致思统摄。在这一致思统摄下,前提批判构成了哲学观的自我定位。第二重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作为哲学致思内核。在这一致思内核中,前提批判构成了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存在方式。第三重是把"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一哲学史解释原则作为哲学致思格局。在这一致思格局中,前提批判构成了理解全部哲学史内在逻辑的一条独特的解释原则,凭此可以说,一部哲学史就是前提批判的思想史。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4年厘清了"意识""观念"与"现实生活"的差异,并将前者作为概念的本身来阐述。在此基础上,他说明了意识形态形成的"实践"环节,并透过对"意识"与"观念"的表述,首次在意识形态视阈下阐释了"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马克思对"观念"的使用包含两种语境:"一般"观念及"具体"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的(一般)"观念"如何因"异化劳动"而产生了虚假性质。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分析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如何成为(具体)"固执观念",因其颠倒逻辑、误解实践意涵之故,从而导致观念的虚假性。通过对异化观念与固执观念的分析,马克思开启了对意识形态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蕴涵着一系列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主要表现为与世俱进的时代观,与实俱进的实践观,与时俱进的真理观,与机俱进的发展观,与是俱进的规律观.  相似文献   

12.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特点和理论品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中心线索。而实践是历史性展开的,通过辨析"实践的历史性"来进一步推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所蕴含的研究范式,具有总体性的特点。"中国化"的研究范式,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理论诉求和实践指向,综合性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体现了实践活动和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就是对"中国化"范式的确认和多维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李淑敏 《求索》2013,(2):124-126
中国哲学观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哲学的发展,20世纪20-3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西化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均有一定程度发展。在中国哲学发展与重构的过程中.三大思潮均有各自较为明确的中国哲学观,它们彼此斗争、相互影响,共同推进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因此.单一去评判某一思潮的中国哲学观是片面的。本文以20世纪20—30年代为背景,将三大思潮的中国哲学观进行比较综合.阐明其中国哲学观的特质及其历史价值,以期对当今文化多元时代背景下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源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由是重要的哲学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西方传统哲学观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带有革命性质的马克思自由观。马克思直接将自由作为个人的实现与解放,以个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为基础,以独立性为前提,以个人对外界和客体的改造以及认识作为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在从关于一般哲学的抽象谈论到对德国现存哲学的批判 ,再到对一切旧哲学的扬弃过程中 ,马克思实现了其哲学观上的根本变革。哲学观上的根本变革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突破口。马克思哲学观的精义和重大贡献在于马克思把哲学理解为一种“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反思和批判性“活动”,实现了对以“逻各斯”的虚幻崇拜为基本路向的整个传统哲学的超越。马克思的哲学观在总体上显现着马克思哲学实践批判和伦理关怀的理论特质 ,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并且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进行了对比,发现两种哲学观具有相似性,它们之间完全可以进行对话籍以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完善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达的“实践唯物论”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达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论"。最终形成了强调"实践的唯物论"而更重视作为认识论的实践的理论特色。李达的"实践的唯物论"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要坚持学理性与实践性的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40年代,艾思奇深刻批判了叶青反辩证法和"中国特殊性"思想。这次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为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回顾这次批判的内容及影响,对于深化艾思奇哲学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孙厚权 《理论月刊》2003,4(7):29-3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费尔巴哈论》三篇论著中阐述了相同的主题: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构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的历史链接。《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德意志意识形态》展开了《提纲》中的思想,突出了生产实践,在《费尔巴哈论》恩格斯从发展过程和内容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哲学,强调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继承和发展了《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