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一经出现就对人的存在产生了巨大影响。从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视角来看,网络文化实质上是现实的人实践活动的一种产物,贯穿于现实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它拓展了现实人的存在方式,同时网络文化也让人们感受到现实人的主体性缺失带来的发展危机。因此,需要从人的主体性角度出发,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网络素养,弘扬人文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公众的网络素养,加强网络文化治理,促进网络文化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魏丽萍 《人民论坛》2010,(9):190-191
网络崇拜对网络传播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其中网络不道德现象和网络犯罪就是其主要表现。但网络崇拜中广泛存在着的"斯德哥尔摩情结"阻碍了人们对网络不道德现象和网络犯罪的谴责,对网络传播中的道德规范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问题多样化与突发性,使得国家、组织和个人对网络社会的深度治理都有迫切需要。网络社会是信息技术革命和中国社会变革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与现实社会相联的一种实体性、关系性的社会存在形态。运用系统论方法将网络社会的主体分为实体类与关系类两种。实体类主体划分为网络主体、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和网络话语,关系性主体划分为网络舆情、网络法律、网络安全和网络文化。据此,深入阐述了网络社会综合治理的模式,希冀推动网络社会有序运行和促进现实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4.
一、网络文化倒灌现象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谈的是"文化倒灌"现象。什么是文化倒灌呢?就是青少年掌握的网络文化技术与信息,超过中老年人,他们不仅可以手把手地教你网络技术,还向你传播网络上你所不知晓的信息。过去的网络信息多来自纸媒体,现在呢,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对大学生不良影响症状的表现有:信息迷恋与膜拜、信息狂占与压迫、信息滥造与污染、信息同化与抽象化。网络技术易使部分学生成瘾而丧失主体性,容易造成学生发展风险,还容易导致有的学生反社会行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网络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丽 《前沿》2008,(1):74-7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网络安全、信息风险的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游戏主义的滋生与网络游戏的流行有关.新自由主义在网络文化的喧嚣中被放大.技术主义源自于对信息技术的崇拜.全球主义借助全球网络化而泛滥.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下,这些非主流或反主流的网络文化渐渐汇聚成流,表达情绪、传播观点,一点一滴地改变着网络意识,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分进舍围.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根本的是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冲突中的自卫能力,这就要求它集中网络智慧,转向网络话语,关注网络心理,改进网络创作方式、包装方式和扩散方式,强化自身的渗透功能.  相似文献   

8.
一、充分重视网络信息对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一是网络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每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在上升期其影响力都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其功能作用充满想像力的发掘,使得互联网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由信息传播工具演变成一种媒体形态。铁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真地估量其发展态势及发展空间,广泛地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空间,迅速地占领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上的新阵地。二是网络信息技术为铁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难点。网络上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多是超越…  相似文献   

9.
青年群体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信仰问题关乎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网络社会中,星座崇拜在青年群体中不断发展、加剧,并伴生出信仰超验化风险。本文基于线上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法,对网络社会中青年星座崇拜进行解析。研究发现,一方面,星座崇拜满足了青年于网络社会中加剧的自我认知、社会关系交往、亲密关系建立、自我发展确定性追寻的心理需求,促成了青年群体中的星座崇拜;另一方面,网络社会所缔造的特殊星座崇拜信仰方式,即极具网络空间特色的星座学说及其“神秘力量”的理论确证、情感体验、行为追求,助推了青年群体中星座崇拜的进一步发展。其间,伴生出青年群体信仰超验化风险,即对自身及现实社会反思的弱化倾向,对自身乃至人类能动实践能力的轻视与否定倾向等,或可发展出妨害主流信仰认同、选择与确立的可能。由此,需要基于青年需求调节有效引导的出发点与着力点,寻求缓解其中风险问题的对症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0.
张雅丽 《人民论坛》2011,(9):248-249
互联网使信息由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公众由受众变成了传播者,越来越多"沉默"的人通过网络发声。互联网一方面是政府掌握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为把握社会动向提供了渠道;另一方面又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更加错综复杂。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我党执政的新挑战、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对网络文化未来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引娣 《前沿》2007,(1):238-239
本文论述了网络时代环境下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和未来发展及图书馆对网络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文化,它的兴起是现阶段人类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研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的衍生效应与网络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冲突频繁发生。人们借助网络发表意见、交流观点、聚合思想、维护权益,网络舆论日益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探讨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演变规律及风险演化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以人民网《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和《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所列举的40件影响较大的网络舆论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网络传播的衍生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及演变的关系形成了以下观点:网络舆论具有独特的传播技术特征与传播人际特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诸如"意见领袖作用凸显"、"信息控制力弱化"、"舆论场加速形成"、"议程设置全民化"等一系列衍生效应,这些衍生效应对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罗永青 《创造》2011,(12):92-93
所谓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物质基础、以现实的人在电子空间中进行网上生活为基本内涵的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全球性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对人的交往的影响虚拟化本质主要体现为"网络景观"、"大众文化"和"消费社会"。"网络景观"造就的人工世界使人产生了沉迷于"娱乐"的游戏心态;"大众文化"带来了"赫胥黎式"的文化萎缩,使人丧失了深层思考的能力;"消费社会"造成了人的精神异化。要消除网络文化低俗之风对人的影响的悖论,就要强化网络交往方式的价值主导性,引导人增强网络交往的虚拟素养。  相似文献   

15.
论公安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信息技术呈迅猛发展的态势,各种新型的网络犯罪也接踵而至,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信息的安全管理,防止各种涉密信息的泄漏和窃取,要有效打击各种形态的网络犯罪,这已成为当前公安网络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论述了新形势下的公安信息网络安全防范系统及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管理对策,旨在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和进行有效的网络布控。  相似文献   

16.
网络对人的影响,表面上是通过有形的"网络",而实质是通过无形的"网络文化"。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生日常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职业发展以及价值观念等,应该对网络文化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吴云才 《人民论坛》2012,(26):170-171
网络生态危机是基于网络文化主体对网络的滥用和误用而导致的网络生态系统失衡的相关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网络安全威胁、垃圾信息泛滥、信息侵犯加剧、信息综合征频发等。网络文化主体的道德培育,需要采取确立正确的网络生态伦理理念、构建网络生态伦理的监督机制、遵循网络生态伦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略论网络的文化特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可否认 ,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直接产物 ,但除了“技术”的因素 ,就没有“文化”的原因吗 ?本文透过网络的信息技术表层结构 ,分别从个人计算机的产生、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回顾和分析了其中深厚的文化背景 ,从而挖掘了网络所具有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一经出现就对人的存在产生了巨大影响。从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视角来看,网络文化实质上是现实的人实践活动的一种产物,贯穿于现实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它拓展了现实人的存在方式,同时网络文化也让人们感受到现实人的主体性缺失带来的发展危机。因此,需要从人的主体性角度出发,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网络素养,弘扬人文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公众的网络素养,加强网络文化治理,促进网络文化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是一次突破性革命。网络发展的突飞猛进,使这一"文化新人类"的网络情结"割不断离还乱"。网络在促使当代大学生的全球意识、效率观念、信息知识、平等观念增长的同时,也难免产生网络垃圾、网络心理障碍、高科技犯罪等负面效应。因此,如何引导"文化新人类"把握网络这一双刃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