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新庚  曹关平 《求索》2014,(1):81-86
公民生态行为规范是关于公民生态行为的规则或准则。建构公民生态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客观需要,事关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公民素质的优化和国家形象的提升。公民生态行为规范至少包含生态道德规范、生态法律规范、生态日常规范等三大方面。应准确把握其具体内涵与建构逻辑,即生态道德规范是公民生态行为规范体系的基础性因子,生态法律规范是公民生态行为规范的保障性因子,生态日常规范是公民生态行为规范的养成性因子。  相似文献   

2.
陆传照 《桂海论丛》2002,18(2):53-55
法人道德行为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道德领域里出现的新情况 ,和个体道德行为相比 ,法人道德行为具有行为意识特定性、行为方式团体性和行为效应显著性的特点。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情况看 ,都必须加强法人道德行为的调控。要从提高认识入手 ,以建立完备的法人道德规范体系为基础 ,建立具有法人特点的完善的法人行为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一种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或者一种行为得以发生、进行的重要的条件。道德环境是道德行为得以进行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道德行为起着很大的影响。然而,许多事实表明,我们的现实社会并不是缺少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而是缺乏一个把公德意识转化为公德行为的良好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4.
行为规训和德性养成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二者共同影响着公民道德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在公民道德教育中人们片面重视行为规训、制度规范的德育功能,忽视了道德修养、德性养成、人格教育,出现了道德信仰失落、道德行为失范等德性养成缺失。因此,公民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道德规范约束、社会舆论监督等行为规训,还应当注重道德修养教育、个体道德内化等德性养成,促进公民道德教育从行为规训向德性养成转型。  相似文献   

5.
额尔敦 《前沿》2005,(12):125-127
道德是由一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是自发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法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从法律的角度看,一定道德是该阶级法律的渊源,法律是道德的表现形式。道德既是法律制定的基础,又是法治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面临新道德规范与市场经济配套,存在着原有的道德规范在新的条件下是否仍须遵守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健全规范道德行为的法律、法规,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为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自律是道德的基本原则。道德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幸福而自觉地内化并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所形成的内在约束。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自己为自己设置必然性。只有当在道德中构成人的主体性的种种人类本质特征得以充分表现和发挥时,道德对于人来说才是一种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方式,才是人掌握世界的方式。道德自律包括:获取道德认知;内化道德规范;培养道德情感;践行道德规范;进行道德反省;养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7.
道德规范立法在新加坡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中公民道德水平不高的现状,有些学者提出将一些重要的道德规范立法,试图借助法律来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但忽视道德与法律的差异性而片面夸大二者终极价值目标上的同一性,在当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基础、公民没有具备足够的法律意识的情况下,将道德规范立法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破坏法律的严肃性,从而对社会成员遵守道德规范产生破坏性的后果,不利于社会成员遵守道德规范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居于公民道德素养首位。在新形势下,公民应具备爱国伦理,养成爱国习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民主政治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 依法治国有利于公民养成正确的民主意识。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民必须依法参政,这本身也是民主政治的内容。并且,宪法和法律在肯定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广泛民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还为他们规定了相应的义务,并为他们滥用权利的行为设定了强有力的惩罚措施,这就为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和相应义务的履行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从而有利于公民提高政治责任感,养成正确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0.
守法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公民不仅要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法律意识,还要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和履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1.
在道德建设中,如何建立道德约束的有效机制,这是一个能否把思想道德建设引向深入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在教育和培养道德意识的同时,适当地引入硬约束的机制,促进道德规范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意识的觉醒,最终达到道德理想的实现,这是在当前道德生活不甚理想的状况下,强化道德风气,树立道德精神的有效之途。道德硬约束机制的引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道德建设必须辅之以法制建设;二是应抓紧研究落实部分道德行为规范的法规化。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标志着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基本道德规范,言简意赅,科学准确,易懂易记,既包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又借鉴了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  相似文献   

13.
周菲 《长白学刊》2005,(5):74-77
城市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趋势,是社会与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结果.城市发展内涵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科学、健康的人格养成.科学、健康的公民人格是城市发展的软环境需要,是支撑城市道德文明的基石.城市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文明、文化进步的集中体现,是公民人格养成的主客观环境.同时,城市发展也对公民人格的养成提出了内在规定性,如法制与道德原则、独立与自主原则、开拓与创新原则等.  相似文献   

14.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意识形态向人们行为过渡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通过道德规范的自律作用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是要根据国家、社会和公民三方面的价值关系,确立当代公民道德规范建设的总要求,进一步凝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化具体道德规范建设;通过法律规范的他律作用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重要环节中贯彻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做到科学立法、秉公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法德并举,要求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建设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内涵设置上具有协调性,并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在实践中"一外一内"相配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道德规范大多只具有实体内容但缺乏程序设计,也就是说,只提供了行为的应当要求,而没有提供如何达到这一应当要求的途径或方法,因此,难以避免人们的道德行为出现试错、重复试错和道德模糊现象.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论证了程序道德的价值问题,并指出了道德规范体系程序设计之于实体道德的实现的意义.本文认为一种道德规范体系必须具备实体道德和程序道德两种序列,且取得内在的统一性,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才是能够在现实行为中被遵循和履行的.  相似文献   

16.
新闻存档     
江泽民为“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题词 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 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是今年2月由全国妇联联合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共同发起的。通过参加这一活动,儿童们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与成人的道德建设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标志着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法治社会的构建,不仅是国家对法律法规的制定,也是公民自我对法治的认同和追求。公民法治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要完善民主制度,加强法治建设,努力发展经济,转变法治教育方式,促进公民法治观念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机关后勤》2023,(10):50-51
<正>以本地域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主要开发内容,遵循生活化、体验化、具象化、游戏化、信息化、儿童化原则,将物质、精神、信息3种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易于幼儿感知理解、体验操作的教育、游戏活动对于幼儿来说,3至6岁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时期,而红色文化资源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健全幼儿人格、培育幼儿爱党爱国的积极情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确定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这是道德内涵的根本。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是当前的现实任务,也是具体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