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衾影无惭     
做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是中国古代追求的君子风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发出过"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感天动地之声.<宋史·蔡元定传>也记载了"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的沁人心脾之音.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有桐城派"殿军"之称的马其昶所著<庄子故>,不仅深得庄生哲学之旨,同时对<庄子>文学品评也颇具特色.而<庄子故>对<庄子>的文学品评偏重于文章结构的梳理,这一特色的形成主要与马其昶的桐城派作家身份以及当时的八股科举取士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历史时期内的气候是有变迁的.广西历史时期内的气候变迁是否不同于整个中国气候变迁的大势而自成系统,从考古以及文献记载来分析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图从象在广西的分布变迁以及荔枝和龙眼在广西地区的地域分布、广西的极端气候三方面来分析广西历史气候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中共浙江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审议并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确定了我省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把中央要求、时代特征和浙江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深刻分析了"十二五"时期的国内外形势,明确了推进浙江发展必须坚持的主题、主线、根本目的和总体目标,提出了推进浙江发展的一系列新举措.这必将对浙江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蜗居之痛":一项关于青年置业观念的社会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的热播剧目<蜗居>引起了持续而热烈的社会反响,而"蚁族"、"房奴"、"80后啃老族"、"逃离北上广"这些热门关键词都真实再现了高房价背景下一些青年群体的迷茫、无助与困惑.但于社会各界激烈反响之外学界的回应尤其是从"青年研究"--这一中性立场进行的学术探讨尚处于空白阶段.本文以跨国比较的视角切入问题,结合个案访谈,以"置业观念与行为变迁"这一线索展开分析.通过研究未来青年一代所面临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变迁,探讨青年群体"蜗居之痛"的根源所在,从可以利用的经验研究范式以及理论创新维度提出个人的研究设想,以激发更多、更好的研究力量来关注这一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权威之作,相对于1991年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有诸多重要的变动.尤其突出的是,全书加强总结了这一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令人常读常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第一个十年是中国现代理想诞生的年代,当时.许多报刊都传播过"主权在民"的现代国家理念.但民族危急的形势使梁启超接受了以民族国家为目标的国家主义学说.他虽然也谈民主、自由,但出发点是国家,而不是个人权利.<新青年>时期,高一涵、陈独秀等努力传播现代国家观念、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对新文化的建构和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欧游心影录>时期的梁启起主张的"尽性主义"显示出他已经超越了<新民说>时期的国家主义,完全理解并具备了现代的国家理念.  相似文献   

8.
李大伟 《传承》2009,(10):166-167
历史时期内的气候是有变迁的。广西历史时期内的气候变迁是否不同于整个中国气候变迁的大势而自成系统,从考古以及文献记载来分析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图从象在广西的分布变迁以及荔枝和龙眼在广西地区的地域分布、广西的极端气候三方面来分析广西历史气候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收藏滇夷图册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云南民族图册的出现远早于"黔苗图",具有独特的绘制风格,以"苗蛮图"、"苗图"指称云南少数民族图册是一种谬误,应当重新正名."滇夷图"是与"苗蛮图"并行的清代云南少数民族图册.<滇夷图说>、<滇省迤西迤南夷人图说>、<云南营制苗蛮图册>、<滇省夷人图说>是4部成书年代清楚、今仍存世的重要夷图,"滇夷图"独具特色,比之贵州的"苗蛮图",其历史民族学史料价值更胜一筹.清末来华西洋人留下的"西式滇夷图"也有特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老子的"道"不同于古希腊的宇宙生成论,而是将"宇宙"理解为万物,而万物则是由无差等的、全息性的"道"来表征的,因此,"道"就具有了符号学意义.从符号学维度来理解<老子>文本是一个新的视角,从而导出其所蕴含的民本思想和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1.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诗>的传承由周代贵族所垄断的现象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各侯国的官府系统、儒家学派与非儒家的诸子百家三个传承系统.在各侯国的官府系统中,在"礼变"与"乐变"的社会背景下,<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崇利"、"尚法"与"轻儒"的社会思潮下,<诗>也为各侯国统治阶级所轻视,<诗>在战国官府系统中逐渐处于"受黜"的状态,这必然导致官府系统中的"<诗>之亡".孟子所言的"诗亡"即是指官府用<诗>之亡.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宣传》2006,(8):F0003-F0003
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的诞生和发展之所——兰台,有着两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屈原曾在此讲学,宋玉《风赋》写就于此,“雄风”之典源出于此。  相似文献   

13.
万里长城     
横亘在我国北部的长城,越沙漠,攀高山,跨河谷,自西向柬,绵延万里.是中国古代一项雄伟的建筑工程,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万里长城最早出现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各自在险要的地方修筑了长城.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  相似文献   

14.
南侗"嘎老"传承的当代变迁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是一种南侗民间的重要歌种--嘎老--在当代语境中呈现出的传承变迁现象.文章以"乡间"、"学校"及"舞台"这三种场域来概括当代嘎老传承的主要方式,并试图解释民间歌唱传承方式变迁中所蕴涵的音乐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务员知识     
《创造》2004,(7):49-49
什么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 <申论>取自于孔子的"申而论之",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它是为完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而新设的一种笔试科目.2000年,国家人事部开始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笔试中首次尝试.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申论>既区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的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命题作文形式.<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把阅读理解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式新颖、灵活,能够更好地测评考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防止"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叶晖 《人民论坛》2012,(23):192-193
"亲亲相隐"最初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漫长的封建时期都几乎严格按照这一原则来进行司法定案,直到今天,这一观念还停留在很多人的思想当中,它既存在一定的法律阻碍性,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此针对这一思想的弊端和法律上的传承以及伦理性进行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中国哲学"中和"范畴提出的一条重要的伦理原则和道德标准.所谓"中",即事物的"度",要求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不偏不倚,过犹不及,是实现和谐的根本途径.所谓"和",即事物的和谐状态,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P205).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中"与"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P205)"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在孔孟那里就已初见端倪,而<易传>则把这一思想模式提到了宇宙论的理论高度,扩展为宇宙伦理模式,认为整个宇宙秩序是一个和谐("太和")的体系,也就是<乾卦·彖辞>上所说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3](P166).即所谓"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和谐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其理论基点是维护矛盾的同一性,保持矛盾体的相对平衡状态,防止矛盾激化,以避免统一体的破坏与破裂.  相似文献   

18.
"虚静"是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概念,指主体排除干扰、内心空明澄静的一种心理状态."虚静"这一概念,来源于老庄哲学.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也进一步表达了对虚静的看法.但是,刘勰的虚静观也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庄子虚静观之处:两种虚静观的内涵与表现不同,达到虚静状态的途径与手段也不同.刘勰的虚静观是对庄子虚静观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9.
庄子是先秦时期唯一关注生死问题并且对之进行了深入思考的思想家.在庄子的生死智慧中,以<齐物论>中"生死一如"的同一哲学为基础,把生死问题放在自然大化中来理解,生死被看成气之聚散的气化过程.正是在这一自然天命观的主导下,一方面实现了"善始善终"、"安时处顺"的死亡超越,另一方面完成了达生适性的本性回归;并在此基础上对儒家生死观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相似文献   

20.
我的小康梦     
从<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篇中第一次出现"小康"一词开始,中华民族追"小康"奔"大同"的理想就持续了两千多年.陶渊明以文学家的笔为我们描绘了桃花源这一理想境界;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的"康雍乾盛世",为中华民族的小康梦增添了一缕缕希望的亮光.但桃花源只是文人为我们塑造的精神家园.唐朝和清朝的封建盛世,尽管使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但广大的下层人民仍然很难得到实惠,国家也未能实现"小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