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友好社区"是以社区为平台,引入儿童友好的项目,为儿童提供友好的服务内容,在带动硬件空间设备与服务体系完善的同时,加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进而加强孩子与成人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的沟通。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按照联合国"儿童友好社区"理念要求,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为提升社区魅力、儿童的健康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可借鉴的成华样本。  相似文献   

2.
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民族的未来。从“一米高度看城市”,散发着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关怀与温暖。瑞安有着深厚的儿童友好城市底蕴,2008年被授予全国首个“寓言大市”称号,拥有8个寓言文学创作基地。瑞安市率温州之先全面启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搭建儿童友好创建体系、推进儿童基本单元建设、擦亮儿童友好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五里桥社区(街道)充分思考和关注城市社区的民主化管理,通过"4+1"工作法和回应诉求的"三站式直通车",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实际民主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真正使民主化管理具体化、可操作化,是值得借鉴的现代城市社区自治模式。  相似文献   

4.
唐晓萍  邓涛 《中国减灾》2013,(5X):34-35
<正>为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提升儿童青少年在防灾减灾中的参与能动性,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沸水镇儿童友好家园(以下简称"沸水友好家园")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学校,把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作为家长、儿童人身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精心组织构建队伍结合自身实际,沸水友好家园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健 《重庆行政》2007,(5):77-78
一、城市社区自治是扩大基层民主的需要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涌现出了许多独特的社区自治模式,这些模式从多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先前以居委会形式存在的城市基层民主,从而对城市基层民主作出了有益而重要的探索。(一)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符合现代民主理念社区建设普遍以社区划分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首要工作。成立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作为社区的权力机构,负责选举产生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成员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或社区管理委员会)成员,讨论和决定社区重要事务。代表大会由社区全体居民和驻区单位代表直接选举产生,是居民自治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社区委员会作为议事协商机构,在居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对社区事务的议事决策职能,并负责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公司及对其它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按照现代管理思维,秉承"治灾于未灾是自然灾害管理的最高境界"和"社区(村)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村)安全则城市安全"的理念,着力探索自然灾害管理关口前移的有效路径,研制出台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启动实施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建设。一、实施社区(村)综合减灾标准化建设是城市的理性选择近年来,四川省自然灾害频发,成都也先后遭受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7·9"特大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2,(1):22-23
青岛市是我国大中城市中开展社区建设工作较早的城市之一。社区建设的大发展,为开展社区儿童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抓住机遇,有效整合社区组织网络、教育、物质等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儿童活动,使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促进了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转型的重要场所,城市社区建设经历了从生活空间到治理空间的路径演变,国家赋权和问题倒逼构成了演变的两个主要逻辑线索。在理论层面,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启动后持续至今,形成了"社区建设"研究和"社区建设研究"两种研究取向,经历了从国家-社会关系到空间-行动者的视角转换。这种视角转换主要是从宏观切到微观,对城市社区建设出现的新特征缺乏充分的解释和回应。科层结构视角从纵向政府间关系和横向部门间关系两个维度描述了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组织逻辑,可以成为理解城市社区建设新趋势的一种补充。从科层结构视角出发,未来城市社区建设应当优化激励、约束和机会结构,通过调整组织运作逻辑弱化工具主义的建设情绪和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9.
《西部社会》2002,(3):44-45
全国城市社区建设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了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阶段。各地充分借鉴全国社区建设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稳步推进社区建设。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确立了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划方案,合理划分和调整社区规模,建立了社区组织,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竞争、考试录用,选举产生了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建设的工作体制基本形成,展现出崭新的风貌和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流动儿童习得城市社会规范和行为范式的同时,却被城市的身份识别系统限制和区隔,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学习和娱乐的过程是一个多重类型的社会化过程。通过对W市H社区的田野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化呈现出"封闭化"与"街角化"现象,其令人担忧的社会化现状是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化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社区融入则是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和城市社会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是社区党组织的带头人,其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要加强学习锻炼,着力提升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素质能力;要调适心理压力,积极关注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身心健康;要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生机活力;要强化制度约束,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社区是有效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它第一次把学习导入城市社区建设之中,以学习育人为动力促进社区建设的新发展。“十万居民进课堂”是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创新形式。一、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背景分析(一)理论基础学习型社区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芝加哥学派研究社区的人类生态学思想和有关学者的观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是我国大中城市中开展社区建设工作较早的城市之一。社区建设的大发展,为开展社区儿童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抓住机遇,有效整合社区组织网络、教育、物质等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儿童活动,使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促进了儿童的全面发展。一、整合社区组织网络资源,夯实社区儿童工作的组织基础1.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把儿童的发展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推动党委、政府把儿童的发展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为社区儿童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2001和2002年,市委分别将“积极探索社区儿童工作新途径”、“全面开展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活动”列入对市妇联年度重点目标考核内容,半年进行督查,年终进行全面检查,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评选青岛市文明单位的依据。四方区委、区政府与各街道签定了社区教育目标责任书,每年由区人大、区政府牵头,对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市妇联也制定了社区儿童工作目标,并进行量化分解,纳入对各市(区)妇联的重点目标考核内容。由于环境的优化,保证了社区儿童工作的顺利进行。2.借助社会力量,形成社区儿童工作合力。2001年市妇联开展了社区儿童活动状况调研,市民政局...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01年—2005年)2001~2005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更好地推进全省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川委办[2001]30号,以下简称川委办[2001]30号文件)精神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制订背景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9]8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加快推进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9]60号),加快推进我市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在前期调查研究和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由市发展改革委代拟了《关于高质量加快推进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少数民族散居城市逐步出现了民族成分复杂和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多的多民族社区.当前,加强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已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种以汉族为主体、以多民族社会成员的共同地缘(街道)和密切的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多民族社区,社区文化的多元并存是其显著特点.构建以确立求同存异、多元共生的价值理念为前提,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保障的和谐社区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和国家民政部、中组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十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2005〕85号)精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我市城市社区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8.
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宁政发[2012]35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和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南京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和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以下称社区用房)建设和管理,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城乡社区建设的意见》(苏发[2011]15号)、《关于推进"一委一居  相似文献   

19.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控制和改善城市社区精神环境的主体行为城市社区环境是城市主体(即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社会条件的总称。从社会角度来看,构成社区环境的各种条件与社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密切相关。首先,社区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及活动的空间;其次,社区居民作为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载体,有着较高层次的物质追求;再次,社区居民作  相似文献   

20.
<正>前不久召开的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建设美丽社区和创新基层社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深化两种思想认识、把握三个借鉴重点"。1、深化对经济发展带来城市基层社区新特点的认识。近些年来,天津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城市流动人口从2006年109.9万激增到今年的403万,且空间分布失衡(2/3集中在滨海新区及环城四区):城市人口老龄化加速(预计到2030年天津老龄人口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