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当前网络次生舆情呈现复杂、多元特点,造成的社会影响屡屡令当事者和大众关注者措手不及,一旦处理不当将演化成深层次社会危机,给政府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带来新挑战。政府治理次生舆情要从根源出发,加强网络监管、及时辟谣、掌控政府话语权,以降低次生舆情带给社会的影响和压力。  相似文献   

2.
负面次生舆情容易削弱公众对主流媒体的认同,造成偏激的网络心态,导致负能量宣泄,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我们不仅应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加强网络法治建设,保护网络信息安全,还要逐步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引导其树立理性、健康、积极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次生政治舆情深刻影响社会舆情的性质和方向、公民道德教育环境和公众道德共识的生成,如果处置不当,会带来不可预料的"二次危机"。应当辩证分析次生政治舆情的发展演变和内在规律,以制度建设、舆论引导等方式加强次生政治舆情建设,促进次生政治舆情与原生政治舆情良性互动,并使其真正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网络涉警舆情的内蕴风险及治理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网络涉警舆情的演变特点和潜藏风险可归纳为网上网下联动共通,共识凝聚仍需努力;"两个舆论场"不断成熟,同频共振尚需时日;新旧媒体融合传播,事件真相扑朔迷离;境内境外热点互传,舆论掌控难度加大;舆论环境趋于优化,正负能量比例不理想共五个方面。对网络涉警舆情的治理必须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政法领域的"四个转变"和公安工作的"六个牢牢把握",贯彻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把握话语需求与调控供给、信任需求与认同供给、表达需求与规制供给、安全需求与保障供给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正舆情管理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随着当代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环境和传播媒介有了深刻变革,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今年防汛救灾中,灾害预警、抢险救援、谣言等各种信息都不同程度通过新兴媒体平台加以扩散,造成社会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正能量与负面情绪相互交织的局面。因此,需要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本文分析了今年汛期防汛救灾中的舆情和舆论引导概况,并进一步提出了做好防汛救灾舆论引导工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治理,事关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和国家安全体系的完善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当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呈现出新特征:舆情信息供给稳定,官方发布和移动端成为舆情走势主推力量与渠道;舆情演化模型与事件发展阶段、事物认识过程一致,舆情热点在多元主体之间互动以及网络与现实交互下有所分散;社会整体关注之余凸显“不对称”特征,以往同类事件被再度热议。相应的舆情治理要略包括:官方发布积极引导,正确处置化解危机;媒体报道保量增质,新媒体运用加强规制;秉持协同治理理念,掌握重点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化媒体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与相互渗透的背景下,舆论场空间结构与舆情内容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转变。健康理性的舆论生态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保证,舆论场重构的基本框架体系应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高度一致,并做到他律与自律统一、德治与法治统一、整体与部分统一、线上与线下统一、常态与动态统一、治标与治本统一等"六个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互联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与网络舆情往往相伴共生,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期间积极引导舆情成为头等重要的大事。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是信息发布及时公开和舆情引导态度开明;对信息的全方位管辖、对舆情引导的区分化管理、对负面舆情处理的人性化管控,是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引导方式方法的一种创新;打好"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牌"、下好"自媒体主动传播棋"、用好"舆情法治惩戒大棒",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引导舆情形成良好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媒体平台中的舆论发声主体更加多元化,内容更加多样化,负面热点也更多情境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微信微博战略调整对舆情变化的引导既具有机遇,又有挑战。因此,"两微"舆情治理要坚持包容与严管并重的治理理念,并调动起"意见领袖"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中的"吃瓜"舆论场已经成为公共议题讨论、公民社会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一道社会景观。社会情感传播和信息级联效是推动"吃瓜"舆论场形成与演化的两个底层因素;"吃瓜者"的围观行为衍生出社会参与、社会动员、内容生产及话题迁移、网络暴力和舆论审判等一系列次生影响,使舆论场变得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治理舆论危机应着眼三个层面:通过知识传播弥合参与者主体的"知识沟",通过构建主体之间的对话机制达成多元共识,通过构建网络公共秩序的底层生态打造协同共生、有序参与的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1.
微博具有操作简单、互动性强、传播迅捷的特点,目前微博正逐步抢占新闻报道的制高点,影响公共舆论甚至左右公共舆论。微博中存在的大量虚假失真言论和信息,使微博无序化、暴力化倾向明显,影响网民对现实世界的理性判断,对正常社会秩序带来冲击。微博中"无直接利益冲突"渐成泛化趋势,无限制的微博网络言论导致"网络暴民"和"网络群氓",极易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应建立网上舆情实时监控机制、负面舆情风险评估机制、负面舆情引导处置机制和网络舆情长效管理机制,理性处置微博负面舆情。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生态发生了重要变化:海量信息高效传播使政府被置于"共景监狱"中心,受众结构重组使得自我表达情感化,传统媒体话语权式微使得把关缺失。这些都推动了舆情生态复杂多元的变化以及近年来衍生舆情的常态化。衍生舆情大量出现的深层要素是社会基模与集体记忆,现实要素主要是利益诉求、事件延展性及信息不对称。衍生舆情的治理对策包括:强化网络空间法制建设,弘扬网络信息伦理道德;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辟谣和正向应对机制;以日常形象构建为基点,培育信任文化;加强衍生舆情监测,形成针对性治理方案;积极主动回应,把握政府话语表达方式;引导议程设置,实现两个舆情场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网络次生舆情具有后发性、关联性、内在性、情绪化等特征,并且深刻影响着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价值倾向等,可能会弱化主流话语的影响力、形成偏激的社会心态、导致社会情绪过度宣泄等,这些会给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应当引导公众正确进行网络表达,健全网络次生舆情监管机制,建构健康的网络舆论场,推动网络次生舆情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七天传播定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生命周期较短的现状,但却是一种经验性的观察结论,而非有学理支撑的科学理论。面对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宣传管理和舆论引导需要注重从短期的总体信息调控走向长期的社会心态调适,追求舆论引导的科学化、规律化、长效化。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应急管理部成立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开展应急救援的同时,也受到了广泛的舆论关注。作者提出综合应急救援的负面舆情治理的常态增强"风险免疫力"、风险内控规避"内生型风险"、"新媒体矩阵"合成作战、抢占"信息管道"传播先机、  相似文献   

16.
加强网络舆论治理,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重大问题,不仅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求,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舆情治理中存在的民众利益诉求增多与治理机制不完善的矛盾,政府和主流媒体应做好媒介"把关人",提高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能力,同时也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完善网络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自媒体时代涉警舆情的特点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媒体的平民化、便捷性及互动性使得普通民众有了更多的表达自我的渠道,而警察作为公权力的象征,极易成为自媒体舆论的聚焦对象。涉警舆情数量多,负面信息居多,且传播迅速、影响力大。自媒体时代涉警舆情的这些特点给警方的执法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警方要迅速适应新的媒体环境,一方面提高警察队伍的自身素质,规范执法行为,从源头上消除负面舆论;另一方面,要注意提高媒介素养,利用自媒体的传播规律,积极把握涉警舆论的话语权,最大限度地避免负面新闻对警务工作、警察队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为进一步找准与铁路相关舆情信息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郑州火车站西广场电梯闲置"事件为例进行分析,探索舆情处置途径,为铁路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社会热点新闻"包裹"铁路元素,在互联网上"热炒"20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但由于网络传播的不确定性及评论的主观性,造成信息的经常性异化或失实,而产生负面效应。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形成的过程、原因和负面舆情的影响,并代入"品牌传播"、"人际传播"、"全媒体传播"等有关理论与方法,探讨了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应如何有效地应对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直接影响公共舆情的发生与扩展方式,公共舆情的聚合成倍加速,公共舆论的非理性程度有所放大。假若基层治理跟着舆情跑,忽视了"恶行效应"与"善行效应"的区分,可能会导致"海蛇效应"和"公共地悲剧"。基层化解"舆情劫",须有自己的逻辑和节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