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次生舆情具有后发性、关联性、内在性、情绪化等特征,并且深刻影响着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价值倾向等,可能会弱化主流话语的影响力、形成偏激的社会心态、导致社会情绪过度宣泄等,这些会给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应当引导公众正确进行网络表达,健全网络次生舆情监管机制,建构健康的网络舆论场,推动网络次生舆情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某一事件具备了高关注度,同时出现导火索,次生舆情就会出现。"聚光灯事件"有五种构成因素:影响面广、影响巨大、切中当下热点舆情、屡发类似事件、涉及知名对象;可能引发次生舆情的两种导火索是:事件隐情、事件应对不当。次生舆情的具体发展程度,依赖于这七个方面的具体组合情况。  相似文献   

3.
常士訚 《政策》2003,(11):30-31
公民道德建设和其他政治建设是相辅相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在当代中国,加强党的建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项法律规章制度、进行政策创新、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公民是国家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整个公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政治建设的进行。公民道德建设与政治建设二者之间构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本文主要从政治建设的角度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4.
制度化管理在转型期面临着制度缺失、错位、僵硬等缺陷,无法适应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与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着实现政治认同、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等作用,弥补了制度化管理的疏漏,应加强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为此,应牢固占领思想教育主阵地,建立舆情汇集、疏导及社会对话机制,同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孟艳 《人民论坛》2011,(10):186-188
制度化管理在转型期面临着制度缺失、错位、僵硬等缺陷,无法适应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与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着实现政治认同、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等作用,弥补了制度化管理的疏漏,应加强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为此,应牢固占领思想教育主阵地,建立舆情汇集、疏导及社会对话机制,同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陈英  张银芝 《传承》2009,(12):74-75
随著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悄然兴起,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阵地意识;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相似文献   

7.
党建网站的建设应该以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作为首要的目标选择。能否成为网络舆情的"意见领袖",是党建网站舆情治理能力的核心。建设"意见领袖"型的党建网站是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舆情治理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著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悄然兴起,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阵地意识;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相似文献   

9.
当前网络次生舆情呈现复杂、多元特点,造成的社会影响屡屡令当事者和大众关注者措手不及,一旦处理不当将演化成深层次社会危机,给政府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带来新挑战。政府治理次生舆情要从根源出发,加强网络监管、及时辟谣、掌控政府话语权,以降低次生舆情带给社会的影响和压力。  相似文献   

10.
次生舆情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我们应本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科学态度,保证自媒体次生舆情的健康发展:既要尊重宪法赋予的个人言论自由,又要引导民众注重社会责任;既要追求原生舆情的准确如实报道,又要注重维护网络次生舆情的良性发展;既要进一步通过他治完善专门法律,又要通过自治净化媒体平台的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最美现象"是公民道德建设领域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其蕴含的道德内涵是"善"和"向善"。此现象的出现,掀起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热潮,强化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共识,夯实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信心,提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范例,有力地促进了公民道德建设。"最美现象"也给公民道德建设带来一些启示,如要突出公民的主体地位、要注重新媒体的作用等。而更多"最美现象"的出现,则需要社会提供更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网络热点事件中经常出现负面评论带节奏,造成次生舆情的现象,一定程度上破坏社会共识,不利于构建良好舆论生态。舆论表达中"负面偏好"的背后是深刻的社会动因和复杂的心理效应,还有商业利益和社会信息供给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次生舆情危机、群际间的刻板印象和社会舆论生态恶化。为此,在治理和引导上需要加强平台方的精细化管理,强化主流媒体打破"社交茧房"的传播能力,最大限度地均衡社会信息供给结构,不断创新"后真相时代"的舆论治理范式。  相似文献   

13.
十五年构建兵情信息平台建设的实践表明:"军心认知走向精确"总体可行;基层舆情数据确有实用价值.为此,应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努力打造部队政治机关基层舆情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4.
"相互提醒,相约文明"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特色鲜明,是一种意义重大的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它实现了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一;公民道德建设社会性目的与主体性目的统一;公民道德建设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继承道德优良传统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时代精神的统一.对新形势下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搞好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程.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近三年来,南岭村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全村进一步呈现出"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文明,环境更加优美,管理更加先进"的良好局面.围绕"公民道德与全面小康"这个主题,结合我村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谈点认识、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热衷于微博、微信、直播等平台上的话题讨论和信息动态发布,其中有些言论会产生"热度"和影响力,从而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如何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引导和管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也是必须解决的新问题。在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要看到网络舆情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要看到其对开展工作积极有利的方面。一方面是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之一加以确认和重视,并提出培育公民的诚信美德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重建社会诚信的重要内容。因此,从增进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内在要求出发,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诚信道德,就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吴双墩 《学习与实践》2009,(10):110-116
道德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本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年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流变的角度,深入解析了建国以来“道德”概念的四次演变,全面阐述道德建设的两大阶段、五个发展阶段的变化过程极其特征,并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几个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期对新时期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负面次生舆情容易削弱公众对主流媒体的认同,造成偏激的网络心态,导致负能量宣泄,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我们不仅应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加强网络法治建设,保护网络信息安全,还要逐步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引导其树立理性、健康、积极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舆情对于政治的影响远胜过去,这对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政府亟须加强政务信息公开能力、舆情危机处置能力以及舆情回应机制建设能力,切实保障社会舆情发展的可预料、可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