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词     
曰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专家分析称,加快需求侧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发展动力充足和持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锐词     
《群众》2021,(2):72-72
需求侧管理,是对与需求有关的经济活动、环节和影响因素进行的改革。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这意味着更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更有效挖掘内需潜力,把潜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激发出来,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3.
徐志明 《群众》2020,(2):26-27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现代化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相比需求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更侧重于经济长期增长和提升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安》2017,(1):135-136
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武装守押行业作为保安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供需转换的新课题,新的经济形势导致传统客户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客户群体和市场需求。保安服务行业必须加快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模式,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本文旨在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探讨金融武装守押行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改革,创造市场新需求,加快转型升级之路。  相似文献   

5.
《前进论坛》2021,(4):59-59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建议将大城市住房问题的解决放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提升供给能力;以需求侧管理为重点,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加快完善符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现实需求的现代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6.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指向需求理论的不断完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研究是从需求侧管理的角度,以国家宏观调控需求总量为目标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相较于凯恩斯主义侧重于需求一侧的理论研究,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过程,侧重于供给一侧的制度创新,着眼于供给结构和总量的调整过程。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单纯依赖于供给一侧的作用手段,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必须要配合需求一侧的理论创新,从而更好推动供给一侧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7.
郭隆 《北京观察》2021,(2):24-27
1月22日下午,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看望了参加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部分委员,并参加界别联组会,听取委员围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主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参加联组会的委员来自民建、九三学社、无党派、工商联、科协、科技、经济、教育、特邀等界别及部分港澳台侨工作顾问。会议气氛热烈,共有13位委员踊跃发言。蔡奇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惯常采用需求侧管理思路,这种思路完全符合当时客观的历史条件,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国国情决定了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给,重视供给管理不仅是必要的,还是紧迫的。实现新型城镇化,提升农民工收入质量,唯有通过完善体制,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9.
搞好需求侧管理,是畅通供需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招。当前我国存在的内需潜力巨大与有效需求不足、需求结构失衡、需求质量效率不高等问题,既与部分短期政策措施有关,也受制度和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要加快改革创新,把短期需求管理政策和中长期需求管理体制结合起来,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结合起来,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韩磊 《群众》2022,(2):20-21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坚决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有效应对三重压力稳定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省委书记吴政隆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江苏发展的重要牵引。这要求我们注重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带动作用,协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加快构建完整高效韧性的内需体系,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积蓄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1.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正在助推“数字工匠”供给侧改革。当前数字化人才供给存在“数字工匠”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配套欠缺的难题。通过分析内外影响因素,提出需从政府层面发挥数字化人才服务与监管作用、在高校层面创新数字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企业层面重视数字化人才引进及培育三方面着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工匠”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6,(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面看是速度问题,深层次是经济的结构与质量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解决经济社会矛盾的新思路和新路径。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以提升经济新动力,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增长升级版。与此同时,准确把握与切实解决分配方面与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导向及愿景追求。  相似文献   

13.
近期中央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一论述的提出改变了过去以往侧重从扩大需求角度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汲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供给进行结构性改革,从供给和需求双向发力、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新时期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重大发展。本文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提供理论启发。  相似文献   

14.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下我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理论入手,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找准现实面临的难题,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促进武汉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界一致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过去需求侧管理提出的经济治理新思路,是经济发展思维的重大转变。供给和需求是经济运行的一体两面,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对需求侧管理的全盘否定,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改善制度供给,是以深化体制改革来强化发展动能,是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核心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而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只有这一问题解决之后才可能实施就业系统的顶层设计。以马克思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一个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增加原始创新型人才供给和增加技术创新型人才供给是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增强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兰芳 《桂海论丛》2021,37(1):23-28
在新发展阶段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发展阶段是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所处发展方位的重大判断,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新发展阶段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战略抉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总要求、把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把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战略方向、把坚持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作为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稳、天下安。春节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布的第十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等,对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铁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要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引领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搞好营销工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它是衔接供给与需求之间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供给侧改革与市场营销变革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积极开展营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有效助力措施。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市场营销带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生涯教育在中国水土不服、疲于应对和解题效能低下等问题,需要探究生涯教育的深层内涵,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实现"互联网+"时代生涯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意义。供给领域、供给主体和供给环境的范式转换是生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