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达理 《求索》2010,(7):102-103,125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和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通过对人和自然物质变换历史过程的具体分析,说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资本同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造成了生产过程和自然过程的对立;马克思主义预言,社会主义社会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但实际上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应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当人类进入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文明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早在20世纪中叶,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提出人和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产生了新的生态道德观,呼唤人类走向现代生态文明时代,为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进程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欠债”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博豪 《传承》2014,(5):103-105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形成了卓越的生态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生态文化。面对当今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梳理和解析古代的生态智慧,汲取其中积极、合理的成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道德     
钟平艳  阳立兵 《前沿》2014,(11):67-68
人和自然关系发展过程,经历了自然界对人的优越地位,人与自然的对立,对自然的保护三阶段,提出生态道德的理论,生态道德提出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以及对生态道德研究及运用。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侠 《前沿》2008,(11):150-152
生态危机的实质就在于人和人关系的危机。生态文明应该反映的是建立在人与人利益关系基础上的人和自然的关系。因而应该把调节人和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维度作为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加强制度建设,这是根本保证,也是生态文明得以建立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贺善侃 《学习与实践》2006,(11):129-132
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导引。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灵魂。首先,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放在首位。和谐理念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核心理念。强调生态文化的和谐理念,必须强调生态道德观念,建构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观念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它扩展了道德功能的领域,把传统道德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整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凸现道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功能。其次,生态城市经济建设的唯一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念是节约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的城市需要以价值文化体系为核心。最后,市民的生态意识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培育市民的生态意识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抓落实。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的今天,生态问题日益突显出来,生态环境的好坏及其是否平衡无疑对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早在一百五六十年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所折射出的“人和自然”关系的生态哲学光辉无疑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现实的生态困境,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不平等关系的自然反映。生态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公共属性有密切关系。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明确指出私有制是生态问题形成的根源,但他们仍主张在不改变私有制情况下发挥市场配置的作用,通过生态权益的保护解决生态问题。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对生态资源占有的平等关系,排除了凭借对资本的占有无偿地占有生态资源的可能,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克服外部不经济行为提供了组织保障,而对生态规律的认识,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9.
王现伟  李全喜 《前沿》2009,(2):102-104
近年来,在人和自然关系上无论学术界还是社会都存在“自然报复论”的思想,把生态环境问题看成自然时人类的报复。文章分析了自然报复论的思想内涵,反思了自然报复论引发的现实问题。认为所谓的自然报复是人类行为后果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生态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不仅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①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两块基石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对人类传统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文化潮流,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协调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确立人对自然的行为规范的新兴交叉学科,这门学科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们的道德行为规范,防止环境污染,确保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属于人类共同道德的一种新形式,从一个侧面丰富了社会公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伦理源于生态环境恶化,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引起生态危机的理性反思,它把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原则从人际关系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适度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理论,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新理论成果。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重新审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传统态度,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体现了丰厚的生态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3.
对象性实践或实践的对象性,这是生态人性论成立的逻辑缘起;实践的动态履程,这是生态人性论的历史必然.环境问题及其全球化呼唤人类生存发展的“范式革命”,生态文明在实践范式的生态变革中通达“人和自然真正复活”的诗意之境,则是这一呼唤的现实回应和理论自觉,是生态人性论外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维新 《前沿》2010,(9):163-168
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主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的历程往往忽略了人与生态自然的结构,历史深处的忧虑被现实证实之后,人们不得不重新审阅自己走过的路程。《淮南子》对先秦生态自然思想作了系统总结,是古代生态自然保护最完善的论述。文章就书中生态自然观略作探讨,以明其对当今我国生态自然环保建设的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新 《求索》2007,(12):145-147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哲学提倡“道法自然”、“惟齐非齐”、“天人合一”,生态伦理学在本质上反映了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强调“人化自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过度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人们在受高科技“恩惠”的同时,也受到了自然的惩罚,为此,提倡生态文明,赋予“自然”以人文关怀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人生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有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还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还有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的关系问题。人生具有不可逆性,“人生没有草稿”,人生的特点是一次性、不可重复性。所以一个生活于社会并走向成熟的人,在其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乌格 《中国减灾》2008,(4):59-60
在《封闭的循环》一书里。巴里·康芒纳首次向人们揭示了自然、人和技术这三者的关系。他从洛杉矶的空气、伊利诺斯的土地、伊利湖的水。讲到现代生产技术对生物圈所造成的压力,最后讲到驱使人类走向毁灭的各种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致包含了四大方面的主要内容:自然生产力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深入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是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规范人类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43-43
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成败。目前相当多的人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在对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把自然作为人改造,甚至征服的对象,结果就是人类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不断强化。若不破除这种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见诸行动,  相似文献   

20.
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日益严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立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解决生态危机,我们应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寻求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契合,避免自然异化现象发生,运用科学的生态理念指导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