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世纪中国现代性爱文学理论与批评是一个重视不够而又十分有意味的话题。就其发生而言 ,得益于中西文化尤其是性爱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代表的性爱理论的揭示 ,使中国现代性爱文学及其理论批评以迥异于中国古代同类题材文学与理论批评的面貌横空出世 ,这就使它具有了崭新的时代特征 ,即与精神分析学形成了较为紧密的联系 ,重构了性爱文学与人生、文化、时代、主潮美学等的关系 ,形成了从影响借鉴到消化发展的不可切分的共生历程。从二者五四时期的激情遇合到三、四十年代的磨合与离合 ,再到八、九十年代及世纪末的重构发展 ,形成了 2 0世纪这一独特的文学奇观。  相似文献   

2.
“自叙传”作为文学的一种书写方式和特质 ,并不始于 2 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 ,也不仅仅只有性爱文学使用 ,但是 ,从“自叙传”的主体精神实质上讲 ,从作为一种文学的特征来讲 ,在受精神分析学影响下的 2 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才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文学虚构的真正含义应是基于体验的创造 ,是基于自我审视的大胆想象。因而 ,中国现代性爱文学的自叙传特征就是确定性爱文学以真实性为首要品质。不仅“自叙”创作主体意识层的生平与经历感受 ,更应“自叙”非意识层即潜意识层的生平与经历刻痕。整个中国现代性爱文学创作的“自叙传”特质 ,首要的是追求真实性 ,追求人的本真心态的表达。自叙传就成了性爱文学的最畅情的表达方式。其特征有三 :大胆的自我认同、意识不设防、以宣泄为其美感。可见精神分析这一特殊的人学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而性爱文学收获最多 ,将性爱文学真正导向了文学的层次。  相似文献   

3.
从五四时期开始直至整个 2 0世纪 ,性爱文学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人本性的强化和社会特征的弱化。性爱文学之写人 ,注重从个体的生存实际出发 ,去客观地记录再现人的心理机理及其运动 ,表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学观。受西方人学观特别是弗洛伊德人学观的影响 ,它把握对象主体定位于人本身的人性视角 ,剖析轨迹具有明显的生理性。“肉”和“灵”的冲突与矛盾构成人的性格的生动历史 ,构成人的心理的丰富内含。现代性爱文学成功之作大抵都是生动展示了这种矛盾与冲突者。立足于人的心理展示 ,直接进入冲突直叙 ,使人成了文学的自足对象。因而性爱文学不仅写出了立体的人 ,为整个文学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而且使性爱本身也回到本体。  相似文献   

4.
似乎成了惯例,在人们眼里,中国女人以含蓄为美。于是千百年来,中国女人们在爱上含蓄,在情上储蓄,在性上当然就更含蓄了。甚至在我们与那个吸引我们的男人花前月下的时候,在我们与那个相爱的男人谈婚论嫁的时候,一切命题成立的基础也只是爱,而性只是一面躲在其后的虚虚晃动的小旗,它只在情浓爱蜜的时候,才为我们开启一个豁然敞亮的自然王国。 好在,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们的窗外正上演着“性” 时代的多幕剧,电视、录影带、电影、图书、网络、杂志、广告、电台的午夜悄悄话、身边周围越来越大声的话题讨论都在张扬着对人类本体最深刻的关注。于是女人们明白——追求性爱的完美如同追求有意义的生命,它是每个人不可转让的权利,爱与性从来也不能剥离!  相似文献   

5.
季玢 《求索》2010,(10):216-218
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婚恋书写描写了与圣爱分裂的性爱的残缺性,并且渐渐地触摸到现代人类性爱难题的脉络和根源,即对人类普遍存在的孤独困境的关注。在现代人淡化孤独意识的当下,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6.
冯晶 《青年论坛》2003,(3):116-118
丁玲的女性写作具有非凡的意义 :其崭新的性爱观念唤醒了沉睡数千年的女性的主体意识 ,并对 8、90年代的女性写作产生了影响 ;其创作中张扬的女性独立人格意识 ,成为以后女性写作的基本主题 ;其革命文学的创作开始了将革命叙事与女性立场相融合的叙事风格 ,并影响着5、60年代宗璞、茹志鹃等女作家的写作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生活中,遭遇性爱后遗症的事情越来越多。比如房间隔音差,时间久了,夫妻性爱无形间遭遇“声音敏感后遗症”,原本和谐的性生活因过度压抑渐渐失去了“性”趣;比如妇科病困扰身心,而丈夫不疼爱体贴妻子,只图自己的快活,时间久了,性爱后遗症显现,原来热衷性生活的妻子开始逃避性生活了……  相似文献   

8.
性爱沼泽地     
性爱沼泽地安然婚姻和女人构成中国性文化的主旋律。每当翻开一本本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凶杀案卷宗,那一具具血淋淋的尸体似乎都变成了大大的“!”,凶杀现场那一洼洼的污血似乎就要从卷宗里汩汩而出……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对“人”作过这样的论断:“人,在最...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自称“乡下人”,实则采取了与正统儒家传统和现代都市文化不同的文化边缘取向,即开掘具有深厚楚苗文化传统的湘西文化资源,这一取向在其婚恋、性爱题材作品中尤为突山。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题材作品显现出湘西不同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作家凭借湘西文化对儒家文化土壤上滋生的国民劣根性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人性沦丧进行着双重批判。  相似文献   

10.
你曾与历史教授讨论过性爱吗?或者你的健身教练,以及你最喜欢的厨师?为什么不去了解一下呢?既然他们和我们中的任何人一样,那么,他们也会创意出自己的性爱小技巧。我们把不同职业人的建议记录在册,希望对你有点启发。  相似文献   

11.
<正>“与机器人做爱”,这种对自己性生活的一次性消费与这个社会讲究的“效率”不谋而合。美国著名的性学研究人员最近共同探讨了性爱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期间有专家指出,人造性伙伴将在未来盛行。印地安纳大学性、性别和生殖研究金赛研究所所长朱莉娅·海曼称:“2016年之前,多感官的虚拟性爱体验非常可能成为现实。”(4月21日网易科学频道)据说,现在“遥控性爱”已经出现,两个人可以借助计算机,通过操纵震荡器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女性文学对爱情有着唯美的永恒追求 ,催动着爱情“女神”的诞生 ,也在追求之中得不到理解而进入“私人化”空间进行性爱原欲的过度张扬 ,“女神”顿时回归为“女人”,而女权主义文学思潮始终伴随这一过程 ,使女神“再生”又“消失”。2 0世纪女性文学开拓了张扬女性意识的多个维度 ,却需新世纪的新的整合 ,实现女性书写性别意识张扬与女权主义的新超越 ,在多角度、多层面上进行文学的深度掘进 ,以朝向人的价值全面实现的方向 ,开辟一个更加深彻的“言说”空间  相似文献   

13.
性爱120急救     
春意盎然的夜晚,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也许你们正在享受鱼水之欢时,偏偏会发生许多意外情况,比如安全套滑落,裤子拉链卡住了他的宝贝等,怎么办?此时,呼叫性爱120急救车,会让你们的“性”福生活来得更加健康平安。  相似文献   

14.
在一段失败的婚姻后又进入了下一段婚姻,新人换旧人,性爱是不是也有了一些不同的体验?在好莱坞的大片中,我们总能见到这样的片断,她失婚多年,也许还带着一个拖油瓶的孩子,然而,英俊又多金的他爱上她,并经过很多曲折最终打动了她的芳心,从此,两个人一起进入了新鲜的幸福婚姻生活中。至于他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特别是性爱,导演不会告诉我们他们到底是怎么样,我们自己,可能会去想象吗?  相似文献   

15.
女人因爱而性,男人因性而爱,女人和男人对于安全感的认知总会存在差异。女人需要安全感,需要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爱情,所以,在性爱的世界里,女人总是需要前戏的撩拨和激情过后的抚慰,而对于情爱的过程来说,酣畅淋漓的高潮未必就没有遗憾。于是,性爱日记诞生了,从写下第一句感受开始,爱的温度和痕迹就已经被保留了下来。留驻激情浪漫的时刻, 无疑是一种有效且值得珍惜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一个对视、一句蜜语、一种味道,蔓延在身体的四周,逐渐侵入你的灵魂——性爱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感官享受是最亲密的部分,然后才是意识与心灵的交流。细数那些精微的感官秘密,从你和他开始……  相似文献   

17.
透视青少年的“网络性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包罗万象,“网络性爱”的存在只是色情网站中的一部分;“聊斋”无话不谈,“志异”中也有允许色情和性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洋洋 《中国保安》2006,(6):42-43
她是一位跑黑车的出租车司机,为了生活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有一次她被一名执法人员抓获。为了不受高额的处罚,她和这名执法者发生了性关系,随后心甘情愿成为对方的情人。他们在一起时,拍下了许多做爱的视频录相,她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将这些视频内容发到网上。她为何将自己与情人的性爱视频上传到网上呢?她在网上公开与情人的性爱隐私是否合法呢?今年32岁的谢娜说来命苦。7年前,她和一名男子结婚并生有一女。然而,女儿3岁时却不幸夭折。第二年,她与前夫离婚。失去了女儿,又失去了丈夫,让谢娜悲痛欲绝。在那个孤寂而凄凉的家中,她是那么的…  相似文献   

19.
要享受性生活的欢乐并不复杂,稍稍放纵便能做到。如何成为性爱女神?用好49招就足够。  相似文献   

20.
应丽君 《前沿》2010,(10):156-158
传统的中国社会在人际关系中形成了一种互助责任体制,它明显不同于西方的独立责任体制,这种互助责任式的人际关系具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骨髓里,成为了民族性的文化,成为中国行政文化的一种特质,它深刻地影响着行政行为,并成为中国腐败的文化根源。这种互助体制以血缘互助、地缘互助、业缘互助为主要形式,它是以礼尚往来的人情来维系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