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决定人们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服从自然;自然界对于社会的基础作用要求全人类都负有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责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自然、人和社会三者关系,做好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和改革体制三件大事,才能逐步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相似文献   

2.
黄湘燕 《湖湘论坛》2001,14(5):63-65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战略和中国的必然选择。这一全新理念,与传统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区别或不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或发展模式,表明人类对发展问题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是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 一是人类自然观。传统的发展观认为人是自然界的“统治者”,凌驾于万物之上,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支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对自然进行“改造”,实行“征服”。在这种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发展观指导下,以一种征服者的快意和掠夺者的态度对待自然,野蛮贪婪地开发自然,…  相似文献   

3.
由于规模之巨,大国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它既能够促进又能够遏制全人类的进步,因此,人类需要设计一套政治制度,确保大国沿着人类进步的积极方向前行,使它成为全人类幸福和繁荣的主要动力和保障。在现实生活中,单一权威中心的单一制和多中心的联邦主义通常被作为安排大国政治生活的制度选择。由于担心多元化带来社会失序,前者以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应对之,提倡中央与领袖的权威,遏制个人权利和自由;与单一制相反,后者鼓励多样化,保护公民自由权利,通过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平等竞争,实现权力制衡。表面上看,单一制在解决大国问题方面似乎有超强的能力,然而,这种制度不仅恶化了大国潜在的自然问题,而且限制了大国解决自然问题的能力。相反,联邦主义既能克服大国的规模障碍,又能够降低因资源匮乏而造成的人为灾难,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充分地释放大国人民应对危机的潜力。如果大国试图寻求持久的幸福与繁荣,联邦主义制度是一项应然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至今,尽管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不能不正视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存在的内在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是:主体需求的满足与限制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代价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过程实现公平与增进效率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朱煜 《求索》2013,(1):61-64
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家洛克在其名著《政府论》一书中,通过对菲尔麦"君权神授"理论的批判,指出自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人类存在的首要前提。他从自然状态和自然权利出发,指出自然状态下人们通过理性维护自己的自由权利,由于自然状态的不稳定性,人们通过订立社会契约而进入政治社会,通过制定法律来保护自身的自由、生命和财产权。洛克敏锐地意识到绝对权力对个人自由的威胁,从而提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初步的三权分立思想,力图建立有限政府,通过制定经常有效的法律来实现法治下的自由,为近现代自由主义理论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值得继承反思。  相似文献   

6.
周亚萍 《理论月刊》2007,1(8):26-28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无节制地生产和追求最大限度消费的生存方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转变人类不合理的病态的生存方式,摒弃一味向自然索取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承认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共同体的环境价值观,走出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于人类对地球资源有限性的认识,人类第一次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1987年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到1992年6月,世界各国首脑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明确提出“人类应享有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环境,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权利,并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得实现发展的权利”。从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承诺和一致接受的唯一正确的发展战略。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组织大规模的社…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的中国,实事求是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观。一、可持续发展观即生态哲学观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把握好三方面的平衡: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二是人与人,也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三是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也就是人是否能保持内心的平衡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处理这三个关系,调解这些平衡的,而重点是调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可分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它的中心议题是:…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观立足于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排污权与环境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并表现自己的基本条件。人享用自然环境条件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是大自然中的平等一员,人享受、使用自然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即是一种自然权利。但是随着产业革命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1.
对环境的法律保护,不单单是法律制度的完善,更主要的是观念的更新,这其中,新的环境伦理观念是尤为重要的。现代的环境法律制度应当体现以下环境伦理观念:确立以整个生态系统为主体,以生态利益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念;维护人类与环境的公平与正义,拓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强调人类对于环境的义务,以实现整个生态系统内各主体的权利。在以整个生态为中心的现代环境伦理观念指导下,环境立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也应实现更新。  相似文献   

12.
人权就是人的权利.权利总是相对于对象而存在的,这个对象包括人本身、自然以及国家政权组织.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相对自然而言的: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国家政权组织是以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为物质基础的,离开了自然,国家政权组织都不复存在,人的一切权利都将失去物质基础,人权也就无从谈起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蕴涵着人的权利关系,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越凸显,人的权利就实现得越充分越完整.但是自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内部的各式各样的必然性关系结合构成了自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只能遵循自然规律,而不能去人为地破坏自然内部的各种必然性而导致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否则,人类将受到惩罚,在自然基础上建立的人类社会也必将受到负面的影响,人权也因自然这个物质基础的损坏而无法充分实现.地球只有一个,人权要不断发展,自然和人权都要走可持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文明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逐步提出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模式。其本质特征 ,一是强调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 ,保持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之时 ,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 ,也就是要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人们重新研究与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即必须从人类征服与控制自然以造福人类的传统模式向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造福人类的现代思维模式转变 ;从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发…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模式的一次历史性转变,也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的革命性的重大突破,作为一种划时代的发展观,它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进程和全人类的观念。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是我国新世纪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类依赖自然的象征;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自然的愤怒与报复使人们认识到了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循环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是21世纪全人类能持续、均衡、协调、理性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法调整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其首要价值目标。本文以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目标为视角浅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7.
陈仕伟 《湖湘论坛》2004,17(4):42-43
人权就是人的权利。权利总是相对于对象而存在的,这个对象包括人本身、自然以及国家政权组织。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相对自然而言的: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国家政权组织是以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为物质基础的,离开了自然,国家政权组织都不复存在,人的一切权利都将失去物质基础,人权也就无从谈起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蕴涵着人的权利关系,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越凸显,人的权利就实现得越充分越完整。但是自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内部的各式各样的必然性关系结合构成了自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只能遵循自然规律,而不能去人为…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社会全面进步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主要内涵,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和战略,是国际社会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深刻反思的产物。在当今世界,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从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长远利益出发,将社会、人口、环境、资源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不仅确认人类自身的发展权利,而且强调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文明观的一个重大进步,发展观的一个重大变…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各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合力所推动的。而“合力”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最基本的层次分析,可以认为是人、自然、社会三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相互间由协调到不协调再到新的协调的矛盾发展过程。社会历史就是通过这种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特别是人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协调、不协调的矛盾产生的合力推动,来实现其发展和进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前发展时期,又叫自然协同期。第二时期是近代以来的人对自然的征服时期。第三时期就是目前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时期。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人类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并进而提出了一种促进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  相似文献   

20.
《里约宣言》第一条原则就是“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健康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没有健康就谈不上欢乐、幸福,一个国家没有高身体素质的国民就不会有生气、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