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人肉搜索对个人信息权、隐私权和名誉权之侵害往往无法运用物质补偿方式使受害人恢复至伤害之前的状况。人肉搜索侵权是一种新型网上侵权,又属于较为复杂的共同侵权。我们在设计人肉搜索法治维度时,必须在形成机制、价值分析与侵权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则,规制并引导网民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人肉搜索对个人信息权、隐私权和名誉权之侵害往往无法运用物质补偿方式使受害人恢复至伤害之前的状况。人肉搜索侵权是一种新型网上侵权,又属于较为复杂的共同侵权。我们在设计人肉搜索法治维度时,必须在形成机制、价值分析与侵权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则,规制并引导网民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生事物,“人肉搜索”自诞生以来,就长期游离在法律边缘.本文从“人肉搜索”的概念和性质等出发,阐述“人肉搜索”行为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探讨“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现状,以析“人肉搜索”行为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从完善隐私权立法等角度提出对“人肉搜索”行为的民法规制:明确界定“人肉搜索”行为的合法事由与非法事由;完善民法领域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对“人肉搜索”行为中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4.
丁西泠 《岭南学刊》2012,(3):97-101
“人肉搜索”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由于目前法律、法规等规制不足,“人肉搜索”存在诸多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侵犯公民隐私、名誉等人格权。应立足从法律规制、网络行业自律、“人肉搜索”的商业化引导、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配合等维度思考,着手更有效、更具可行性地解决“人肉搜索”侵犯人格权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翼  张乐 《长白学刊》2010,(3):110-113
“人肉搜索”是在群体极化的推动下,发生于虚拟社区,并以维持道德操守为目标的社会行动,具有回应的选择性、集群的狂热性和异化的支配性特征。面对其凸显的消极功能,把握知识共享与隐私保护的界限、促进“人肉搜索”的良性发展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法关于侵权责任的方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针对隐私侵权行为并非都可直接适用。结合隐私权及隐私侵权行为的特点,可将隐私侵权行为划分为侵入型、公开型和干扰型三种。将隐私侵权行为可适用的侵权责任方式进行归类、分析,可针对隐私侵权分别适用损害赔偿责任方式、去除其侵害型责任方式和预防侵害型责任方式。  相似文献   

7.
田野  丛林 《民主与法制》2014,(33):62-63
曾几何时,人肉搜索,甚嚣尘上,一个接一个贪官因之而倒下,让数以亿计的网友对之狂热追捧。但“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网上将涉嫌违法、违纪或道德上存在严重问题的人和事件以及相关信息公布;另一方面,不分缘由,不加甄别,不辨真伪,滥泄他人信息,极易侵犯个人的隐私权,甚至还容易引起网络暴力的蔓延。近日,一起因在网络上发起“人肉搜索”“悬赏缉拿骗子”引发的侵权纠纷案件在福建省厦门市审理。  相似文献   

8.
"人肉搜索"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肉搜索"现象是当今网络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社会互动方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描述了"人肉搜索"的来源,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人肉搜索"现象的成因,深入探查"人肉搜索"的主体在网络中进行互动的心理因素,审视"人肉搜索"现象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理性对待"人肉搜索"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与网上侦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肉搜索”是网上侦查的有力工具,但也存在着暴露个人隐私之类的侵权行为。网络表达推动着民主建设的同时,也凸现出了网探的群众基础与法律盲点。公安在运用网络侦查时也有法律障碍。警方发帖让网友提供线索是否侵权,网侦中的群众路线如何体现,等等,都需要在案侦实践和法治建设中找到答案。网上调查只是司法调查的补充,不能回避“人肉搜索”用于网侦的局限与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一次网络公共事件的观测,从中筛选出有关人肉搜索的信息,以网络传播的视角对人肉搜索的现状与特点进行描述与探讨,梳理人肉搜索从产生至今的发展线索,并分析其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改变话语权分配、议程设置、赋予舆论监督权利、彰显社会正义、维护社会道德、推动青年政治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注意到人肉搜索负面效应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是信息时代产生的社会现象,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潜力巨大。公安部门大胆地在公安工作中运用"人肉搜索",是公安工作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公安工作中运用"人肉搜索"要力求科学、合理、有效,遵循平等原则、保护合法权益原则、保密原则和规范化、法律化原则,最大程度地减少"人肉搜索"的负面影响,以有效发挥"人肉搜索"的公共效益。  相似文献   

12.
黄萍 《长白学刊》2009,(2):80-84
“人肉搜索”具有两面性,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在“找人”的过程中,基于网络表达的交互性、便利性和匿名性的特点,网络发表的言论极易侵害他人的个人信息,因此,应对“人肉搜索”进行严格的规范,躅络用户应严格自律,网络言论自由应止于信息隐私权开始之处。信息服务网站对用户言论负有一定的注意义务,对明显的侵权信息有主动审查、删除的义务,权利人提出异议权时,网站应及时删除或屏蔽。  相似文献   

13.
"人肉搜索"原是网络社区一种高效率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互助行为.由于网络行为引导与规范法律制度的欠缺、公民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人肉搜索"正成为极易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为实现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促进网络新技术的健康发展,有必要进一步确认隐私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健全和完善网络行为的规范立法,明确与细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制度;建立以案例为中心的网络行为规制和引导的宣传体系以及较为便捷的网络侵权责任追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人肉搜索”的刑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搜索方式,近几年愈发吸引社会关注。人们在赞叹"人肉搜索"为社会环境净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看到网络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在隐私权的内涵如何界定在实体法上还没有明确规定,学界意见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将"人肉搜索"纳入刑法规制明显不当,面临诸多障碍。针对"人肉搜索"产生的负面影响,应主要从民事责任角度加以调整。"人肉搜索"的部分行为类型也可构成刑法现有的侮辱罪、诽谤罪以及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相似文献   

15.
董正 《公安学刊》2011,(6):77-80
侦查中的"人肉搜索",是公安机关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也是侦查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实践的一种全新的侦查手段。利用网络"人肉搜索",不仅可以查找罪犯身份、犯罪事实等线索,还可以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适时查找控制网络销赃和查清无名尸源。在侦查中要科学运用"人肉搜索":一是要遵守犯罪侦查中运用"人肉搜索"的原则,二是要按照犯罪侦查中"人肉搜索"的步骤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几起极具影响力的人肉搜索事件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使人肉搜索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肉搜索仅仅是一种网络信息搜索方式吗?它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和演变成为网络暴力的?文章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提出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集合行为,并结合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就人肉搜索产生及演变成为网络暴力的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肉搜索”是一种信息收集机制,具有搜索能力强、信息获取全面、搜索速度快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盲目性。“人肉搜索”与侦查权的关系日益密切,对侦查活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易志学 《传承》2011,(11):84-85
"人肉搜索"一直以来颇受争议,有地方试图立法限制或禁止人肉搜索,但通过立法禁止难度颇大,法律界限模糊,责任主体不明,禁止人肉搜索又有堵塞民意害怕监督之嫌,这些都是我们要慎重考虑的。如果说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我们是否能提供引导和规范,给人肉搜索配上合适的刀鞘,让其收发自如,挥刀有度,让其舆论监督作用,商业价值为我们所共享?  相似文献   

19.
“人肉搜索”作为群众路线与专门工作相结合的侦查措施,其法律地位处于模糊状态,现实运用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人肉搜索”在侦查破案中能为侦查机关锁定犯罪嫌疑人、查明被害人身份等方面提供帮助。“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搜集方式,侦查机关应充分注重其面广、及时、有效等特点,合法、合情地运用于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人肉搜索”在侦查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人肉搜索是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的辅助下,人工参与并提纯信息的一种新兴信息获取方式。实践证明,人肉搜索强大的搜索能力有助于侦查部门查明犯罪嫌疑人身份、锁定犯罪嫌疑人位置、扩大破案线索、查明尸源。人肉搜索在侦查中的运用,是网络时代侦查破案的新途径,是侦查工作群众路线的新形式。在侦查工作中,人肉搜索的运用应当作为一种最后手段,在运用的范围、条件和程序上进行严格控制,在运用方法上要科学合理,兴其利而除其弊,合法地为侦查破案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