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还强调,必须坚持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2015年11月重庆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做好“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把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这一重要部署,要统筹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健全五大功能区域科学发展机制,促进各区域之间互联互通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全市一体化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七次全会要求,就必须紧紧抓住人口、产业这一推进统筹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的“牛鼻子”,把“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人口和产业走”的资源要素配置原则和要求加以很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别必雄 《政策》2002,(7):8-9
素有“两江明珠”之称的宜都市,从“九五”时期开始,紧紧围绕“全国有名,全省先进,宜昌第一”的城市建设目标,把城市资源作为资本来经营,把城市建设作为产业来发展,把城市资本营运作为加快城市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相似文献   

3.
张达华 《政策》2008,(9):20-22
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产业、推动社会进步的和谐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先导产业、深化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全省旅游行业要进一步增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着力推动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余佳  游达明 《求索》2013,(5):23-25
把文化产业建设成支柱型产业必须对文化产业实施创新性发展战略,在体制和政策实施改革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我国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创新性地运用需求、供给理论为文化产业进行均衡合理的资源配置,增强文化产品的渗透性和外溢效应。通过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等问题,加大资本投资力度,激发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释放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重大问题。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和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中国国情的显著特征,“瑷珲—腾冲线”是标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性的“基本国情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直面发展“不平衡”以及由“不平衡”引发并加剧的“不充分”两大问题。“瑷珲—腾冲线”两侧人口与资源配置的倒置与错配,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瓶颈。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根本之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瑷珲—腾冲线”沿线区域客观上也具备了延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和资源,具备形成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第二波”的潜在条件。集中力量开发“瑷珲—腾冲线”沿线区域应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
普永贵 《创造》2001,(4):7-8
“发展极──增长点”理论认为:从空间上看,经济增长在每个地区并非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由于某些部门或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或行业的集聚,会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迅速增长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的地区和大城市中心。这些地区和大城市中心称为发展极,这些城市和地区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点。发展极分为吸引中心、弥散中心两类,作用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利用发展极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策略,历史上就有成功的先例。例如巴西政府于1967年采取发展极战略,在落后的亚…  相似文献   

7.
陈军 《求索》2014,(3):64-68
基于博弈论视角,以武陵山片区为例,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从“囚徒困境”到实现协作共赢的区域合作发展过程。研究表明,政策支持或宏观规划是达成区域之间合作发展的契约,能够促使缺乏长期理性的地方政府选择合作策略;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区域发展中不同领域和产业之间的合作发展应当遵行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特征,以帕累托改进方式实施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8.
方发龙 《求索》2008,(10):33-35
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全社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与自然生态的演进相协调。区域经济子系统作为区域系统的一部分,在自然资本向人造资本转换过程中,经济增长带来的区域经济子系统的扩张必然引发区域自然生态子系统在空间或功能上的损失,这种损失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水土流失等。对于区域整体系统而言,区域的发展不能单纯考虑经济子系统产出的量的增加,而应关注区域总系统的整体收益,控制经济增长于合理规模之内,建立区域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9.
基于统计数据的研究,本文认为近十年的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显著特征是:增加钢铁工业、化学工业、运输设备工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大提高了这些制造业的“资本深化”度,也推动了制成品出口结构的提升。而未来十年的产业发展战略,则应当在“资本深化”基础上转向“技术深化”,即通过大规模投入技术开发资源来提高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佘宇  孙飞 《时事报告》2014,(4):47-4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实现途径,现状却不容乐观。公众反映强烈的“择校”问题,负面影响非常突出,亟待解决。“择校”的根源在于校际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尤其是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对于家长而言,“择校”的背后更多的是“择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从投入、教师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但关键仍然在于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区域结构布局基本是以“一五”时期的计划手段布局为基础形成的,过去主要是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造成全省条块分割,产业关联度低,资源使用率偏低,产品竞争力不强,导致区域的结构效益差,区域竞争能力不强。应通过对全省区域结构调整规划,以“一区”、“四带”为重点,加快进行区域空间布局的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速读/词·说     
, 《创造》2012,(10):10-10
【裸商】是指民营企业家用实业做抵押,获得贷款后去海外投资移民,或企业主事先把资产转移到海外,等时机“成熟”即宣告破产的社会现象。“裸商”的出现,是国企与民企在资源配置层面的目趋不均衡,是法制层面滞后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是外需收缩之后尚未完成产业转型的众多民企的迷茫。  相似文献   

13.
市场主导下的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论文运用蛙跳理论和技术梯度理论分析了不同产业转移所需的条件及实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植入产业与当地产业的产业耦合度及由此构建的产业转移经济绩效评价模型;根据产业转移经济绩效评价模型,文章最后提出了实现区域资本和产业转移应该考虑的关键因素,以期对我国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创建“区域品牌”的制度设计及试点工作开创国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建设实践之先河。广东是国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理论研究的重要发源地。本文侧重评述广东学者的区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成果,探讨区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龙头战略”的讨论建国以来,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方面,我们经历了一个从平衡到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大转变。“龙头战略”就是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提出来的。所谓“龙头战略”,是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形象提法,是在综合研究产业结构优化组合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运用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制定的一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措施。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一个区域的经济不可能在区域内每个地区都以同样速度增长,相  相似文献   

16.
“工荒”背景下的青年民工组织化与劳资关系整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青年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新的阶层出现和崛起,集体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也在萌生。在“中国制造”工业化如火如荼的进程中,“政府-资本-工会”三方均衡模式并没有随之形成,在“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中劳资博弈出现了新生代民工用脚投票的现象,“工荒”成为劳资关系局部失衡的表现。由于新生代民工数量的规模化没有随之形成组织化,他们缺乏可靠的权利维护机制和资源获取机制。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平衡是我国劳资关系走势的基调,它的实现有赖于通过民工组织化的力量来解决,有赖于公共部门摒弃纯粹的发展主义,在劳资关系上培育合作主义,从而塑造生成互惠互利、和谐共生的新型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汪德宁 《前沿》2012,(18):15-17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散”“粗”“泛”“小”,产业增加值不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立足区域文化资源和产业特色,深度开发和有效整合区域内丰富的文化资源,解决好资金和文化创意人才问题,打造出文化精品,并在此基础上促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扩大产业规模,最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其优先增长来带动其他部门增长,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当前,合理准确地对夷陵库区经济发展进行战略选择和产业定位,关系到库区移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整个夷陵地区的社会稳定。本文综合考虑了夷陵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产业基础,认为当前应依据不平衡发展战略来指导当地经济的发展,以优先和重点支持某些部门(增长极)的发展来带动相关产业和部门的发展,从而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邵占维 《今日浙江》2009,(14):17-18
产业集群是温州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特色优势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集聚现象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温州形成了鞋革、服装、工业电气、汽摩配、泵阀、印刷、眼镜、打火机等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块状经济,它们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具有“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小企业大协作”的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6,(1)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科学揭示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一般性规律,对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问题有重大启发。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资本积累不足、占有不均衡、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较为突出,在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指导下,应把促进国民消费、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区域协调作为发展的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