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008年,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在天津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人大代表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的实施实践证明,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必须着力于观念创新.认识上实现新飞跃;着力于机制创新.搭建代表履职平台;着力于服务创新.切实保障代表履职。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06,(11):18-18
荆楚文化包括八大系列:(一)炎帝神农文化;(二)楚国历史文化;(三)秦汉三国文化;(四)清江巴土文化;(五)名山古寺文化;(六)长江三峡文化;(七)江城武汉文化;(八)现代革命文化。这八大文化是荆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是我们省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张建 《岭南学刊》2012,(6):36-40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以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历了从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构建和谐文化的艰巨发展历程。我们党在新时期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必须坚持顺应时代潮流为先导;必须坚持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现实为前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为根本;必须坚持推进文化创新为关键;必须坚持增强文化自觉和提升文化自信保障;必须坚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承办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文化软实力提升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朝霞 《岭南学刊》2009,(1):125-128
承办2010年亚运会有利于塑造广州城市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增强广州的国际文化交往与交流的能力,有利于传承、弘扬岭南文化,有利于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有利于改善广州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要优化2010年亚运会人文环境、进一步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必须树立人的和谐发展观念、社会发展与环境和谐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和谐;培养广州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传播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相适应的进步的人文精神;完善亚运会的社会合作机制,推动人文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06,(20):5-5
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分八个部分:(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三)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五)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六)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七)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八)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裴彦贵 《群众》2008,(6):71-72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把建设和谐文化同创业文化、诚信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全社会树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广大干群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蚌埠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接待办)党委班子带领机关全体同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机关后勤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围绕建设“幸福、文明、和谐”机关为主题,以行政办公中心为舞台,积极开展富有机关事务特色的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在机关后勤系统营造“知荣辱、讲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机关事务管理科学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8.
实施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工程首先必须创新人才观念,树立与新时期相适应的、引领转化的新观念,即: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人才资本竞争观念;人才资本产权观念;人才资本流动观念。  相似文献   

9.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把建设和谐文化同创业文化、诚信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全社会树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和谐思维,培养理想的道德人格;造浓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推动形成三个文明建设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0.
从语义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的诸多核心价值所构成的价值系统,该概念包含社会主义的——核心的——体系性的——价值等逻辑层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霸权主义盛行的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既走向世界、同时又自主发展的精神旗帜;是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历史阶段。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发展的理论基石;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下,中国共产党有效防止非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化和保持执政地位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对科技的冷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缺憾,也是造成我国科技事业落后的重要思想根源。在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科技观念的引领作用。城市文化建设必须注重科技观念的建树与强化,采用各种有效途径,使科技观念成为城市民众普遍接受的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一、秉军工精神,遵局训要求,机关后勤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国防科工局党组高度重视机关文化建设,在以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求发同志为班长的局领导班子努力下,局机关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相继凝练提出了32字局训(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忠实履行局的职能、认真践行三个服务、努力成为五优公仆)、六爱(爱己、爱家、爱岗、爱局、爱国、爱党)以及三个和谐建设(建设和谐稳定的家庭、建设和谐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关、建设和谐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等内容,成为包括机关服务局工作人员在内的局机关所有干部职工广泛认同、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威为国防科工局旗帜鲜明、铿锵有力的号角和强音。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要求中强调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的守正创新,同时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创新提供了方法论遵循。以系统观念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创新,要以辩证思维审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以及国内话语与国际话语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战略思维对意识形态话语在社会系统的整体框架下作全局性统观,在话语要素层次的结构分析中作谋划;要以底线思维守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政治边界、思想边界和价值边界,从而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对社会生活的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央颁布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提供了改革和制度保证。现代社会是讲求效率和效益的社会,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必须树立效益观念。所以,要努力提高干部培训效益。  相似文献   

15.
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谐,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价值目标。“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的观念已深人人心。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随着新时期、新阶段国情、世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构建和谐社会更加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作出了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飞跃的战略决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一系统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蓝图。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市场经济的主体、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谐企业的建设。就徐州市属建筑企业尤其是改制后企业而言,如何加强和谐企业建设,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一、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也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和谐文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社会的和谐,其本质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胡水华 《湖北宣传》2006,(12):19-19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头等重要任务,本着“抓住根本,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突出重点,精心培育义明道德风尚;加快发展,人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把握导向,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舆论氛围;深化创建,努力形成人人共创和谐的生动局面”的工作思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和谐公安机关的建立,即形成以和谐警队文化为载体,以公安机关的思想和谐、组织和谐及心理和谐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公安机关内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运转秩序。在管理中树立民主的观念,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19.
加强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程的关键措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度重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为构建和谐广东、和谐汕头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郭新民 《湖湘论坛》2009,22(4):70-71,120
充满活力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企业活力是企业开拓进取、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企业发展和前进的力量源泉。但是,企业活力的形成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来自于社会机制与企业管理层及企业员工的协调配合和有效运作;来自于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和改革社会与企业协调运行的体制机制,营造蓬勃向上的发展氛围。构建和谐企业,激发企业活力,一要大办弘扬推进改革发展的开拓创新精神,为激发企业活力充实内核;二要牢固树立与构建和谐企业相适应的劳动观念,为激发企业活力提供支撑;三要切实增强现代法治条件下的平等意识,为激发企业活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