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有的社会法体系极其薄弱,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需要。加快社会立法步伐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我国应将社会立法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健全社会法体系;提高社会立法的层级,设置实施条例和细则;加强程序法立法,加快社会立法步伐,形成完整的社会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而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依然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社会立法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立法重心。相对于日趋完善的经济立法和蓬勃发展的文化立法,社会立法严重滞后,社会管理法律体系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客观地讲,我国现有的社会法体系相当薄弱,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必须加快社会立  相似文献   

3.
陈波  黄武 《今日浙江》2011,(17):18-19
我省在加强经济立法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社会领域立法步伐,把社会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4.
看点     
《中国人大》2009,(18):4-5
立法从着眼经济发展到关注公平正义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在7个法律部门中。社会法相对较弱。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将成为今后立法工作的重点。”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向媒体介绍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救助法构筑和谐社会的最低门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救助法是社会法体系中首要和前提立法,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门槛,是公民生存权的最后保障。社会救助立法要立足社会法角度定位其价值取向和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善社会事业立法的政治背景.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民生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是完善社会事业立法的社会背景.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已经比较完备,但社会事业的立法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这是完善社会事业立法的法律背景.我国社会事业立法存在立法理念两分化倾向、立法缺乏整体层面的把握、法律空白领域较多等不足,因此,可以通过从根本上转变立法理念,从整体层面完善社会事业立法,加快社会事业重点领域立法进程的基本思路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事业立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党中央关于社会管理的最新大政宣示。基于此,加快地方社会领域立法步伐、完善社会领域法规结构,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也就成了地方人大重要而紧迫的命题。在这里,笔者试以江苏社会领域立法为例,对其进行回顾、总结、探讨,以期达到"解剖麻雀"的效果,为全国其他地方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9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就备受市民关注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举行立法听证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副主任周禹鹏、胡炜出席会议。刘云耕指出.市人大应加强社会领域的立法,尤其要加快群众呼声较高的法规的立法步伐,不断提高听证会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社会法定位,主要包含劳动法制、社会保障法制、特殊群体利益保障法制等等。在我国极为薄弱的社会法体系中,相对完备的是保护特殊群体权益的制度安排。目前,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社会立法已先后面世,有的还适时作了修订。  相似文献   

10.
主持语: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立法已经列入了2012年全国人大立法规划,这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公民人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立法措施,也是全国妇联以及中国法学会反家暴网络等社会组织多年不懈努力的成果。反家庭暴力立法属于社会法范畴,制定一部国家基本法层面综合性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应当涵盖对家暴行为的预防、制止、救助、教育、矫治、制裁等各种法律手段,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闫绿松 《新疆人大》2009,(10):15-16
地方立法是地方立法机关依照地方立法的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1979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特别是随着立法法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的贯彻实施,自治区地方立法步伐加快,立法质  相似文献   

12.
社会立法在西方国家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社会立法无论在规模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大的变化,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我国的社会立法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加快社会立法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首要任务,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王萍 《中国人大》2014,(17):28-29
进入新世纪,民生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全国人大立法工作也迎来新风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日益成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的重点。 近十多年来,民生立法在全国人大立法工作中所占分量越来越重。特种设备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旅游法、劳动合同法、义务教育法、社会保险法、侵权责任法等民生领域法律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社会救助法、职业教育法等民生领域立法和修法步伐加快,全国人大正通过生动的立法实践助力提升民生质量。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立法推动着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但社会保障立法远远落后于我国社会保障实践,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保障需要的现实是不容回避的。当前应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的步伐,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急需的法律、法规,建立由社会保障实体法、社会保障基金法、社会保障组织法、社会保障程序法等组合而成的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30年禁毒立法的演进构成了<禁毒法>的主要立法背景.1949年至1978年间,禁毒立法以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为主要法律形式,以各大行政区的立法为重心.1998年之前,以"严打"为政策导向,我国逐渐建立了以刑法为主、行政法与地方立法为辅的禁毒立法体系.1998年之后,我国毒品政策和立法进行了调整,开始强调预防为本与综合治理.未来将会形成以<禁毒法>为统帅,毒品刑事立法、行政立法、社会立法三足鼎立的禁毒立法格局.基于"预防为主"原则,以后毒品立法将不仅仅局限于刑法领域,而是会涉及到包括行政法和社会法在内的广阔领域.  相似文献   

16.
李海洋  田杰 《人民论坛》2011,(12):104-105
公民意识的生长与社会立法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公民意识的生长是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相平行的社会实践问题。社会立法有助于公民意识的生长,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社会立法的进程;反过来,公民意识的增强会推动社会立法的优化。探讨公民意识与社会立法之间的关系,是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地方立法是宪法法律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历届省人大常委会对立法丁作都极为重视,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履行立法职能,加快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努力为推进依法治省、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召开这次立法咨询会的目的,就是请各位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的同志,为地方立法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张洪松 《人民论坛》2021,(5):106-109
加快社会信用立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大数据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平衡公权和私益的迫切需要。立法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大数据时代社会信用信息的法律规制问题,包括明确社会信用信息的范围、规范社会信用信息的归集、强化社会信用信息的应用和维护信息主体的信用权益。提升大数据时代社会信用立法的质量,要正确处理好统一立法和分散立法的关系、数据利用和数据保护的关系、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公民意识的生长与社会立法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公民意识的生长是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相平行的社会实践问题。社会立法有助于公民意识的生长,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社会立法的进程;反过来,公民意识的增强会推动社会立法的优化。探讨公民意识与社会立法之间的关系,是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社会领域立法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和吴邦国委员长多次就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和要求,为当前我们的立法工作特别是人大的社会立法指明了方向。本文就加强社会领域地方立法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