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06,(12):24-25
11月9日晚间.诺贝尔奖获得者.台湾地区前“中研院长”李远哲在法国巴黎以公开信的方式.呼吁陈水扁“下台”.对于目前混乱的台湾政坛来说,李远哲此举无异于一枚炸弹.撼动了岛内政坛,激起了人们对未来局势发展的猜想。而李远哲与陈水扁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2.
陈水扁出席台湾“中研院”会议时向李远哲致歉,似乎并不引人注意,因为六年来,陈水扁的致歉已不计其数,人们也早已听厌了。陈水扁诚信殆尽、人格破产已成为基本共识,所以人们绝不会信以为真地当一回事。陈水扁此次致歉,是对李远哲在“罢免案”表决前夕发表公开信,批评台湾当局“  相似文献   

3.
《台声》2006,(12):24-24
用“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容现在的台湾政局.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蓝绿两大阵营的领军人物都面临政治生涯的严峻考验。11月9日.台湾地区前“中研院长”李远哲以公开信的方式.呼吁陈水扁“下台”。11月13日,民进党两名重量级“立委”辞职.引起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4.
全台研 《台声》2006,(1):19-19
1.2005年2月24日,陈水扁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面,达成“十点共识”,包括:“两岸关系原则遵守宪法”,扁承诺任内不会宣布“独立”、不改“国号”、不推动“统独公投”、不提“两国论”;宪政改革不涉“国家主权、领土、台海现状的改变”;“两岸问题解决以台湾优先”,共同推动所谓“两岸和平发展机制”;推动货运便捷化乃至“三通”;“台海现状改变须获台湾人民同意”;充实“国防武器装备”;积极建立“两岸军事缓冲区”;推动“保障族群权益和谐法制”;消弭族群对立。2.2005年3月25日,与“独派”关系深厚的台湾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发表公开信,称…  相似文献   

5.
李刚 《两岸关系》2002,(11):27-28
8月10日,台湾“退休老兵自救会”等团体发给陈水扁及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的公开信中,强烈谴责陈水扁“一边一国”、“公投立法”等“台独”言行。指出陈水扁的言行将台湾2300万民众引向灾难,将数十万将士送上“断头台”。  相似文献   

6.
2000年台湾大选,陈水扁胜出的关键在于开票前10天,有以包括李远哲、许文龙、张荣发、殷琪等在内的所谓“国政顾问团”产生并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中为陈水扁辅选,当其时外界视李、许、张,殷为陈水扁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学的视角,对“民主”概念作一辨析,弄清政治学中“民主”概念的确切涵义,首先要确定“民”和“主”各自的涵义。民的涵义,准确地说,有居民(住民)、公民(具有某国国籍,在宪法和法律上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有的国家称国民)、选民三个层次。人们通常把这三个层次的民笼统  相似文献   

8.
台湾当前的政治危机与“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台湾当前的政治危机不仅与民进党和陈水扁的贪腐与执政无能有关,在深层更与台湾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相关。这种进程已经造成了“国家认同异化、省籍-族群撕裂、民主止步不前、两岸关系恶化”的巨大代价。此次倒扁运动展开以来,汇合了公民社会的进步力量,第一次超越了“省籍-族群”式的蓝绿对抗,也促使社会对“本土化”与“民主化”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反思。但以亲绿学者的思路来看,这一反思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4,(2):106-108
台湾“立法院”2月2日收到目前遭台官方通缉的前东帝士公司负责人陈由豪的3封传真信函。陈由豪在公开信中指出,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和“总统”时,他通过陈水扁亲信或亲赴阿扁住所,以现金方式奉上大笔政治献  相似文献   

10.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既赞 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实践,具有鲜明的联盟性和民主性。本文通过对“三三制”抗日 民主政权诸问题的阐述和分析,提示了“三三制”思想对中国抗战胜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意义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正方 《台声》2006,(10):30-30
“倒扁静坐”千呼万唤始出来,施明德“倒扁总部”宣布静坐于在9月9日正式展开。台北市当局原批准的24小时静坐期限,从9月1日至9月11日,现在前面的9天整个浪费掉,9日开始静坐两天之后必须再申请24小时集会的许可,倒扁总部说到时候他们不会主动离开。施明德自己说他们是乌合之众,这一周下来,不免有人讥讽他们像秀才造反,顾虑很多,行动有点跟不上。“倒扁静坐”强调非暴力,举办了一系列仿真训练,因应可能遭到的辱骂、警员驱赶等状况,要求静坐群众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倒扁总部组织了两千名纪律服务员,在现场维持秩序,他们很多是年仅二十出头…  相似文献   

12.
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给陈水扁写信,言辞恳切,声情并茂,但陈水扁置若罔闻。日前,施明德又发起“百万人民倒扁行动”,试图给陈水扁以最后一击,结果如何尚不可预料。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表公开信,要求陈水扁下台。公开信长8页,以老革命同志的身份要求扁不要拖垮民进党,一时引起不小的回响,震撼政坛。施明德是台湾党外运动的先驱者,为“台独”理念坐牢多年,他在绿营中的辈份很高。施明德的性格一向被认为是感情丰富型,他这次也坦承自己是位革命温情主义者,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他还是被友情所牵绊,至今不肯苛责吴淑珍一句。但是写出这封信,代表他…  相似文献   

13.
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之一。近年来 ,在温州地区屡屡发生的村民罢免村干部事件 ,引起了对如何建设农村基层民主的议论。本文就这一现象分析了村民罢“官”对农村民主建设的积极意义和村民罢“官”的原因 ,并从村民罢“官”这一现象看我国目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同时就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变革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个重要而又常常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战后为寻找一条符合法国国情的社会变革道路 ,法共进行了长期艰难曲折的摸索 ,经历了从“民主与斗争相结合”到“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法共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提出的“超越资本主义”,既是对 70、80年代“民主与斗争相结合”思想的继承 ,也是对它超越。  相似文献   

15.
亲民党发动的“全民呛扁”活动,扁当局、民进党,甚至于媒体各界都认为他们的气势不足,到时候最多有2000多人聚集就不错了。没料到现场出现上万情绪激昂的反扁群众,高分贝要求阿扁下台。马英九在最后一刻现身,严厉批判阿扁,小马哥在演讲时表示,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将和亲民党、新党、无党籍联盟合作,就罢免问题做出最有效最可行的决定,台下群众鼓掌叫好。在此之前,有人士批评马主席不够明快,在倒扁运动中未能发挥领导作用,只要求扁要“知所进退”,而且公开认为罢免陈水扁的时机尚未成熟,因为目前据民调数字,赞成罢免的有三成多,要求阿扁下台…  相似文献   

16.
一个由红色醒目的扁宋体“人”字,配以黄色的行书“以”字和深蓝色的长宋体“木(本)”字。巧妙组成的“检”字,矗立在读者面前。我们意外地发现,“以人为本”原来是“检”字蕴含的本来之义。  相似文献   

17.
民主是我们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是个好东西”这个比喻、这个命题,我’是赞成的、接受的。但是拿它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说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相比,我就更赞成、更欣赏这样的比喻和命题了。民主是“生命”之于民主是“好东西”,实在是高得多、重的多。两者甚至无法比较:你怎么能拿“生命”和“东西”相比呢?因为“生命”是鲜活跳动的,最高贵的,必须倍加珍惜;  相似文献   

18.
乔盛 《台声》2004,(6):4-5
随大陆五一七声明和陈水扁五二○的就职演说,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再次成为两岸及美国等各方所注意的焦点之一。无论大陆的声明和阿扁演说的本意是什么,阿扁提出要在2006年“宪改”和“公投”,被普遍认为是搞“台独”的具体重大行动。 为了制止“台独”,大陆已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智能生命群体 ,都将按其原初的生存方式、社会秩序理念 ,构建其社会秩序模式。就像古希腊的城邦民主理念催生了雅典民主政治 ,古罗马用“私权神圣”创设了“我们所知道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一样 ,中国古代社会秩序整合的原初理念是“合和”与“威摄”。  相似文献   

20.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全党和每一个党员提出的要求。“科学”、“民主”、“法冶”,是近年来国人耳熟能详的字眼,但要真正体味其中的深意并自觉践行,还需要我们不断琢磨,时时有新的思考和收获。笔者近日在审议有关语言文字的地方性法规草案时,联想到解读“法”、“治”、“和”“谐”、“科”、“学”这几个汉字,对理解“三个执政能力”有诸多启示。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是古人对社会生活观察、思考和提炼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