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垄断法中公共利益的宽泛性及时代性特点,致使其难以界定进而导致法律实施上的困境。具体到反竞争经营者集中的公共利益抗辩问题上,由于公共利益的模糊性使得该抗辩是由被滥用,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并购活动中。公共利益的合理界定可以避免权力寻租,维护法律权威;同时可以协调竞争主管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之间的矛盾。通过开放式的列举方式界定公共利益,以及保证利害关系人参与到公共利益审查的整个过程中来,可以有效地避免经营者集中审查公共利益抗辩的滥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自由权和隐私权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主要是由于权利主体利益的冲突、权利主体的不对等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解决二者的冲突就要遵循隐私权优先保护原则、涉及公共利益权利让渡原则和新闻自由权的抗辩原则,同时建议从两个权利的法律地位和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两方面解决二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龚向田 《湖湘论坛》2020,33(5):105-113
行政立法听证中相对人抗辩的有效性在于兼顾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实现了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故而有助于实现人性立法、和谐立法及科学立法。当前,我国行政立法听证中相对人抗辩有效性的法制保障还存在诸多不足,阻滞了相对人抗辩有效性价值与功能的最大发挥。行政立法听证中相对人抗辩有效性法制保障的完善与发展涉及立法听证前相对人抗辩资格的认定、立法听证中抗辩意见的表达以及立法听证后抗辩意见的回应等重要问题。为了充分保障相对人在行政立法听证中抗辩的有效性,我国立法应立足于国情并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制定统一的、包括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在内的行政程序法典。  相似文献   

4.
地方立法利益衡量过程中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确认和界定,公共利益应当具备地域性、整体性、受益多数性和直接相关性.要对“少数人”利益、弱势群体利益、环境利益、商业利益、政府利益是否属于公共利益进行小心甄别,上述利益,有的属于公共利益,有的则不属于公共利益.在地方立法利益衡量过程中,要优先选择公共利益,这是地方立法应有的利益衡量观.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外,还要注意比例原则和补偿原则的运用.同时,公共利益优先还有例外情况,个体的基本生存利益要优于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先诉抗辩权作为一般保证人的专属抗辩事由,在当前制定民法典物权编的视角下,这一权利对维护保证人的合法权益,平衡保证关系中各方的利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目前我国立法中先诉抗辩权限制的局限性进行分析,阐述我国立法对先诉抗辩权限制存在的不足,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对民法典物权编编纂中先诉抗辩权限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从而能够推动权利运作的规范性要求,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权利冲突中选择限制公众人物名誉权,不仅满足公众知情权,也保障了公共利益和舆论监督。由于我国关于公众人物名誉侵权方面立法的缺失,造成司法实践过度保护公众人物名誉权现象。明确界定公众人物概念,合理使用国外相关原则,完善侵权抗辩体系,对改变现状和限制保护公众人物名誉权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府利益·公共利益·公共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政府利益的内容亦不相同。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不是两个等价的概念,但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公共利益隶属于政府利益,公共利益是政府利益的本质。公共利益蕴含了现代公共管理的全部必要性,因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8.
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公共利益在政府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具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之间又存在潜在的矛盾性。为了促进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兼容发展,首先应承认并尊重合理的政府利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其次,从法律上进行规范,有效遏制政府自利行为的恶性膨胀,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此外,还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采用伦理规范与制度约束有机结合,制约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9.
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公共利益在政府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具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之间又存在潜在的矛盾性。为了促进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兼容发展,首先应承认并尊重合理的政府利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其次,从法律上进行规范,有效遏制政府自利行为的恶性膨胀,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此外,还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采用伦理规范与制度约束有机结合,制约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10.
申永丰 《求索》2011,(6):67-69
公共决策的本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配置,这种权威性配置是通过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来实现的。公共决策中利益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个人利益、共同利益、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合法利益与不合法利益等几对基本范畴。利益诉求是公共决策全面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逻辑起点,利益取向是公共决策均衡配置公共利益的基本依据,利益冲突是公共决策不断完善社会利益格局的内在动力,利益整合是公共决策有效增进公共利益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公共权力的运用诉求的是公共利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既存在统一,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这是其与私人利益的根本区别。任何将公共权力“私有化”的行为都是对它所代表的公共利益的否定。只有充分尊重和体现公共行政中的各方的利益要求,并以科学的制度构建促使各方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妥协”———这才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论公共政策之公共利益实现的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公共利益在实现过程中总会遭遇种种显性或隐性的屏障。其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公共利益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存在着诸多被人们忽略的困境:对少数人利益的忽略影响公共利益实现的真实与完整;公众偏好伪装影响公共利益的可信度;政府利益侵占公众利益的实现空间;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导致公共利益整合受阻;政府回应的不足影响公众对利益表达的参与;公共利益词语叙述中的语义偏离。  相似文献   

13.
黄子建 《求索》2008,(8):73-75
公共决策的本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配置,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在公共决策中,公共权力主体要根据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正视社会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合理分配公共利益,有效增进公共利益,形成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4.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迅速发展,国际性犯罪问题日趋严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世界各国必须在一定原则指导下,高效利用国际刑警组织资源,积极参与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在预防、打击和控制国际性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同时,使本国国家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域名侵权中恶意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域名侵权中恶意的认定应坚持利益平衡的原则 ,其认定标准是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具有不当的商业目的。被告对恶意指控的抗辩理由主要有 :其对该域名享有合法权益 ,其使用目的和方法正当善意。应在商标法中建立区域名抢注制度。  相似文献   

16.
行政荣誉与利益关系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做出的肯定的道德评价及其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行政荣誉与私人利益、公共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荣誉权是行政管理人员应有的人身权利之一 ,可以为公共管理人员带来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但是 ,为了追逐私人利益而追逐荣誉是耻辱。荣誉的获得是追求和增进公共利益的结果 ,是以公共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的道德选择的结果。行政荣誉的获得 ,意味着团体利益和私人利益都要服从于公共利益的大局 ,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17.
公共利益是行政征用的必要前提,它是社会不特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整合,是社会公共发展的基础,也是法律根本保障个体利益的出发点。以公共利益的维护而对个体利益的任意侵害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因此,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是防范公共权力对个体利益损害的最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刘仁春 《前沿》2011,(22):55-58
作为价值理念,公共利益具有规范性和抽象性,是一个关涉政治正义性与政府合法性的基石性概念,政府的规范目的应当是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但一旦进入到事实层面,公共利益就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在多元利益背景下,不同的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而公共利益并非脱离个体利益之上的抽象之物。在多元社会中,公共利益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民意的充分表达才能赋予其现实内涵的。  相似文献   

19.
新《保险法》规定了不可抗辩条款,目的在于平衡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利益。但不可抗辩条款也存在很多不足。对于特别严重的欺诈行为、投保人没有按期交纳保险费以及被保险人于抗辩期内身故的,不适用该条款。对此,要在借鉴国外条款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尽快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明确适用的条件和例外情形。  相似文献   

20.
王玉霞 《前沿》2008,(9):67-69
公共利益表现为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如果没有个人利益,国家利益最终将失去意义,所以,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最终还是为了个人利益,利益的主体与享受者是人,保护人是国家关心的事项。公共利益是一个应用广泛的法律概念。虽然构词简单,但法律意义重大。所谓公共利益,一般情况下,应是由政府作为代表者,而依法为不特定多人谋求的,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实际利益。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法定性、现实性、发展性、相对性,处理好它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